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充分运用投影仪功能提高常识教学效果

更新时间:2006-03-17 00:00:00作者:未知

   在小学常识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光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教材内容缺乏感性认识。而投影仪则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观察的事物或现象,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变化性的特点,能取得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所以,在常识教学中充分运用投影仪功能,可以显著提高常识教学效果。主要体会总结如下:

一、实物投影法

在小学常识教材中,有很大部分内容是认识身边的事物,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用实物给学生观察是最直观的方法,但有些实物比较小,学生很难把细微的地方观察清楚。利用实物投影把被观察实物的细节放大,可使学生容易找到特征,把握整体。例如小学《常识》第十一册中《种子的传播》一课,把蒲公英、苍耳、鬼针草的种子直接进行投影,学生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蒲公英、苍耳、鬼针草种子的外形特点。在小学《常识》第八册《植物的叶》一课,可以把桃树叶、小麦叶、玉米叶、兰花叶、桂花叶、菊花叶、美人蕉叶、玫瑰叶等放在载物台上,然后进行投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叶脉的形状给不同的树叶归类,使学生的注意力特别的集中。

在做一些动物动态实验中,实物投影能把动物整个活动过程完整地在银幕上显示出来。例如小学《常识》第五册《蚯蚓》一课中要求学生观察蚯蚓的外形及它是怎样爬行的。教学时可以把蚯蚓放在玻璃上,然后进行投影能在银幕上清晰地观察到蚯蚓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爬行的时候是一伸一缩的,如果把它翻过身体,还能看到平时不易发现,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刚毛。

二、声画同步法

在高年级的地理、历史部分教学中,由于内容枯燥,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用声画同步法来表现地理环境、人物风情、历史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小学《常识》第九册《长江》一课,可以把长江源头到入海口的壮美景物投影在银幕上,然后配以《长江之歌》作为背景音乐,情景交融,能够使学生迅速升起一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自豪感。又如在《香港和澳门》一课中,银幕上打出澳门的景观标志--大三巴,然后指挥全班学生唱《七子之歌》,使学生深深感受到要统一祖国,就必须把中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无形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示动法

利用投影片可以抽拉的特点,以位置变化视觉效果达到教学目标的理解,例如小学《常识》第九册《杠杆》一课,可以把杠杆省力却费时,省时却费力,既不省时也不费力的三种状态用三种状态用一张活动抽拉片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支撑点位置与杠杆作用的关系。

四、规范实验法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些实验的规则,否则容易引发危险,所以必须规范做实验的方法。但小学生的记忆是暂时性的,需要经过识记、保持、再认、回忆的过程,所以可以把一

些必须掌握的规则经常性地投影,以加强印象。例如“酒精灯的使用”是小学《常识》第六册学的,在做小学《常识》第七册实验三“加热黑土块”前,可以事先把“酒精灯的使用”的投影片投影在银幕上,以确保人人正确使用酒精灯,消除事故的隐患。

 

本文标签: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