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开展人文奥运与首都市民文明素质课题研究

更新时间:2006-04-05 00:00:00作者:未知

      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北京城市形象建设,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工作迫在眉睫。日前,北京市政府会同相关部门与单位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开展了《人文奥运与市民文明素质研究》的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一流的市民素质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首都市民的精神文明素质,为政府的相应政策实施提供借鉴资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承接了此次课题的部分工作,主要负责提出市民文明素质科学指标体系的思路、参与设计社会调查问卷,负责研究、撰写国外奥运会举办城市提升市民素质的经验和启示,负责调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此次调研工作包括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两个部分,两者相互补充,互为映照,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为推动首都市民文明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有益作用。

问卷调查部分共调查了9400个市民,来京建设者和常住居民分别是1200和8200,有效数据分别为1076和8132个,有效率分别是89.7%和99.2%。调查中的北京市民不仅包括有户籍的居住者人群,也包括着农民工这个外地进京人群,有利于调动生活在北京的不同人群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也有益于人们形成共有的积极的城市态度。

问卷调查由五个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有机部分组成,分别是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和公共参与领域,共包括18道题目,其中的14道题目涉及了多项文明行为的调查,调查一共涉及70项文明行为。

本次调查研究的样本代表性强,研究过程规范,研究结论获得了应有的价值和启发意义。
全部样本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民人文行为认知水平较高,市民行为水平表现一般,参与水平相对较低。从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五方面横向比较来看: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公共交往和公共观赏,最后是公共参与。
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近年来政府在市民当中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民人文行为水平也获得相应的提升,尤其是市民人文行为认知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高度。说明思想教育效果显著,今后的工作重心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后我市精神文明教育的主导方向可以不必再是对市民基本文明规范的教育,将中心任务放到市民的行动水平尤其是参与水平上来。另一方面:问卷调查反映出市民在公共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而有些问题却是近几年来凸显出来的。

2005年11月8日至11月20日,为配合此次课题的实施,同时对北京市民的人文素质情况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实地观察研究。此次观察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地调整战略,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以期更加有效地实施市民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

本次调查地点选择结合奥运主题,涵盖了包括香山、颐和园、公主坟、紫竹桥、苏州桥、首体、复兴门、西直门、北大人民医院、北辰、奥体、西单、天安门、后海、天坛、首体、国贸等地区在内的17个地区的150多个地点以及27条公交线、75趟公交车及地铁。研究小组对35个行为项目的累计820余小时的观察获取到数据3万多个,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目前北京市民的整体人文素质情况。此次观察项目主要包括了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和公共观赏四个方面。

观察结果显示,不文明行为虽然都是发生在极少数的人身上,但鉴于中国人口的实际情况,因此市民素质与人文奥运的主题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不仅要提高公民个人素质,更重要的在于政府机构为完善各种设施,加强执法力度,形成与维护良好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做出多方面的进一步努力,这是北京市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硬件前提。如加强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计突显人性化特性;加强执法力度,持之以恒地发挥监督作用,不搞突击性的执法;培养他人意识,倡导自觉与责任,共建和谐社会;加强宣传教育,提倡示范行为,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构建良好的环境,让环境改变人的正向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奥运提供给我们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我们缺少的不是政策,而是实施,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有的放矢、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去履行,就一定能够在短时期内提升市民素质,改变社会环境,塑造良好和谐的城市形象。
 
 

本文标签: 文明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