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数学中的阅读

更新时间:2005-12-20 14:13:16作者:未知



  教师要有目的的安排学生阅读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数学书籍,以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数学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学生认为学好数学只要把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听懂就可以了。其实真正理解,单凭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有关的课外书籍,加深扩展和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

  数学中的阅读可分提示性阅读、预习性阅读、课外阅读。

  提示性阅读:主要适用于课堂教学,目的是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前列好阅读提纲,由学生按提纲的提示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提纲中的问题,使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实施提示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阅读教材的选择应由易到难,逐渐加深,且教材中问题明显,易懂、有趣。二是提纲中问题的设置要合理。一定要从教材性质、章节特点、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三是教师要做好现场指导,对于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当的阅读方法,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提高阅读效率。

  预习性阅读:是由教师安排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预习。包括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可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了解本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掌握教材中的识记内容,如概念、定理、公式等,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精讲教材的有关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课外阅读: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数学知识水平,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书籍,有条件的,可以开展数学读书比赛,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本文标签:
下一篇:多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