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更新时间:2006-01-04 00:00:00作者:未知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文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科学,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抛弃,党的学说更是一门与时代并存的学科,时代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提出了挑战。“三个代表”赋予了党的学说以生机和活力,并指出,党建理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研究新的时代课题。文章最后提出必须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当前要着重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党的活动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前进。
【关 键 词】三个代表/党的学说/理论创新
【 正 文 】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论断揭示了理论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甚至超过了马克思所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在创新作为社会进步标志的时代,党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其它创新具有导向作用,不仅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更重要的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执政党,只有党的理论创新,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党,也只有建设一个好的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江泽民同志站在新世纪的时代的高度提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党的建设实践提出了研究课题和内容。
一、时代对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提出了挑战
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它在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上,从组织阶级、组织政党,从建立世界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到在各民族国家建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领导无产阶级闹革命到夺取政权,从一国革命获得成功到多国获得革命成功,从探索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无产阶级的政党理论也总是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是一门创新的科学。它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党的建设理论落后了,党的先进性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经不起这种挑战而丢掉了社会主义,一些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失去信心,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党的建设理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一个重要原因。
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要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被历史所抛弃。前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它们的历史上有过辉煌,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过光辉的篇章,在世界上起过重大作用,然而,实践却把它们抛弃了。原因何在呢?最重要的是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人民的意愿。这一深刻教训必须吸取,我们党不允许它在中国重演。
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实现的,在信息时代也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时间就可以办到。据有关资料登载,1995年为英特网元年,全球达到1.2亿用户仅用了四年时间,预计2004年要达到10亿用户。 相比之下,电话发展到5000万用户用了13年时间,广播发展到5000万用户用了38年时间。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今天,完全用过去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不能说明当今政党的性质、作用和运作方式,应有新的理论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我们党的建设理论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到列宁创建新政党,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运用于中国党的建设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但战斗力很强,农民小资产阶级像汪洋大海一样包围着无产阶级的环境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问题,进而夺取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到邓小平果断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他们的建党理论,适应了当时那个时代条件的需要,创造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辉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和创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独创性贡献。他果断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把阶级斗争局限在一定范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要抓住这个中心不放;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工作重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他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等等。从毛泽东围绕阶级斗争为纲来建设党到邓小平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党;从毛泽东把阶级、阶级斗争作为党的建设动力到邓小平把整顿、改革作为党的建设动力;从毛泽东通过批判对立面,调动本阶级的积极性到邓小平通过团结合作,调动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这是党建理论的重大的划时代创新。没有这种创新,党就要脱离社会、脱离时代,被历史所抛弃。邓小平党建理论,开创了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时代。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是在世纪之交,党面临新世纪、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的时代条件下提出来的一个重大课题。他以高度的战略眼光,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出的精辟论断,是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密切联系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状,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党建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武器。如何抓住机遇把握新世纪党的建设规律,这是时代给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也是必须要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对党的建设理论必须推陈出新,围绕时代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创新性研究,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党的建设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赋予了党建理论新的时代内容和研究课题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具有国际国内的背景和条件。对“三个代表”的研究也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三个代表”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指导作用。“三个代表”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具有时代性;有强烈的现实指导作用,具有实践性;是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水平之源,具有价值性;反应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价值,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符合时代潮流,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源泉。“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先进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二者是推进社会文明的基本条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社会的文明、进步,使人民获得最大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的享受,反过来又促进人的思想的解放,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条件下,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党建理论的研究,这是时代要求、社会进步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要适应中国先进先进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社会发展赋予共产党的历史责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任何社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建设现代文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基础,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这个基础。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对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它要求我们党要有创新意识,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开拓新的文化价值领域;既要继承和拓展中国的,又要吸收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新成果,逐步把党从人治文化、党治文化的价值观向法治文化的价值观转化,从党的集中运作方式向民主、法治的运作方式转化,从而把党建设成为具有丰富的现代文化内涵的先锋队组织。
党要始终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时代规定性。时代不同了,党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和方式也不同。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为人民服务的途径和手段是大不一样的。用过去为人民服务的途径、方式、内容和手段,在今天,人民群众不一定会接受。新的时代,要有新的为人民服务的途径、方式、内容和手段,更重要的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跟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研究党的建设理论,不仅要研究党的建设本身,而且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从世界政党的时代走向中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之路,从而建立有世界影响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党理论,把党建设得既有生机又有活力。
党的建设理论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党的领导体制、国家政治体制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执政党,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推进党的建设,通过推进党的建设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围绕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来进行研究,要把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时代特色作为重点并对此进行展开,以此来加强党的自身改革和创新。
第一、要研究时代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挑战。包括:党的先进性面临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世界格局多样化、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挑战,同时,党的先进性面临权力腐败和制约机制失衡的挑战。这是时代和现实提出的新课题,需要作出新的回答。
第二、要研究新时代对党的先进性提出的理论课题。任何时代都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理论。时代创新理论,时代检验理论,推陈出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党的建设理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党建理论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包括:时代与党的自我完善和改革问题研究;党的思想建设与当代思潮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目标与经济建设目标关系问题研究;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问题研究;领导干部权力与监督制约机制问题研究;党内民主与集中问题研究;党的执政方式与依法治国方略问题研究;党的领导体制与国家领导体制研究以及共产党员所关心的所有新问题。只有把这些理论问题搞清楚了,党的建设才有所依归和发展。
第三、要研究时代对共产党人先进性提出的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实践出真知。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党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包括: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与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关系问题;党的阶级性与社会性问题;新时代党员的入党条件和共产党员标准问题;党员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问题;党员活跃的思想观念与旧的教育方式问题;就业方式多样化与党的基层组织形式、活动方式问题;党员的权力、义务和党员的民主意识与纪律问题;党员数量与质量问题;党的组织作用与党员个人作用问题等。这些问题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予以解决,否则党的基层组织就难以正常运转。
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探索党的建设规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邓小平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特别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怎样理解邓小平同志这句话,应从历史的、现实的,正确的、错误的,理论的、实践的,国际、国内等方面进行理解和检讨。
江泽民在抓党的建设问题上,始终遵循邓小平建党思想的基本要求没有放松,而且采取了重大步骤。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 坚决惩治腐败的要求。同年8月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12 月江泽民在党建研究班发表了《为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的讲话。
1990年中央作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这些重大措施对党的建设起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党建理论某些方面还滞后,在实践中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针对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提出的新理论,具有战略意义,是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建设有许多规律应当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应重视研究以下规律。
第一、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党的发展规律是从纵向研究政党的发展历史。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研究党的发展规律,不仅要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同时也要研究非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规律,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至今走过了许多弯路,有高潮也有低潮;有胜利也有失败;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党的整个发展历史进程中,要接受两个选择:一是时代的选择,二是人民的选择,任何时候党都离不开这两种选择。一些党在实践中失败而退出历史舞台就因为经受不住这两种选择的考验;一些党成功,就在于经受住了这两种选择的考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长历史是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对立而发展起来的。它适应了阶级社会的时代需要。未来工人阶级政党的成长同其它政党是什么关系?由革命的党到建设的党,由建设的党到环境生存条件下的党,未来政党的性质、任务、活动方式是什么样,都需要研究。任何时候都要接受时代的考验和检验,为什么一些执政多年的政党会失去政权,它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哪里,都需要作认真的的研究和总结。我们结合时代条件,研究总结世界政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这对掌握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研究党的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邓小平作了概括:他说,马恩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点;列宁建设成了一个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把马克思、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运用于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实际,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怎样建设党,怎样把党建设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国情,符合世界潮流的政党,需要作深入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经济多元化,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活跃的情况下,党的建设规律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和要求,沿袭过时的理论不能解决新问题,丢掉传统可能更糟。因此,要把党的建设规律放在新的时代条件和背景下,作新的开拓性研究。
第三、研究党的领导规律。在党的领导规律问题上,主要探讨执政党的领导问题。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涉及到,列宁曾设想过多党制,但在实践中行不通,后来搞了一党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党的领导问题上走过一些弯路,从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到党政合一的人民公社领导体制;从军管会、革委会领导体制到党政分开的领导体制;从职能分开到人员合一的领导体制,我们党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改革问题,为探索党的领导规律指明了方向。我们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改善党的领导,从一定意义上讲,改善党的领导更具有时代意义。从党委由为人民服务、替人民作主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作主,这是一种新的领导方式的转换,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第四、研究党的活动规律。执政党怎样活动,需要研究。邓小平提出了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重大命题,这是党的领导的一个大的历史性转变。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党领导国家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什么关系,党领导政府和政府依法行政是什么关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要领导一切和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组织的作用是什么关系,党的中央、地方、基层如何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违背了谁来协调解决,都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这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
邓小平在探索党的建设规律上,有极其重大的贡献,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途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以创新为动力,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前进。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