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关注两个“需求”调整职教发展战略

更新时间:2005-12-20 14:12:53作者:未知


【 标 题】关注两个“需求”调整职教发展战略
【 作 者】马树超
【作者简介】马树超/上海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上海 200032)
【摘 要 题】改革与发展
【 正 文】
  进入21世纪,上海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上海正在加快构建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高地,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所有这些都要求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而“科教兴市”最终依靠的是人才和技术,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人力支持,其中包括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双重需求主体特征,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大众的选择需求,因此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必须综合考虑这两个“需求”。
    一、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分析
  上海新一轮发展中,每年将新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0万人。2001年,全市从业人员752万人,据有关资料(注: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等编著现状、展望与策略.)显示,2005年至2010年我市就业人员将分别达到834万和850万人。按照从业人数增加及自然减员,至2010年全市需补充新增从业人数268.1万人,每年新增近30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上海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仅为13.8%,高中学历为26.7%,初中及以下为59.5%,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家估计,(注:胡瑞文.关于“上海教育新一轮发展大讨论”.)2010年全市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将达到25%。为此,新增劳动力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应为45%。考虑到目前新增劳动力仍有初中及以下人员,估计2003年至2010年新增劳动力的中职毕业生比例将由29%提高到39%,年均需补充中职毕业生10万人左右。
  未来5年,全市需求中职毕业生的三次产业比例为2.8:42.3:54.9。2001年,上海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11.6:41.2:47.2,预计2005年调整为10.4:39.2:50.4。据我们对63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中职毕业生在企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5%的企业将继续招聘中职毕业生。按照产业调整趋势、劳动力年龄结构及学历水平推算,“十五”期间年均需补充中职毕业生数中,第一产业为0.37万人,第二、三产业分别为4.47万和5.66万人。
  为了反映各产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年均需求强度,我们设计了中职需求指数,即某产业年度需补充的中职毕业生数占该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点,用TVEP表示。该指数主要与产业调整中的从业人员增减、自然减员及劳动力学历结构等因素有关。“十五”期间,年均TVEP为1.39,即每100名从业人员中年均需补充中职毕业生1.39人。2006年到2010年,全市需补充中职学校毕业生47.01万人,平均每年补充9.4万人,TVEP为1.12,比“十五”期间略有降低。第一产业年均补充中职生0.32万人,TVEP为0.43;第二产业4.24万人,TVEP为1.28;第三产业4.83万人,TVEP为1.11。其中第二产业的TVEP略高,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的自然减员率较高,新增劳动力总数相应增加。
  各行业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指数呈现较大差异。汽车工业每年需补充中职学校毕业生2480人,TVEP为2.45,中职需求指数高于第二产业平均1.44的水平。2000年,上海汽车制造业从业人数10.13万人。未来上海将对汽车及汽车城投资1000亿元,(注:上海摘报.2003.5.6).进一步扩大汽车工业的发展规模。考虑汽车工业发展及其带动汽车维修等相关职业,预计汽车工业每年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数为2480人。
  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业每年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数为3100人,TVEP为1.35,低于第二产业年均补充强度。今后将对上海化工区投资1000亿元,金山石化和上海化工区将成为石油化工的两大支柱产业基地,总产值将超过两千亿元,行业前景十分看好。2000年,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从业人员22.88万人,占全市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5%。按照制造业年均补充中职毕业生的比例测算,并考虑其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预测该行业每年需补充中职毕业生3100人。
  钢铁制造业每年需补充中职毕业生数为1000人,TVEP为0.98,比第二产业需求强度低0.46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全市钢铁制造业从业人员数由16.92万减少为10.22万,其生产方式向集约化发展,并利用信息控制技术提高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过程控制水平,推动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估计从业人员将会进一步减少。
  信息产业每年需补充中职毕业生1.02万人。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2001年从业人员为13.88万人,年均需补充中职生3600人,TVEP为2.59。信息产业是以电子计算机、电子通信及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高科技产业,包括信息产品制造、销售和信息服务业,具有明显的跨行业特征,是上海发展空间最大的产业之一。1998年至2001年,信息产业增加值由212.9亿元增加到402.38亿元,其中信息产品制造、销售与信息服务的比例分别为59.2%、3.7%和37.1%。信息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增加大量从事辅助工作的初级人才。预计软件业每年需要中职毕业生4000人左右,计算机服务业的需求数为2600人。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每年需补充中职毕业生0.73万人,TVEP为2.07,高于第三产业平均需求指数。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该行业正从传统意义的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上海“十五”规划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2001年上海物流业从业人数仅32.23万人,占4.3%,预计2005年将增加到37.80万人。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年均需求中职毕业生将达1.99万人,在第三产业中需求数量最大,TVEP为1.80。由于宾馆前台服务岗位密集度高,从业人员又受年龄因素影响,突出表现为岗位转移频率高、需求量大等特点,因此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目前上海仅涉外星级宾馆就有6万余间客房,再加上上海展览中心、会展中心等大型会展场所,适合中职毕业生的一线岗位年均需补充量约6000人。“世博会”的举办将大大刺激该行业的发展,仅住宿业2008年的需求数就达1万人。
  金融保险业,年均需补充0.21万人。据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市金融保险从业人员中,中职及以下学历为46.6%。2001年,本市金融保险从业人员为11.07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47%,远低于韩国汉城的19.9%及日本东京的8.2%,比广州还低1.5个百分点。预计该行业从业人数会有较大增加,2010年将达到22.3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2.62%。
    二、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
  由于职业教育的双重需求主体特征,除了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外,职业教育发展还必须考虑社会大众的需求。从上海的发展环境出发,我们主要分析五个因素。
  首先是适龄人口数量变化对中职学校规模的影响。由于本市初中毕业生数不断下降,使中职学校生源数明显减少。一方面,表现为初中毕业生数量明显下降。我们以2002-2003学年的初三及以下各年级在校生数为基数,可以看到生源数量的下降。2007年初中毕业生将由目前的18.4万减少至11.8万;2010年将进一步减少至10.5万人,比2003年减少43%。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可招生数进一步减少。中职学校可招生数取决于初中毕业生人数、升学率及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比例(为方便表述,称为β)。在前两项确定后,就取决于政府对β的调控比例了。我们设β分别为46%、40%、30%三个比值,得到三个方案的中等职业学校分年度招生规模。当β=0.46时,即按照2002年国务院《决定》“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并参考目前全市高中阶段招生比例,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可招生5.37万人,2010年为4.78万人;β=0.40时,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可招生4.67万人,2010年为4.16万人;β=0.30时,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可招生数为3.50万人,2010年为3.12万人。
  其次是初中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选择需求。学生对教育类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其价值倾向,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烙印。由于传统文化影响,学生选择教育类型时,往往优先考虑升学,然后考虑机会与可能,最后再考虑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职业教育具有的中低端岗位的就业功能,造成学生在选择上经常处于劣势。从升学角度看,机会的增多使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在1965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数为1.18万人,高校资源极度稀缺,因此进入中专学校亦是不少优秀生源的首选;到2002年,全市普通高校招生达10.92万人,能升入普通高校的机会明显扩张。从生产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看,一线工人地位下降使职业教育这一教育选择受到很大冲击。据对50种职业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调查显示,1994年与1999年生产人员的社会地位明显下降。如厨师的社会地位由22位降至34位,技术工人由第35位降至38位,宾馆服务员由3l位降至40位,营业员由37位降至44位,建筑工人由38位降至45位。(注: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
  从中职教育资源的角度看,其规模与质量也对学生需求构成影响。在1965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数不足0.7万人,很多优秀学生以进入中专学校为荣,其生源主体的文化成绩在同龄学生群体排序为25%以内;到2002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超过8万人,其生源主体的文化成绩在同龄学生群体中排序为50%以外。过去进入中专学校可以有较好的就业岗位,当技术员,进入干部编制,毕业后收入高于职工平均水平。但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机制的变化,中职学校毕业生在就业上缺乏优势,教育回报率下降。
  第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在城镇化战略推进下,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由1997年的237万增加至2000年的387.1万,增长了40.3%,平均每年增加50万之多。其中284.28万从事经济活动,已经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的达80%,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呈现“三低”现象,影响了上海人口的整体素质,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年龄结构低。外来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体,年龄在15岁至34岁的多达208.03万人,占73.2%。这些青年有可能在上海长期居住,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二是职业技能低。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在生产一线,大都缺乏专业技能,其中82.27万人为商业、餐饮、居民生活服务人员,占总数的28.9%;81.76万人为制造加工及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28.8%;建筑施工人员55.53万人,占19.5%;农林牧渔人员20.74万人,占7.3%。三是文化程度低。外来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86.05%。其中,制造加工及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该指标为88.5%,建筑施工人员为89.5%,商业等服务人员为86.5%,农林牧渔人员更高达96.4%。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极大的潜在需求。
  第四是全市从业人员对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低下,严重影响了上海就业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5年,仅相当于小学毕业水平,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序第20位,甚至比全国同一指标的6.79年还低0.29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01年,在全国排序第9位,低于吉林、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甚至低于陕西、甘肃和河南,上海工人队伍的文化素质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08年,在全国排序第10位,其文化素质也没有了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海新一轮产业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职业继续教育。
  第五是高级技术工人短缺对职业教育有极大的需求。据资料反映,全市技术工人总数中的高级技术工人比例不到7%,计划三年后提高到15%。按照高级技术工人要经历“中等职业教育——实践——职业继续教育——实践”这一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务必要注重职业教育基础。在加快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同时,对中、初级技术工人的培养需求也需不断增加。按照全市技术工人129万计,(注:青年报.2003.5.30.)若2005年高级技术工人比例达到15%,那么每年至少要培养高级技术工人3.8万人,加上相应中级工的培养,每年的培训需求量超过7.6万人。
    三、职业教育两个”需求”的矛盾及引发的思考
  其一,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与初中毕业生数量不足的矛盾。按照上海经济发展每年需补充中职学校毕业生10万人计,初中毕业生数量明显不足。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可招收的学生数仅为3.5万至4.6万人,2010年将进一步减少至3.0万至4.0万人,缺口很大。为此,有人提出中职学校的数量可进一步减少,例如调整到50所,每校招收1000人,还有5万人的招生规模。我们认为,这种分析仅仅看到了初中毕业生的数量变化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可能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是不可取的。
  其二,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结构脱节之间的矛盾。按照测算,2005年以前,年均需补充的中职毕业生10.49万人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42.6:53.9。分析2001年中专学校和职业高中招生的专业结构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类的专业点为218个,占全部专业点总数的28.7%;招生数为1.22万人,占全部招生数的20.4%,这与产业的需求结构错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第二产业类专业的办学成本较高,缺少经费支持与成本补贴,于是学校往往较多考虑办学成本与学生志愿,不可避免地出现三产类热门专业过度扩张及制造加工类专业减少的现象。例如,2002年全市普通中专学校招生数比毕业生数多1万人,增长33.5%,其中商贸与旅游类专业增加4493人,剧增142.6%;而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由8110人减少至5528人,减少2582人,减幅达31.8%。再比如,按照未来几年上海石化及精细化工业的发展趋势,每年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需求数为3100人左右,但全市中职学校每年化工类专业的毕业生仅750人左右,即使再加上按1:1配套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也只能满足需求数的50%,缺口严重。
  其三,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用性与学生高期望的矛盾。在市场体制下,企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希望以低成本录用高素质、有道德、能安心一线岗位的员工。据对1999至2001年中职学校3万名毕业生的收入调查显示,(注:2002年上海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月工资在800元以下的占15.4%,800元至1000元的占40%,1000元至1500元的占38%,工资收入普遍不高。这一现状与初中学生及其家长对今后的收入期望形成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也较多地表现出升学与职业发展的高期望,尤其是制造加工类专业的学生不愿到一线岗位工作的较多。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职业心态、强化学校的专业特色与提高回报率,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四,新增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与职业教育传统模式的矛盾。2000年和2001年,全市城镇新就业人数分别达49.7万和51.7万人,远多于本地户籍新增劳动力人数,这表明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在快速增加。2010年以前,上海每年新增劳动力将继续在30万人左右,其中外来劳动力仍将超过10万人。持续进入本市的低素质务工人员及由此形成的庞大的技能培训需求,对上海职业教育资源的容量造成新的考验。然而,目前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外来务工人员的需要,他们既不希望承担培训经费,也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学习,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潜在的培训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培训任务。
    四、可供选择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上海职业教育在面临两个“需求”矛盾的背景下,过度依靠市场调节将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会加剧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对此,建议加快构建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决策、管理与质量监控评估体系。要努力调控高中阶段的普职比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比例不应低于35%,同时,在政策上要支持职业学校拓宽生源渠道,鼓励学校创新办学模式。
  鼓励体制创新,探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新机制。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的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日益凸显,已经表现出其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属性差异。因此,必须摆脱过度依靠教育体制内资源发展职业教育的格局,重视发挥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但是,由于职业学校资产的行政事业属性与企业资源经营属性的差异,使企业难以继续参与职业学校的再建设。因此,建议上海积极探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新机制。例如,允许企业(集团)公司出资,以资产的优惠价格收购职业学校,使国有行政事业性资产向国有经营性资产转变,明晰产权,做大做强。同时,完善对该类学校的年度考核评定制度,在保证职业教育规模效益与资产增值的前提下,给予保留原拨款渠道及其投入强度的优惠政策,真正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新体制。
  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结构,鼓励招收外省市生源。今后几年,外来务工人员仍然是上海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市每年新增的30万劳动力中将有1/3为外来劳动力,2010年以后将达到1/2以上。为此,要制定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外省市生源的发展战略。建议到2005年以后,国家级重点和市级重点学校招收外省市生源的比例要分别达到40%和30%,以提高本市新增劳动力的素质。
  鼓励“嫁接”式办学,扩大职业学校的培养能力。鼓励国家级和市级重点职业学校与外省市学校合作,探索联合招生培养模式,在输出学校品牌的同时吸收外省市优秀生源,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外省市的生源前2年可在当地职业学校或高中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后1年至2年在本市职业学校和企业学习专业技能,以提高本市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毕业生在上海就业可领取居住证,就业一定年限后给予上海户籍。根据本市初中毕业生数及新增劳动力需求数,2005年全市中职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招收外省市生源的数量应达到本市中职学校招生总数的35%左右,2010年后该指标达到1/2。
  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协调中心”,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建议由劳动部门牵头,联合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推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构建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新模式。2005年以前,中等职业学校要基本实施学分制改革和学分互通制度,以初中毕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对象,设立高中阶段文化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的通用模块式项目。要逐步实行职业培训模块可迭加的“存储”制度,记录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及获得证书的情况,积累培训成果,允许其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文化课程证书可迭加。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经费应通过多渠道方式解决,可由外来务工人员管理费用、录用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社会捐赠及外来务工人员个人等方面承担。建议市有关部门制定2005年以后新增劳动力的准入学历或职业资格规定,凡不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限期采用工读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
  调整专业设置,加快制造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海要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中心,必须加大对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制造业类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学校的发展,确保制造业类职业学校的资源不流失;要加大对制造业类专业及学校建设的投入,除了财政专项投入以外,对企业投资给予税收政策的优惠,鼓励企业对紧缺型制造加工类专业加大资金投入,以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收费办法,制定按培养成本收费的新政策,提高制造类专业的办学质量与效益;对制造类紧缺专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费补贴与生活补贴,吸引优秀生源进入制造类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加快建设技师学院,努力使上海成为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上海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成为全国的重要基地。面对上海新一轮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需求紧缺的矛盾,建议职业教育部门和劳动与经济部门合作,加快建设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机构。2005年以前,上海拟建成10所技师学院。在生源上,一是招收中职学校毕业3年以上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二是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五年一贯制的技师学院学习;三是招收外省市高职学院相应专业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学校根据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背景,制定高效率的培养培训方案。在办学上,应注重发挥重点企业技工学校资源的作用,也要重视特大型企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引进境外职业资格认证及培训机构,形成多渠道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格局。在师资上,要建立“带教师”任职资格制度,发挥企业高级技师在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中的“带教师”作用,形成具有上海产业特色的“带教师”队伍。五年内,上海技师学院应形成年均1万名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基本满足上海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007年以后,要进一步扩大培养能力,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陈嵩等同志参与本文的部分调研分析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本文标签: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