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寓教于乐晓理于行

更新时间:2005-12-20 11:24:55作者:未知

一、寓教于活动,生动活泼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我校力求寓教育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新三字经》。

讲故事活动《新三字经》汇集了华夏文明古国数千年代代传诵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内容简明,寓意深刻,有的情节感人、示范性强。如果我们通过讲故事,借古诲今,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在班级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新三字经》故事活动:教师讲故事,启发学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班里开故事会,挑选一些学生上台讲故事,看谁讲得生动感人、趣味盎然;小组人人讲故事,使《新三字经》的故事及其寓意铭刻在同学们的心里。古人伪精神、美德激发学生笃学躬行,如有些同学听了“能温席,小黄香”的故事后,回家主动把妈妈的床铺收拾好,叫妈妈早点休息;有些同学听了“能让梨,小孔融”这一故事后,主动把好的东西让给亲人或同伴。

诵唱活动诵唱是一种能使学生诵于口、表于情、铭于心的口头表演艺术形式,我们通过这种形式在全校掀起学习《新三字经》的热潮: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朗诵《新三字经》比赛活动;组织音乐老师为《新三字经》谱曲三首,并录制录音带,利用音乐课教唱,然后在全校播放;分级组织诵唱比赛,有个人诵唱、小组诵唱,也有表演诵唱;要求人人背诵《新三字经》,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琅琅书声和悦耳的歌声,学生慢慢领会《新三字经》所蕴含的道理。

文艺主题会活动我们根据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选了三个主题:三年级是“在家做个好孩子”,四年级是“做个‘四有’接班人”,五年级是“明国情,知任重,爱中华”。我们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诸如表演唱、快板、小品、舞蹈、相声、朗诵、独幕剧、独唱、大合唱等,宣传《新三字经》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激发感情,在琅琅的笑声中受到启示,在翩翩的舞姿中受到感染。事实证明,艺术演出令人陶醉,而陶醉则催人感化,产生共鸣。如四 年(7)班中队表演独幕剧《磨铁杵,可成针》,同学们在观看中思考,决心要像李白那样刻苦学习,持之以恒。

绘画写字活动以书画艺术表达情和意,是一种思维创作活动,通过这种创作活动既可深化理解《新三字经》的内容,又能提高书画技艺。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以《新三字经》为内容的“三笔”书法比赛活动;二是利用写字课和美术课鼓励人人写、个个画;三是组织60多个书画基础好的学生创作了61幅书画作品,广泛宣传《新三字经》的内容,另外创作了38幅书法、美术、剪贴作品参加东芜市的《新三字经》书画大赛,其中已有14幅作品分别被列入前10名。由于宣传工作做得好,我校学习《新三字经》的风气日益浓厚。

写读后感我们组织了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开展写读后感征文比赛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写出了学《新三字经》的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前人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实践表明,《新三字经》像雨露和阳光一样,滋润着儿童的心田,照亮了他们的心坎,使他们的精神面貌起了良好的变化。

此外,我们还通过开展抢答、对答、轮读等活动,使少年儿童在童趣中学习,在活动中受教育,从感性到理性,弘扬《新三字经》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寓理于形象,动情晓理
学生在学习《新三字经》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但《新三字经》中许多“理”还要通过大量感人的具体事例方能使他们真正领悟。因此,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看影像、听故事等,让他们动情晓理,收到成效。

“林则徐,销鸦片”这一名扬遇迩的反侵略英雄史实,就发生在我们东莞虎门的土地上,是一份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我们组织学生参观“鸦片战争纪念馆”和“沙角炮台遗址”,还请老革命干部王聪爷爷为学生讲了革命斗争历史。

这一幕幕、一桩桩抗敌卫国的真人真事,极大地激发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怀。

电影的艺术形象往往成为儿童学习的楷模。我们先后组织学生观看了革命电影《开国大典》、《闪闪的红星》、《江姐》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极富感染力,儿童团强烈的革命热情深深打动同学们的心,革命前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令同学们肃然起敬。“思往事,心潮涌”,同学们着了革命影片,心灵受到启迪。有个同学向母亲说:“妈妈,我看了《江姐》的录像,流下了眼泪。”影视片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同学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

三、借力于家教,易得实效
为了使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学习《新三字经》活动,我们以各种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学习《新三字经》的重大意义,介绍它的基本内容,着重讲了“孟断机,岳刺字”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家长们从中得到很大的启迪,表示回家一 定辅导子女理解这本难得的好书的内容。同时,学生也以在校接受的教育影响家长,彼此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这样一来,学习《新三字经》活动就更广泛深入,易得实效。

四、寓教于实践,知行统一
按照毛泽东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知行统一观,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性认识,有利于检验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品德。

学习“尊长辈,习礼仪”,我们就组织少先队员祭扫革命烈士墓,为烈属及孤寡老人做好事。以表现他们对烈士的怀念和敬仰,对烈属的钦佩,对老人的爱心和尊敬。同学们还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来慰问品送给革命烈属,并帮老人搞清洁。

学习“家务事,乐担承”,我们就开展“看谁家务做得多”活动,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易学易办的事做起。如低年级通过“看谁红花多”的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不少原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羔羊,回到家里在饭后主动收碗筷、抹桌、扫地;有的早上起床为妈妈叠被子。据老师家访所了解,学习、实践《新三字经》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乐做家务事了。

学习“惜校誉,敬师长,爱学友,守规章”,我们就要求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并结合实施学校制订的“班级学生管理责任制”。一些过去纪律性差、学习不用功的同学能尊师、守纪、勤学习了,一些过去不珍惜同学友谊的学生也能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了。过去校园保洁工作不尽人意,而如今由于同学们都爱校园、惜校誊,校园也整洁了。学校的清洁工人称赞说:“学生学习了《新三字经》,确实不同了。”

学习“乐助人,遵法纪,讲公德”后,同学们被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众多事例所打动,铭记于心,见诸于行。拾金不昧的行为蔚然成风,如三年(1)班欧溢丰同学拾到250元,三年(8)班学生张嘉荣拾到210元,都主动全部送文学校,归还失主。从今年二月至五月发生的拾金不昧事例就多达130多宗,总金额1000多元,新湾镇渔船遇龙卷风翻沉,造成一些孤儿。这一消息牵动着我校1000多学生的心灵。于是,一人有难,八方相助,如三年级学生方晓阳,主动拿出500元并付上一封言切情深的信,托人造给失去亲人的孤儿;学前(2)班6岁儿童索尔自己到电视台捐款100元。在学校组织的“希望工程”、“新湾遇难渔民捐助”及“阳光教育中心”等捐助活动中,全校学生第一次捐款超过8万元,人均约18元,其中一年(5)班的李泳钊同学为“阳光教育中心”捐了1000元。

纯真的行为,实践了《新三字经》关于“见危难,勇相帮”的教导,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在少年儿童一代中闪光。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