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络知识传播的经济特征

更新时间:2006-01-18 11:11:21作者:未知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的低成本,广延性以及时间,空间上的特点,由此对于知识的传播和演进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试图比较全面的从现象学出发归纳出知识通过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关键字】网络知识,自发秩序,演进,竞争,均衡,不动点


一、知识,网络和网络知识

       知识的定义有很多种,费希特、叔本华、胡塞尔、威廉·詹姆斯、哈耶克、罗素等都给出过知识的定义。我在本文中将只采用狭义的知识的定义,即“主观的知识”, 用哲学家奎因的话说:你认为你知道的东西就构成你的知识。(W.V.Quine,Pursuit of Trut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反过来,我认为还必须从知识的传播和接受的角度对我们讨论的知识的范围作更精确的划分。罗素指出,知识的来源有三种,其一为个人直接体验所得的知识;其二为通过其他人间接体验所得的知识;其三为内省所得的知识。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在网络流通中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对于所有消费者来说不可能是直接体验的,而内省或者是顿悟的知识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也就更无法最终转换成二进制的比特流在网络上流传。这样,我们从知识的获取的角度划出了一条界线。

还有必要区分一下“知识”和“信息”。任何带有结构的东西,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都载着某种信息,关于“结构”的信息。

网络并不是一诞生起就能作为知识的载体的。Email,ftp,telnet等技术都不足以承担如此海量的知识比特流的传播,直到我们有了www.所以本文对网络知识的讨论以www为基础,并以超文本技术(hyper-text)作为知识的载体。

本文中所使用网络知识这个概念,并不是指关于网络技术的知识,而是指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保存于互联网上千万台主机中的某一台或几台的数据库中,能够通过网络被他人访问的信息中所包涵的知识。

 

二、网络中的自发秩序

1.自发性

自发秩序,即这个秩序必须是“自发的”,非人为设计的。为了强调这一点,哈耶克曾长期使用从自然科学中借来的“Spontaneous Order”这个词,即“自发的秩序”。如前述,任何人为的整体设计都会最终破坏这一秩序的“创造性”。

哈耶克对自生自发秩序的研究建立在对三种行动和知识的关系的分析上,而这三种行动在网络知识的传播这一情况下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特征:

(1)个人行动与他人知识的关系:一个人无法替他人决策,因为他无法占有他人的全部个人知识,而这种个人知识是和他人特定的时空情景结合在一起的。

(2)个人的行动与他自己的知识的关系:一个人无法甚至确切地知道他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行为,他可能也是“知其然”(know what)而不“知其所以然”(know how)。

(3)个人的行动和整个文明累积的知识的关系:一个人对他依照从事的那一套文明社会的普遍抽象规则并不能确切的知道和清晰地表述.

石元康进一步阐述说,在一个完美的自发秩序中,每个元素所占的地位,并非是由一个外在或内在的力量的安排所造成的结果,而是由各个元素本身的行动所产生的。这个秩序,也不是任何一个秩序中的成员所刻意造成的,而是各成员的行动与互动之间所造成的一个非有意的结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invisible hand)的理论,正是自发秩序的一个最好例子。而网络知识的爆炸式演进,也正是自发秩序的产物。

 

案例一:第九城市(www.the9.com)

       按照常规理念,论坛(forum)是用来张贴有一定深度的讨论文章的,不允许随意贴无聊空洞的帖子。而聊天室是用来聊天的(chating room).第九城市创立时分别设置了论坛和聊天室。但网友都觉的在论坛上聊天比在聊天室更方便。而且更能体现出一种小团体的亲和力。于是,第九城市的论坛上充满了灌水聊天,而聊天室则冷冷清清。

       对于网友更改了论坛的作用,网管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行改变网友形成的自发秩序。而是因势利导,索性把论坛设计的更适合聊天,并以论坛为单位成立了”街道”,更便于网友在论坛上聊天。九城在这一点上大受网友支持,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2.流动性

流动性机制(liquidification of information/documents),网上任一结点的任一页内容都可以随时变更,故与传统媒体不同,网上知识有自己的进化史。网络知识不仅在增长,同时也在消失和改变,这也是由网络存储媒体的低成本易变性(changeability)的结果。网络知识是分散形成和独立传播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超级数据库(super database)能够存储网络所有结点上的信息(且不说批判里面包涵的知识的困难性)并跟踪所有信息的诞生,消亡和变化。

知识消失和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网络知识是如此浩瀚,有时候我们丢失了知识的索引,就意味着我们丢失了知识.再上溯索引的索引,这之间的环节是如此之多,又以网状模式发生联系,以致于网络知识的变化是不可追踪的.

       同样的,网络知识的诞生也是不可预料的.我们的感受,只能是”意外的惊喜”而已.

 

案例二:cenet论坛(162.105.169.201/forum/default.asp)

       这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论坛,创立1年多来积累了无数有质量的帖子。写帖子从技术上说,就是将一组有意义的代码存入该服务器的数据库。由于技术的限制,该论坛只能显示1年以内的帖子。1年以后,即使代码仍然在服务器上,但我们在技术上缺少直接的线索可以找到该位置,也就是这些帖子(里面包涵的网络知识)”消失了”。

       也许有一天,由于网管的技术调整或者根据其他线索,我们又能访问这些帖子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这些网络知识又再次”诞生”了。

 

3.差异个性

差异个性(identity difference)意味着网上的“个性”往往是以“差异”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人们无从辨认一个人的历史,只能从“它”的各种不同身份与文字中判断“它”的“性格”、“品性”、“口味”、“外表”、“身份”。社会再也不可能为个人贴上标签。这里只有“发散”着的个人,“自我”与“它我”的身份混淆,以至“物-我”的两执都日益艰难、漏洞百出、越来越不真实、梦幻化。

网络社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技术的发展正是这一特征的直接技术产物。在QQ中,用不同的头像表现出自身的个性,这是QQ得以成功的很大一个要素。现在,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意识到给网友提供独特的头像和个性签名,从而体现出网友的个性特征,这是社区得以成功的基本条件。而网络游戏也趋向开发式游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的玩法,而不是制订一套游戏以后让所有玩家来适应。通过网络,个性化服务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对于浏览器的切身体会也能够深深感受到这一点。斯坦福大学研制的“Google Search”,当然还有其它收费的智能型搜索器如“哥伦布搜索器”等等,都已经储存了惊人的数据库。但问题是,这些智能搜索器仍然无法一一适应参与网上阅读和对话的每个人的个性。个性化服务,特别是知识服务这种无法简单判断偏好的高级服务,任重而道远。

 

案例三:易趣网(www.eachnet.com)

       易趣网是中国最著名的网络拍卖公司之一,它主要采取的是B2B的服务形式.因此,定位于个性服务,与为厂商服务完全不同.

       它为注册用户提供了“量身定做”式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预订要了解某几项领域的拍卖情况,易趣网会定期把你所预订的内容发送给你。而你如果参与了拍卖,易趣网提供了很多方便用户的措施,自动提价、最高限额、定时通知等,都可以由用户自己来定做。易趣网的个性化服务,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网络知识的交互和演进

1.交叉参照和独立延伸

交叉参考(cross-reference),即每一结点处的陈述都以其他结点的陈述为注解或前提。由于互联网主体的缺失,每台主机每个用户都是一个具有平等地位、独立人格的个体。每一个人都自发的创造和传播网络知识。在互联网上,每一个页面都可以做别人的链接,作为自己的参照。同样的,每个页面也都有同样的概率被别人链接,作为别人的参照。只要一个链接,就能把你带往未知的空间。我们永远无法把若干页面象订成一本书一样合并起来,因为顺着超链接网页是按照复杂网状的秩序无限扩展的。

       独立延伸(genetice independence),每一结点的陈述都是独立的个人从其个人知识传统抽取的一个片断构成的。在此意义上独立于其他结点。要听懂一个人的话,不光要听他说什么,还不得不时时回去读他已经说过什么。而互联网的问题,至少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在阅读和对话时难以像一部著作那样系统回顾相关论题的历史。

传统媒体的知识,每一个片断仅能与有限的其他知识片断发生关联。但在网状模型中,由于互联网知识链接的低成本的特点,导致任何两个独立的知识结点(node)都能很容易的发生联系。设网络中有n个结点,每个结点之间都能发生双向的联系,则对于整个网络结点之间的联系总数N=n(n-1),每新增加一个结点,联系总数增加△N=(n+1)n-n(n-1)=2n;N``=2>0,所以N是加速增长的,随着结点总数的增加,知识的无序性也随之增加.

.

2.加速交互与马太效应[i]

加速交互(interactive acceleration),每一结点处的陈述总量在与其他结点的陈述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加速增长(未必不与其他结点的陈述重复)。在初期,网络知识传播的收益是边际递减的。但维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从某一个临界点起,会突然发生边际收益递增的情况,而且边际收益递增的非常快,成几何级数速度的上升。边际递增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1)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2)创新机会的扩张。这两个原因都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面讨论过的,即当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时,劳动生产率(对斯密而言就是“平均收益”)随之增长;而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带来创新机会的增长,后者促进新工具的设计和推广。这导致进一步的分工与专业化。这一“收入与分工”共生演化的过程后来被扬格(A.Young)叫做“经济进步(economic progress)”。罗默据此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好的想法和技术发明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知识的传播以及它可以几乎无止境地变化与提炼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好的想法和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性,即非常丰富且能以极低的成本复制,因而产生“边际效益递增”。

网络信息的数量增长是正反馈过程,即如果增长率是正,则信息数量会不断增加,但信息数量又受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刻划这种马太效应就是

 

案例四:OICQ(www.tencent.com)
      无疑,OICQ是最具有马太效应的应用软件,因为边际成本极低,而边际收益始终是递增的。所以,使用OICQ的人数是呈加速增长的。

 

  从图上,我们清楚的看出了马太效应。而现在用户的增长速度已经减缓,表明OICQ受到硬件条件和上网用户数量的客观制约,已经渐渐接近了均衡点(不动点k)。

 

3.独立时空与历史融合
独立时空(relativity of time-space)造成了网上对话常常时空错乱。例如,甲发现了乙的网页的价值,认真与之对话,而乙早已在另一时空里对话,其知识演化早已越过了甲所发现的那个网页。但“文本”有独立生命,故它进入甲的知识传统继续传播和繁衍,甚至会在另一时空与乙相遇,虽面目全非却似曾相识,又对乙的思路发生影响。普罗高津的“时间之矢”很恰当的刻划出了互联网的特征。互联网是个没有昨天,也没有明天,没有此地,也没有彼地的世界。

       历史融合(fused historicities),每个人的“历史性”都与他人的历史性相融合,形成整体知识的历史性(“视界”局限)。由于网络的无序性,网络知识的起点和传播过程都很难界定。好的文章一转再转,遗失了很多重要信息,又增加了很多重要信息,早已面目全非。但考察具体传播过程,总是有因果性联系。但从总体来看,知识的边界早已模糊,全都经过历史(网络上的历史很不同,也许一天就构成了很多历史)而融合了。

 

案例五:思想的境界(www.sixiang.com)

       该网站曾经是首屈一指的整合类学术网站[ii]。 后来,于各种原因,主办人李永刚停办了这个网站。

       但这个网站已经积累了上GB的文献资料,内容之丰富权威国内几乎没有其他网站能与之相比。因此,很多热情网友为思想的境界做了映象站点,使其他人还能访问以前的文献资料,尽管再也不会有新的增加了。

       思想的境界的镜像站点现在每天的访问量仍然很高。因为这个网站信息的质量非常高,真正的网络知识生命周期很长,并不因为时间流逝而削弱知识的质量。所以尽管这个镜像网站提供的是”过期”的网络知识,但它确实正在影响我们现在的网络生活。

 

 

四、网络知识的质量与评价

1.专家控制(expert control)(汪丁丁,2000)[iii]。专家的经验之所以越来越重要,是因为信息传播的成本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在信息使用的总成本里,处理信息的成本(例如“时间”)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以致我们通常只是“知道”网上存在着我们需要的某类信息,却不愿意时间去找到他们。当检索和理解信息的费用超过一定限度时,雇佣"专家服务"就成为合理的选择。

显然,随着专业化的深入,专家与普通人(即从事其它专业的人)之间关于该类专门知识的信息将越发不对称,于是需要有人从事专门将这类专业知识与其它类别的专业知识适当整合的工作以应付潜在的大众需求。这样,知识的层次渐渐深化,在最深层的知识到大众需求之间的,是一个专家服务的链条,也可以叫做“知识价值链”。关于这一知识价值链,普通人感到兴趣的仅仅是它所提供的服务的价格,他们早已放弃了启蒙思想家那种对世界做“百科全书”式的追究的态度。

信息的增加,专业化的深入,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我们有限的学习和认知的能力,赶不上而且越来越赶不上,网络知识呈加速增长的速度。

图5-2-1描述出这种趋势。L是人的学习曲线,因为生理约束,人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的速度总是近似不变的。K是知识的增长曲线,由前文所述,K曲线是递增的。

 

图5-2-1

 

案例六:龚师傅硬件( gsf.sina.com.cn)

电脑硬件市场就是这样一个信息高度不完全,不对称的市场。摩尔定律(Moore's Law)[iv] 体现了硬件发展的速度。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不可能长时间跟踪了解硬件发展的现状,成本实在太高。

龚师傅是个著名网友,他的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多基础的硬件知识,并乐于回答消费者关于硬件的咨询。随着他的名气的增加,消费者对他越来越信赖。他从一个普通网友,逐渐变成了网友信赖的硬件方面的“家”。

 

2.网络知识垄断的终结

       因为网上知识以“超级文本”为存在方式,任何人,只要知道了关键词语就可以搜索到整个文本。任何试图垄断知识的人必须以“不说”为基本的垄断方式,而“不说”的知识是没有权力的知识。我们沿用亨利·乔治(Henry Georege,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的办法,把“知识”划分为可交流的与不可交流的两类。凡是可以交流的知识,一定可以表达为语言,文初提到的哈佛大学哲学家奎因(W.V.O. Quine)将其表达为“可观测语句”的知识。  既然我们讨论的是知识在网络上的传播,那么对于这类知识的前提就是他们是可表示,可传输的。只有把知识最终转换成二进制比特流,才能最终为别人所获得。网络知识极低的复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导致了对于网络知识垄断的困难性。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知识是一种公共品,正所谓“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

      

案例七:汉文大藏经(www.buddhist-canon.com)

       大藏经有一百零六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上,任何寺庙只要拥有一部大藏经甚至半部,就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了。历史上能读完全藏的人很少,通常情况下,全藏更是从不轻易示人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海内外很多居士纷纷倡导把大藏经数字化,搬上网络。现在,这一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阅览任一部分的经书,甚至打印下载。一台电脑比过去的偌大的藏经楼存储的资料还多。大藏经上网给宗教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读经书已经不再是高僧大德的专利了,再没有人能垄断经书了。

 

3.信息质量的评价

按照香农定义的“信息”概念,当一个观察主体面对着被观察的客体的最多的可能状态时,或者,一个接收到的信号包含最大的完全随机的噪声时,客体或信号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最大。所以信息并不是“知识”,信息只是包含可能被知道的知识。当我们说我们拥有某项信息时,我们无非是在说我们已经提取出了那项信息所包含的知识。

这里,我们所评价信息的质量的标准,也就是信号里噪声的多少,也就是信息里所含网络知识的多少。

按照古典的bayesian推理,信息必须满足的一条规则是
 
 

     随着网络的扩展,网络信息的增加,网络知识的绝对数量必然在增加,但相对比例却未必增加。尽管某些研究表明网上媒介的可信度正在超过它们的印刷版本(托马斯. J.约翰逊、芭芭拉.K.凯,2001),但人们对网络的信赖程度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因此,网络知识的提供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我们用一个个体竞争生存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的刻划出这方面的竞争和最终的均衡。(见附录1)
     网络是无限扩展的,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制订出一个客观评价网络信息真实性的标准。[v]我们用主观标准来抽样调查,则必须意识到有几个重要因素会影响数据的分布。
     (1)网络中存在几种垄断倾向。如以美国为首的英语国家的垄断,导致绝大多数信息以英语为载体。
     (2)高收入阶层更多接触网络,因此网络信息显然更多偏向高收入阶层。落后和不发达民族较少能接触网络(如美国黑人),因此网上的信息对他们不利。
     (3)人们易于信赖他接触最多的媒体。接触电脑超过其他传统媒体的主要是青年人,因此青年人更容易相信网络。
     (4)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相信一切媒体。老年人较少接触网络,因此导致对网络的信赖度偏高。
     (5)男性上网人数要多于女性。因此网上的信息总体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性别歧视。
     所以,我们要从既不完备又不准确的知识或信息中确定基本概率赋值,必须基于一个基本的概念:在未知性最大的原则下,追求风险最小。又称为最大未知性原理,即

 

  m(B)是B的概率赋值。。|B|表示子集中B的元素个数,H是包括所有相关信息的辨别框架。

 

视而不应轻易否定的思想。Levi推理的特点就是考虑信息价值,根据效用函数排除一些可能,再收集更多的信息,逐步进行搜索。

运用这种思想方法,人们可以在逐步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概率赋值,控制整个递推过程,从而努力追求做到最大未知性原理。

早在2000多年前,柏拉图就用洞穴之喻[vii]指出无知的表现。在网络时代,我们不禁要再一次问自己,我们是否正在越来越无知?

 

案例八:新语丝(www.xys2.org/new.html)

       新语丝是个很另类的网站,站长是方舟子。它有一个很著名的栏目—立此存照,专门揭露网上网下的假消息和腐败黑幕。

    站长方舟子至少是个很有勇气的人。他的揭露批判未必全部准确,但确实对打击网络假信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术必须诚实,新闻必须真实,网络必须踏实。他们都应该与虚假无缘。如果有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管地位多高,名气多大,我们都要揭露他。”-方舟子

[i] 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伸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优势积累,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ii] 关于国内的学术网站,笑蜀网友曾经有全面的堪称权威的评价。他的帖子” 学人网站的兴起和发展 “可以 http://www3.rongshu.com/publish/readArticle.asp?id=5711 处找到 。

[iii] 汪丁丁指出,专家控制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这在网络上表现的特别明显。这样,也给某些专家造成了很大的“话语霸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有效的建立“专家系统”。

[iv] 摩尔定律: Intel公司创建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法则,他预言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到24个月将增加一倍,而价格则降低一半。实际情况证明这一定律是对的。 

[v] 哈耶克称之为”理性的自负”。在缺乏完备信息和网络始终在不断扩展变化的前提下,而且评定信息的真实性又是一件很困难很主观的行为,制订客观标准必然是不准确,不现实的。

[vi] 转引自郑维敏《正反馈》p326,具体表述可以参考Levi,I,Decision and resolu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vii]柏拉图洞穴之喻: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只能朝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墙。在他们与墙之间什么东西都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观念。最后有一个人逃出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察觉到他前此一直是被影象所欺骗的。如果他是适于做卫国者的哲学家,他就会感觉到他的责任是再回到洞穴里去,回到他从前的囚犯同伴那里去,把真理教给他们,指示给他们出来的道路。但是,他想说服他们是有困难的,因为离开了阳光,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而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

 

 

【参考文献】

冯兴元,2000,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竞争和制度演化,中评网

费希特,1795,《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哈耶克,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冯:《自由宪章》,杨玉生、冯兴元、陈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罗仲伟,2000,网络的基本特性,社科院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提供,中评网首发

石元康,自发的秩序与无为而治,原载于《国际中国哲学研讨会》(1986),录自作者文集《当代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托马斯 J.约翰逊/芭芭拉K.凯,2001, 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的比较,榕树下网站

汪丁丁,2001,关于宽带网时代知识状况的几点看法,浙大经济论坛讨论稿

汪丁丁,2001,网络幽灵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财经》8月刊

汪丁丁,2000,网络经济三个基本原理 ,《财经》7月刊

汪丁丁,哈耶克“扩展秩序”思想初论(上篇),公共论丛,第二辑

汪丁丁,1998,知识:互补性与本土性,天则论丛(1998)〈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财政经贸出版社

郑维敏,   1998,《正反馈》,清华大学出版社

 

附录1

网络知识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网络知识提供者(ICP)之间存在着很激烈的竞争。网络作为一项产业,网络知识的提供,除了网友原始的热情外,最终必然只能靠商业利润的推动。网络知识的提供虽然成本很低,毕竟不是无成本的,也只有盈利才能维持网站的运行。

       网站要争夺的唯一的资源就是客户,技术上表现为访问量(pageview)。这是资源的初始分配,在下面我们将看到,这往往就决定了最终的生存结局。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两个个体的竞争生存模型,来探讨ICP的竞争条件[vii]。

 

然后,我们分别对四个不动点做稳定性分析
(0,0)点:

 

所以,当时,只有一个稳定点,表示两家ICP最终可以共存。而,最终有两个不动点解,表示最后只有一家ICP最终可以生存下来。具体哪一个生存下来,取决于最初的资源配置。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访问量是稀缺资源,所有的网络公司倾尽全力争夺“眼球”,展开了零和博弈。网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但市场定位很不明确,各自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很不够的,千篇一律。正因为网站从模式到实质的雷同,所以网站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最终导致了赢家通吃(winner takes all)的局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场渐趋成熟。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上网的人数每年成倍往上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从1997年到2000年7月,几乎每半年就翻一番,而联网的计算机数也有同样速度的增长。 这大大扩大了市场总的承受能力, 即,。但相比之下,许多网络公司的经营理念也日趋成熟,纷纷细分市场,明确定位,加强分工协作,结成战略同盟.网络公司互相之间的竞争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竞争,而不是低级的访问量之间的竞争。从零和博弈发展成为正和博弈,不同的网站各自占领了不同的市场。的下降速度远远大于的增长速度。所以,在网络用户的分配市场上,表现为,即不同的ICP可以和平共处,达到均衡。

       在两年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网络狂潮。在中国,则展开了门户网站的白热化争夺。在竞争的过程和市场的演进过程,很好的为上述模型提供了一个佐证。

       门户网站能够给用户提供从信箱、主页空间,到搜索、娱乐、新闻等一系列垂直服务,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户。有无数网站都把自己定位在门户网站,竞争空前激烈。当时中国的上网人数和上网主机数量远不能容纳如此多的门户网站。因此,这些网站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同时,这些网站各自为阵,缺少横向的联系和分工。每家网站都试图按照大而全的模式发展,垄断一切市场,获取所有的垄断利润。

       两年过去了,多少门户网站已经退出了市场。因为在低水平的用户争夺上,只有少数网站能生存。上网的人数增加了,网络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竞争的网站却减少了。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几乎垄断了门户网站的所有份额。这三家网站各自的定位都有微小的差异。新浪强在新闻,搜狐重点做搜索引擎,而网易的特点在于虚拟社区。这三家网站各有特色,各多的是互补而不是互相替代。这样,在门户网站市场上达到了一个稳定的均衡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