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更新时间:2006-04-10 00:00:00作者:未知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胡锦涛同志强调,“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问题。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

  记者: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使我们的体制机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请您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魏礼群: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长远的指导意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而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最根本的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同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仍相当艰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包括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城乡、地区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虽然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是体制机制还存在弊端。比如,固定资产投资过度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一再出现,就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税、金融、投资体制不合理,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密切相关。又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要是由于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现代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源性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还不合理,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再如,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发展不协调,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以及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说明,只有深化改革,进一步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才能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有深化改革,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总之,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记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需要重点推进哪些方面的改革?

  魏礼群: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前,围绕建立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应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改革。

  第一,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各国政府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现代政府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这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和核心。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把政府职能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管得过宽过多、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和权责脱节,进一步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使职权,做到权责一致,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为此,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不该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坚决放开。目前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仍然管了不少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还过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利用。必须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不得直接干预企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的经营活动与具体业务。另一方面,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好。必须明确政府的管理权限,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创新。调节经济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主要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克服市场的消极方面。市场监管是政府的又一项重要职能,要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方面已有较大进步,但还需要加强。当务之急和今后的重点,是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和领导精力更多地向这两项职能倾斜。以上两个方面,也就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规范政府行为,以做到宏观管理合理、有效。此外,还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这样,才能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协调和健康发展。

  第二,着力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自主创新、优化结构、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基础也在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企业改革重组,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等各类企业,都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验表明,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说到底要靠一大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着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政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无论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需要发挥财政、金融、投资的杠杆作用。在财税体制方面,重点是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财税制度与政策体系,并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企业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大政府采购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支持力度;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在金融体制方面,重点是完善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体系,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采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的金融政策,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深化金融企业改革,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在投资体制方面,重点是确立和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的范围和行为,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特别是加强投资信息引导,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投资执法检查,以有效遏制盲目投资、过度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无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产品价格和土地、水等要素价格明显偏低,以至于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普遍存在浪费资源的现象。因此,必须深化价格体系改革,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在控制价格总水平的前提下,逐步理顺水、电、煤、油、气和运输等基础产品的价格,合理调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价格和收费。当然,这方面的改革十分复杂,在改革中要兼顾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尤其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第四,着力推进涉及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的体制改革。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从现实情况看,特别要扩大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助贫困人口,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安定。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也要靠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制度保障。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完善促进和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抓紧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恰当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构建社会安全网。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切实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推进污染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记者:从您的阐述中我们了解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和规律,而且使改革开放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协调。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改革、开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呢?

  魏礼群:是的。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不是要放慢发展步伐、否定改革开放,而是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改革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从发展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强调发展要有较快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科学发展之路。要注重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注重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从改革方面看。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机制保障的过程,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改革提出了新任务,要求改革必须有新举措、新突破。最重要的是,改革要着眼于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搞好“五个统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注重制度和机制创新。要不断取得改革的新突破,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攻坚,锐意创新;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注意完善政策措施,搞好协调配套;要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注意把握改革的节奏和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又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从开放方面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在更加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要着眼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切实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既要继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更要优化进出口结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短缺资源进口。要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体制与政策,健全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