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行业垄断的弊端及其治理思路

更新时间:2005-12-20 00:00:00作者:未知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垄断部门企业运营最突出的特点是政企不分。政府主管机构集三重身份于一身,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又是行业的管制者,还是企业的直接运营者。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已十分明朗,竞争也将日趋激烈。自然垄断部门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命脉性部门。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克服自然垄断部门存在的问题,最终势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自然垄断,改革  

    一、行业垄断是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交织而成的畸形儿,是最坏的垄断
  
  自然垄断是指不是由人为的限制而是由技术因素或独特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垄断。电力等部门由于具有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因此属于典型的自然垄断部门。自然垄断并不可怕,怕就怕它跟行政垄断联婚姻,而我国的情形恰恰就是如此。长期以来我国自然垄断部门企业运营最突出的特点是政企不分。政府主管机构集三重身份于一身,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又是行业的管制者,还是企业的直接运营者。在这种体制下,企业运营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是单纯的国有国营,企业等同于一级行政机构;二是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基本按照行政机构设置,形成"条条"管理;三是指令性计划涵盖着从生产数量、经营范围、价格以至于销售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自然垄断成了行政垄断的根由,自然垄断借助行政垄断而变成了法定垄断,非自然垄断环节也搞起了垄断,形成纵向一体化的态势,由此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行业垄断。而这样形成的垄断是最坏的垄断,和其他垄断不一样,没有第三方的力量能够限制它(张维迎,2003)。尽管近年来,国家在自然垄断部门企业改革方面采取了若干重大举措,一些非自然垄断环节引入了竞争,如发电和长话等,但自然垄断部门国企运营的行政性垄断色彩还是比较浓厚,一些自然垄断部门的国企借用政府的名义,还在通过高额的垄断价格、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变相收费以及各种霸王规定等手段,侵害消费者利益,获取部门或小集团利益。
  
  二、行业垄断弊端丛生,消除行业垄断克不容缓
  
  弊端之一:获取了大量的垄断租金  
  胡鞍钢对此曾作过系统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中国的主要垄断部门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的租金情形如下表:  
  中国的主要垄断部门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1995—1998/1999)的租金
    行业类别 垄断租金(亿元) 垄断租金占GDP的比重(%)
    电力 900~1200 0.5—0.75
    交通运输 700~900 1.0—1.2
    民航 75~100 0.1—0.13
    邮电通信 215~325 0.29—0.43
    合计 1300~2020 1.7—2.7

  资料来源:胡鞍钢主编:《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弊端之二: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水平增长过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1990年至1999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速度为16.5%,,邮电通讯业为20.2%,航空运输业为19.9%,高于全国年平均工资增长速度3.4—4.9个百分点。1978年至1998年这二十年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2.16倍,而同期的垄断性行业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平均工资分别增长了12.32倍、14.13倍和17.43倍,均高于全国水平。另据胡静波和李立(2002)等对几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垄断企业大多存在突破工资总额计划的现象,并且在超发工资总额的同时,还有大量的未纳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之内的工资外收入。被调查的企业中,超发工资总额计划比例高的达到40%,工资外收入占工资总额计划指标的比例,最高的达到工资总额计划的66%。由此可见,垄断租金很大一部分变成了职工的个人收入。
  
  弊端之三:社会福利受损
  
  一方面这些部门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却为社会提供了较少的产出,不少企业浪费严重甚至严重亏损,如电力行业占用了8000亿元资产存量,每年只有80多亿元利润,还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自来水的平均漏水率平均高达20%,高于巴黎、东京、慕尼黑等国际大都市近一倍(胡家勇,2003)。另据《长江日报》2000年8月2日的报道,中国电信所属31个省市的分公司中仅有11家赢利,其余都处于亏损状态,铁路部门更是全行业亏损;另一方面部门利益的驱动加之由行政垄断强化的垄断地位,使得自然垄断部门的产品或服务往往质次价高,由此给社会福利带来了四大损害:  
  其一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首先是供给不足,不少地区的交通拥挤及经常性的停水、停电,就是最好的说明;其次是消费者付不合理高价,据有关专家1999年的研究,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而言,以美国的费率为基数,换算得到: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0.05,却付出了4023倍的价格连接互联网。中国消费者所购买民航票价的相对价格水平是美国消费者的32倍,每年因民航垄断而造成的民航消费者的福利损失达75—100亿元。再次消费者饱受强制消费及非法受费之苦,根据过勇和胡鞍钢的估算,仅1998—1999年间,电力行业违法收取资费就达27.4亿元,电信行业违法收取资费就达21.7亿元(过勇、胡鞍钢,《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7月13日)。
  其二影响内需的扩大。内需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拉动内需,如加大国债规模、提供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征收利息税、刺激假日经济等等,但效果不甚理想。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垄断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断上涨,一方面它压缩了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消费空间。以煤气和自来水为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格就大幅度增长,近几年更是飞速增长,很多地区年增幅都达两位数,由于他们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无疑无助于广大中低收入者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资本的投资,使得拉动投资需求的难度加大。鉴于此,有不少经济学家如杨帆等认为,以降低垄断价格的办法,来提高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是摆脱通货紧缩,扩大居民需求的主要办法(杨帆,国研网,2001年6月11日)。
  其三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自然垄断性行业大多是基础行业,根据投入——产出分析,这些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是其他行业的投入。一方面这些行业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行业价格的连续超幅度上涨,都将使得相关产业的发展受阻。比如很多农村地区就是因为缺电才减少了对家用电器的购买,在城市家电需求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家电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再比如一些地方不少企业就因自然垄断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不合理高价而陷入亏损的境地,根据有关学者的实地调查,安徽某地的化工厂就因供电部门的垄断高价格而大受其害,供电部门从发电企业以每千瓦0.25元的价格买来的电以每千瓦0.5元的价格卖给化工企业,使得烧碱行业的电费成本大大增加,占到了总成本的70%,企业每生产一吨烧碱就要亏损500元,如果企业自己发电则每吨烧碱可降低成本500元,不少企业立即就可以扭亏。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已十分明朗,竞争也将日趋激烈。自然垄断部门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命脉性部门。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克服自然垄断部门存在的上述问题,最终势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鉴于此,十六大报告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才强调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
  
  三、多管齐下,尽快消除行业垄断
  
  消除行业垄断不能单兵突进,必须多管齐下。笔者提出 “顺应潮流,尊重国情,破立结合、配套推进”的对策思路,简言之就是:
  1、顺应潮流。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的基本潮流,是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等的必然反映,是垄断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遵循这一潮流,而不能过分强调中国特色。
  2、尊重国情。我国行业垄断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与矛盾等都有其特殊性,必须明确顺应潮流是在改革的大方向上的遵循,决不等于可以照搬照抄国外的一切做法,自然垄断部门的国企改革必须充分我国的具体国情,让国有经济继续发挥重大作用,不能简单地搞民营化,否则很可能造成“淮橘为枳”的恶果,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事例实在太多了。
  3、破立结合、配套推进。破字当头。首先要打破行政垄断,使自然垄断真正“自然”,其次要打破“纵向一体化”,区分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环节与潜在竞争环节,在潜在竞争环节引入竞争;再次,要打破国有经济的一统天下,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破的同时还要立。关键的是三个方面,一是重塑微观主体,做到政企分离、政资分离,实现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多元化,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二是改革管制方式,更多的运用激励性管制方式如价格上限制等,三是重塑政府管制体制,做到管制机构独立化、管制过程法治化。上述各个环节应该相互协调,并作好相关的配套工作,以降低改革的阻力,顺利推进改革。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