网站首页
手机版

论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05-12-20 11:49:53作者:未知


【 作 者】陈更海
【作者简介】陈更海,副校长,广东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516001)。
【内容提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完成开放教育所必需,是实现终身教育所必备,也是素质教育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当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认为转变观念是实现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掌握学习策略与整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学习资源的能力,是学会学习的两个重点。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关 键 词】学会学习/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8X(2002)10-0006-04
  开展远程开放教育,使许多因种种原因不能进入普通高校读书的人实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终身学习成为每一个人能够生存、发展和有所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这样不仅保证学生能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还能够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在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加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进行素质教育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些观点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学习能力是实现开放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中,特别强调了两个基本观念,这就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他们认为:“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1]此后,终身教育不仅作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受到普遍重视,也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研究的课题和教育改革的目标,甚至有人认为:“终生教育概念的提出……是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终身教育孕育着真正的教育复兴”。[2]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更是明确提出:“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因此,终身教育的概念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3]
  在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育专家们认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加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4]在新的世纪中,“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每一个人“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终身教育建立在四个支柱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学会认知,“也就是说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5]其实,对于目前参加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来说,本身就是在进行着某个阶段、某种形式的终身教育。完成了远程开放教育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后,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并不是教育的终结,还要面对着更加长久、伴随终生的学习。
  远程开放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远程开放学习模式的特点,这就是学生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在学校和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主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自主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多种媒体课程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学生要能够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校和教师通过面授辅导、网络教学、网上辅导答疑、VBI/IP信息、电话、电子邮件、直播课堂等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与教学模式中最突出的特征。学生首先必须学会学习,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在开放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制定出符合个人实际需要的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以恰当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沟通,得到及时帮助与解答。
  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不仅能够保证学生顺利完成现阶段的各项学习任务,还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特别是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转变观念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
  我们强调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是从目前试点的情况看,不少学生和教师还难以适应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改变。一些学生还是把学习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教师的课堂面授上,总希望教师多讲一些,觉得这样才有收获。部分教师也把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课等同于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总希望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有关的学科知识,尽量在课堂上把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理解掌握,因此也希望面授时间能够多安排一些,讲课的内容尽可能多一些。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开放教育的特点和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框框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教育界很有影响的后现代教育学和后现代课程论的一些观点,对我们认识和理解开放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他们认为“真理的本质要求真理得到共享”,“如果世界上有真理存在的话,也只有共享的真理,这是存在于你我之间的东西”,[6]因此,“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权威不再是超越性的、外在的,而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7]从这样的认识论出发,他们对知识、课程、学习、教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问题都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观的理解和认识。他们认为“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会话是构建后现代课程的关键”,把课程理解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而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两者的区别在于“封闭系统可传递和转移(transfer);开放系统则可转变(transform)”。体现在对课程的看法上,前者认为是“传递和传输知识”,后者则认为是“要探讨转变性的课程”,“教学改变了做法,从教导性转向对话性”。课程是“开放的、互动的、共同对话构建”的,也就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待知识的问题上,后现代教育学和后现代课程观认为,知识不是“可传递和转移(transfer)”的,而是“可转变(transform)”的,“知识是我们创造的——互动地、对话地、会话地创造的”,“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它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展和生成”。“相互作用是构成成长的核心”。“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原因性的,而是转变性的。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在这种开放的系统中,“师生关系带有对话交往的个人特点——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和信息性的。这些变化要求教师成为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8]
  这些看法给予我们的启发是: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这正是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实现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让学生变服从为主动选择和探究,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教学过程要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活动过程。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生成、转化、扩展的,由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建构的。
  后现代教育学和后现代课程观的出现,与西方其他名目繁多的“后学”("Post"scholarship)思潮一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哲学背景。后教育学者在探讨和研究中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并不只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对在工业社会形成的现代主义范式的教育理论和课程观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试图摆脱现代范式的困境,寻求超越和发展,实现教育领域“范式的革命”。这种对知识、课程、学习、教学、师生关系等的理解都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新理论、新见解,能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好地认识开放教育中强调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为主的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远程开放教育采用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正是当前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转变教学观和学习观是适应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
    三、学习能力培养的两个重点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掌握学习策略与善于整合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各种学习资源是两个重点。
    1.掌握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近几十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心理学家认为,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控制他们的认知过程,包括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会思维,最终学会学习。但是对学习策略概念的理解和表述国内外心理学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学习策略的本质内涵是:建立在信息加工基础上,通过个体自我监控机制调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从而获得知识的内隐技能之总和,是认知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形式”,[9]也有人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10]这些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主要特征和本质。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验证明,重视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大面积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特别是能促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效地学习;可以促进老师改进教学,研究学生的学习规模,通过学习策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策略,学到终身有用的东西,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习策略的构成:①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制策略和组织策略),②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③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和意志管理)。[11]其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可以学会的,具有可教性,学习策略是鉴别会不会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心理学界编制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测量工具,针对一定的学习目的、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形成了较为系统、具体的学习策略的运用方法,比如为了帮助记忆,提出了谐音法、表象法、缩句法等;为了便于理解,提出了图示法、符号转换法等,这些都可以供我们采纳和借鉴。我们提出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注意学习策略的研究,并不是一定要设置学习策略的课程,而是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结合各学科的教学,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是能“授之以渔”。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
    2.整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在上世纪90年代,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专家们已经注意到,信息社会的教学,“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以批判精神对待这些信息”。[12]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生活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更为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和方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小城镇中,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普及,而且普通家庭都能实现宽带高速接入。我国的远程开放教育已从第二代发展到第三代,承担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各级电大,校园网、多媒体课室、电子阅览室及其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日趋完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为远程开放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使开放教育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得到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环境下,可获取的信息资源丰富,数量巨大,获取方式方便快捷,这也对学习者提出了如何整合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问题。
  在世纪之交,教育界又出现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专家们认为,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主要包括: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做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归纳出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13]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信息素养的培养又比在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对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学校能给学生提供较完善的课程学习资源和系统的学习支持服务,除了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及辅导资料外,还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和提供的资源,如音像教材(包括教学录像、录音和VCD等)、CAI课件、计算机网络上的辅导和教学信息(包括中央电大和省市电大开放教育网站可供浏览和下载的教学资源、BBS讨论板、用于寻求辅导帮助的电子邮件等)、直播课堂、VBI教学信息、电子阅览室等。要求学生能够适当选择和熟练使用这些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整合运用各种可获得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更为广泛和丰富的资源进行学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资源的增长非常快,有相当部分的资源是可以用于开放学习的。当然网上的资源往往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需要善于辨别和选择。我认为目前这样一些网站的资源比较可靠,可以充分利用,如国内重要报纸和期刊的网上资料库、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新星图书馆、深圳读书网、中国学术期刊(清华学术期刊CNKI)、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这些网站都提供了方便的查询检索功能,便于阅读和下载,而且收费低廉,部分网站还是免费的(如深圳读书网可以免费阅读,清华学术期刊CNKI可以通过进入广州图书馆网站的包库方式免费阅读、下载)。这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善于使用这类网站的资源,等于拥有了一座藏书丰富、刊物齐全的大型图书馆。
【参考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5]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8] [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宇红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 史耀芳.学习策略及其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1994,(2)
  [10] 刘电芝.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1997,(1)
  [11][12] 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3] 数字化生存,你能适应吗?信息素养:培养你八大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处是通途[N].中国教育报2001-2-8
本文标签: 学习  培养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