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梦”的变迁

更新时间:2006-03-17 00:00:00作者:未知

 

   《〈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呐喊》而写的一篇序言。这篇序言主要是说明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集《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

    文章开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而这“一部分”即“我年青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一部分“梦”就是《呐喊》的来由,它与《呐喊》的形成密切相关。我们不妨抓住“梦”这一重要信息,来切入和剖析全文,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好梦,在本文中是一种比喻说法,是鲁迅年青时救国救民、追求真理的理想。因为有些理想在当时未能实现,后来回忆起来,就象梦幻一般,所以称之为“梦”。那么,年青时的鲁迅做了那几个“梦”呢?综观全文,随着鲁迅先生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的不断变化,“梦”也随之而变迁。

    第一个梦:离开故乡到南京学洋务

    1893年,鲁迅的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坠入困顿。于是年仅12岁的鲁迅,不得不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与药店”,还要为寻找奇特的药引而忙上大半天。然而,父亲最后还是亡故了。祖父的下狱使鲁迅看到了官府的黑暗腐败;出入于质铺和药店所受到的歧视与白眼,使他倍尝了人情的冷漠,看透了世态炎凉;于是他毅然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离开故乡去南京学洋务。南京,是他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立志报国的起点。

    第二个梦:离开祖国去仙台学西医。

    庸医耽误了父亲的病,父亲的亡故对鲁迅的刺激是很大的。在探求西方新知识的过程中,鲁迅渐悟中医害人,对庸医深恶痛绝,同时也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1904年便去仙台攻读西方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做起了他美满的“学医梦”。然而,观看日俄战争的画片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事画片震撼鲁迅心灵的,不只是自己的同胞被斩首,围成一堆兴味十足“鉴赏”敌人屠杀自己的同胞的那些国民的麻木与愚昧,更使鲁迅痛心,这彻底地粉碎了他幻想通过学医来救国救民的好梦。

    第三个梦:弃医从文,用文艺来改变人们的精神。

    学医梦的破碎,使鲁迅领悟到:中国人更缺乏的不是健全的体魄,而是健全的精神。于是,他转而思索中国的“国民性”的改造,认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最有力武器,应“首推文艺”,终于在1906年春结束了仙台学医的生涯,开始了他从事文学的梦想。然而从文梦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有最初的慷慨激昂,也有梦破灭后的寂寞和反省,更有挺身而出的呐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①、慷慨激昂办《新生》,却有始无终。

    搞文艺的第一步,就是创办《新生》杂志,然而由于撰稿人打退堂鼓,出资人逃走,主办人都为各自的命运所驱使,《新生》杂志最后流产,鲁迅的从文之梦迅速破灭。他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痛苦,陷入了无边寂寞之中。

    ②、痛苦的寂寞和深刻的反省

    好梦破灭的鲁迅“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产生了无限的寂寞。这寂寞是“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他的寂寞有着主客观的原因:客观上,是群众的不觉悟;主观上,他急切地要求救国,并寄希望于群众却又不能看到群众中蕴藏的革命力量。“寂寞”这一痛苦经历,使鲁迅深刻反省:自己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英雄。这种认识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也表明青年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反省精神。寂寞中,鲁迅也想了一些驱除的办法,开始了沉默地抄古碑,但不仅没有驱除寂寞,反而使他的生命暗暗地消失了。

    ③、友人来访看到希望,振笔《呐喊》

    金心异的约稿和谈话,使他悟出有毁坏“铁屋子”的希望,便萌生了为唤醒“沉睡的人们”和帮助“较为清醒的几个人”而呐喊的欲望。而就在金心异首次来访的两个月后,传来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这更使鲁迅从俄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到来,反帝反封建的战旗迎风飘展的时候,郁积在作者心中的理想终于如地底突发的岩浆噴涌而出,应约写起小说,以文艺为武器投入到当时激烈的斗争,奋笔扫荡吃人的封建道德,为新的革命呐喊助威 ,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积集成振聋发聩的《呐喊》。

    从梦的不断变迁,我们可以看出在19世纪末到五·四前夕,青年鲁迅为探索治疗中国社会良药而上下求索的艰辛与执著。这三个梦有其延续性,第一个梦是第二梦的基础,并随第二个梦的产生而破灭,第二个梦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贯穿这三个“梦”,有一个思想红线,那就是他“寄意寒星筌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满腔热忱和不断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他的梦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升华。梦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呐喊》则是鲁迅年轻时好梦的归宿,是他救国救民夙愿的结晶。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