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成人中等教育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

更新时间:2005-12-20 11:50:45作者:未知


【 标 题】成人中等教育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
【 作 者】刘晏升
【作者简介】刘晏升,河北省教委成教处副处长
【 正 文】
  党的十五大是世纪之交的一次盛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如一幅画卷,绘就了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蓝图,她象一座灯塔,指引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进的航向。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句句铿锵,字字珠玑。科技进步也好,提高劳动者素质也罢,都离不开教育。所以,当历史的车轮将驶入二十一世纪的站台时,做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人中等教育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精神面貌,去拥抱新世纪的太阳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冀”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需要,大力发展成人中等教育,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观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合格的初中等专门人才。
      二、发展目标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它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成人中等教育也必须面向二十一世纪,重新修订2000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着眼于“三个面向”,根据省情和现实基础水平,制定可望又可及的发展目标,这就是全面提高成人中等教育的水平,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较高、具有地方、行业特色及多样化、职业性、开放型的成人中等专业教育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学校办成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的中等教育基地。到2000年,我省成人中等教育总规模要达到在校生30万人,其中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15万人。同时要创办、建设一批省级、国家级示范性学校。
      三、基本思路和措施
    1.找准自我位置,服务经济建设
  实施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成人中专学校。所以,做为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如此,才能明确自己的教育对象、培养规模、培养目标、服务范围等等。顾名思义,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其定位是四个字:“成人”、“中等”。即,从教育性质讲,属“成人”,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从培养层次和规格讲是“中等”。由此决定了其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服务范围是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村;服务对象是具有初中毕业文化水平为主的在岗、从业、下岗及待业人员;培训任务是,在城市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结合再就业工程搞培训;在农村结合农业产业化、富余劳动力转移、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各种培训。培训目的是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和生产效率。
  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会有计划去完成所肩负的任务。有人讲,成人中等教育已经过时,前途暗淡。其实不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固然需要大批高、精、尖人才,但更多的是需要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需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人”“实践人”,所以,《纲要》才明确指出,“把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位置”。一旦学校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任务,真正与经济建设贴紧,在服务中求发展,成人中等教育事业就会前程似锦!
    2.摒弃传统观念,强化竞争意识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给成人中等教育提出了人才要求,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办学思想、观念、机制的毁灭性冲击。就是说对如何办学问题也提出了新要求。未来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将是无可回避的现实,优胜劣汰将会体现得淋漓尽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办学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行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随着二十世纪的终了,也将寿终正寝。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政府、部门包办教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等、靠、要思想及传统的办学观念必须摒弃,竞争意识必须强化。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应端正办学思想,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大教育观。自己的学校培养自己的人,为自己所用的自给自足式教育没有任何出路。其次应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配合协调、奖惩分明,以适应要求。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因为,无论你是否愿意,竞争是唯一选择。所以,一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增强信心和勇气,去参与竞争;二应该学会“游泳”,积累参与竞争的资本;三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四应该信息灵通,抢抓机遇,准确判断,迅速决策;五应该研究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敢为人先,捷足先登。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争的结果将是办学的积极性极大的发挥,从而使成人中等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3.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
  我省成人中专学校绝大多数是80年代新建立的,虽然都曾有过辉煌的发展史,但与其他省市比却相形见绌了——特别是前几年。个中原因,一是政策不到位,二是被市场经济的浪潮冲昏了头,如何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火烧眉毛,先顾眼下,省教委从招生入手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面向农村招生的一些专业,初中毕业生可免试入学;参加初中生分流,承担职业教育任务;招生考试由5 门改为3门;应届优秀成人中专毕业生可按比例免试进入成人高校学习等。这些政策,使学校“活”了起来,尤其近两年,到处是“今年花胜去年红”的景象,但从长远看,仍不适应发展需要。因此,应进一步放开,根据日新月异的形势,不断选择新的突破口,比如,进一步制定有利于劳模、生产业务骨干优先录取的政策;加大参与初中毕业生分流及回乡中学生培训的力度;对管理严、质量高的学校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由学校组织命题及入学考试等。自古华山一条路,办学育人路千条。做为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下大力研究如何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发挥规模效益,多出合格人才的问题。
    4.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宏观管理
  我省现有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20所,多是行业、部门办学,学校、教学点(班)星罗棋布,遍及全省,形成了纵横交错、城乡互联的办学网络,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因此,要进一步理顺、完善管理体制。本着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的原则,加速管理工作的职能转变:由管理型向监督型转变,由包办型向指导型转变,进一步明确管什么?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创造宽松环境,充分调动办学的积极性。各有关部门应健全成人中等教育管理机构,研究对学校的宏观管理和必要的投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省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对全省成人中等教育的全面规划,加强宏观管理、督导,制定有关政策,组织检查综合办学水平;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所在地成人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管理,如督导、抽查及函授站、校外班(教学点)的初审等;各学校要研究如何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省有关政策办学,加强内部管理,精心组织教学,研究学校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通过不断完善,在全省形成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保证成人中等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培养规模
  较之前几年,成人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很大改善,但就总体而言仍存在严重不足。一是占地面积小;二是建筑面积少;三是图书少且陈旧,实验设备少且落后;四是教师少且队伍不稳定等,这些问题,在不少学校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既不能满足目前正常教学之需要(尽管学校一再强调可以满足),更不能适应事业发展之要求;既降低了培养规格,也影响学校的形象。所以,各学校要针对自己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改善。一是争取主管部门支持拨一点款;二是按政策规定收一点杂费;三是搞好校办产业创收一点;四是以服务求支持,争取社会赞助一点。总之,学校要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使办学条件真正能够满足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主管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经费分配的引导和监督,评估时,要把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在学校总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步加大,做为一项硬指标列入评估体系。
    6.发展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
  成人中专一方面有些学校办学条件差,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却资源闲置,优势得不到发挥,办学效益差。为解决这个问题,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高办学效益之目的,学校应群策群力,广开办学渠道,广泛地寻求合作伙伴,走以发展内涵为主,多形式、多方位联合办学的路子。如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都可以联合办学,把学校办到县城、乡镇、厂矿、企业,特别是广播、电视、函授等远距离教育,更要发挥自身优势。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更应相互沟通、加强联系、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方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办学条件的作用,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整体效益。
    7.实行多种证书,探索新型模式
  多种证书制度已经实行,但一是范围小;二是种类少;三是各种证书之间沟通力度还不够。成人中等教育要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就必须加大多种证书教育的力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文化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培养实用人才。比如,专业证书教育,在学完专业课后,按教学计划要求,再学完有关文化、专业基础课程,可颁发中专毕业证书,这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岗位或岗位群进行的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互相沟通的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人中专应借鉴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经验,通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调整,使成人中专与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沟通办学,即从文化知识上达到中专水平,从技术等级、实践动手能力上达到职业学校或技校要求,学生毕业时既可取得成人中专毕业证书,也可取得技校毕业证书,还可以取得相应的技术、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办学路子。这样,学生愿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中意。这是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实际上是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拥抱二十一世纪的要求,应积极、稳妥地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推而广之。
    8.建好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结构合理,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既是学校管理、教学、事业发展之需要,更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讲政治,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有关指示精神的要求。从我省目前成人中专学校的教师队伍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对“授业”之道方法不精,有铁壶煮饺子——倒不出来的现象;教师队伍人数不足,负担重,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补充、更新知识等,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俗话说,打铁首先自身硬。因此,应下大力解决好师资问题。一是充实师资队伍,做好新老更替;二是制定教师进修培训规划,不断自我“充电”;三是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向“双师型”、“多师型”发展;四是提倡敬业爱岗,加强师德修养;五是提高教师待遇。只有抓住了教和学的主要方面——教,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才能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9.深化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教学领域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今后一个时期内,应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教材,了解、掌握新科技成果、新知识,使教材在相对稳定中变“新”变“活”,使教学内容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贴得更紧,体现学以致用,学而有用;二是研究教育对象——学生,特别要研究学生的小龄化趋势、心理、需要、文化基础水平等,以因材施教;三是研究教学方法;四是研究教师自身如何发挥“桥梁”作用,即知识、技能通过桥梁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人才,通过桥梁使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通过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10.加紧教材建设,体现成教特色
  从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看极不理想,极不规范,一是不统一,各校为阵,各专业为阵;二是教材来源不一致,比较混乱;三是借用普通中专教材多,甚至个别的借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删繁就简,去难存易,秃子当和尚——凑合着用。这种状况,不利于规范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所以,从1996年开始,省教委从公共课入手,按照国家教委要求,统一了英语和计算机课程教材。今后,应在统一教育计划、学制的基础上,加紧教材建设。一是按国家教委要求,使用国家教委编的统一教材。二是,经过论证,全省统一借用某一版本的教材。三是成立教材编写组,聘请专家学者编写教材,全省推广。既体现成教特色,又便于教学质量检查,从而达到规范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11.瞄准“八字目标”,创办示范学校
  成人中等教育事业要发展,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也要发展。那么,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模式才比较理想呢?换言之,学校应追求什么样的办学目标呢?我认为是八个字:灵活、特色、规范、高效,即“八字目标”或“八字模式”。灵活,即指办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要灵活,中心是按需办学,比如办学思路、招生形式、办学形式、办学内容、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质量监控手段等;特色,即指明显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健康向上的办学特点,是学校自身某一或整体优势的自然延伸和充分发挥。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整体;规范,即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遵循教育规律。灵活是指按需办学,规范则是依法办学;高效,即好的效果,主要是一个效率,两个效益——工作效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办学目标,这就是我们示范性学校的办学模式。省教委将从政策上鼓励、重点扶持、创建一批省级示范性学校,进而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发挥示范作用,典型引路,带动全省学校的发展,推动成人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回首过去,山重水复疑无路;正视现在,柳暗花明又一村;展望未来,满园春色关不住。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成人中等教育事业的花朵一定会在二十一世纪的春天怒放!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