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老师随笔我见到家庭教育方式范文大全

更新时间:2022-11-14 22:22:01作者:网络

第一篇:老师随笔我见到家庭教育方式

老师随笔我见到家庭教育方式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师随笔我见到家庭教育方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孩子,自一出生,与之相处时间最长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是他们的第一个“学校”,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小外甥今年6岁,上幼儿园小班,是个懂礼貌,人见人夸的小朋友。在闲暇之余,我也关注他的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总结如下:

一、言传身教,教出文明的孩子

经常会看到有些家长说脏话,有些孩子听见了跟着学,家长听见了也不斥责,反而以此为乐,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便与脏话为伍。小外甥有个舅婆,特别喜欢说脏话,还喜欢让孩子跟着学。刚开始,小外甥爸妈不知道,突然有一天,小外甥冒出一句,妈妈惊住了,细想,很少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孩子怎么会说?经过询问孩子,才知,原来是舅婆教的。妈妈没有训斥孩子,而是给孩子讲了脏话的意思,以及脏话的危害。虽然小外甥似懂非懂,但从此也知道了“说脏话是不好的”。从那之后,妈妈尽量少带小外甥去舅婆家,同时,和家人商定,谁都不能说脏话,要在孩子面前做榜样。

是啊,孩子的道德观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不懂得教导和培养孩子的的道德感,孩子则很难具有自己的道德观,有时候,父母的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在一生都烙下难以磨灭的道德烙印,甚至决定孩子一生的方向。父母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言行习惯的时候往往是以言传为首选,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身教也很重要,需通过言传身教,教出文明的孩子。

二、以身作则,教出诚信的孩子

很多时候,大人往往会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答应孩子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不相信家长,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守信。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小外甥从小经常生病,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总是哭哭啼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了,心疼得不得了,就哄他说等病好了带他出去玩,买好吃的。然而,有一次,因为他爸爸妈妈没空,就想取消,但奶奶发话了:“这次不带他出去玩,以后他就不相信你们了。”最后,还是抽空带他去了游乐园。在之后,无论什么时候,他们只要答应了小外甥,都会做到。虽然,从小外甥身上还没有怎么反映出诚信的品质,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他必定会做到。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诫我们,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因此,为人父母首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三、宽容鼓励,教出快乐的孩子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小外甥对什么都好奇,积木、玩具汽车、电风扇,什么都是他的玩具。每次,他都会把一些玩具汽车拆成一堆,又不会拼装,结果最后总是一堆零件扔在地上。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肯定会训斥孩子,但小外甥爸妈从不会。每次,爸妈都会和他一起组装,鼓励他自己完成。在组装多次之后,小外甥也能完成得像模像样,然后就会受到表扬。每次受到表扬,小外甥都非常开心,越来越倾向于自己动手。

孩子容易犯错误,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应该宽容,并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方面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庭教育不仅要求家长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第二篇: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

1、冷漠型

冷漠型教养方式的家长的家长最少肯定孩子,也最少打孩子,最少与孩子一起外出游玩,认为孩子最需要改进的是娇气。冷漠型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性阻碍影响,使孩子在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独立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水平仅略高于溺爱型教养方式。

典型案例:我和妈妈比陌生人还陌生

晶晶上五年级了,但几乎没和妈妈说过一句心里话,母女俩独处时,彼此都感觉很别扭,两人的关系比陌生人还陌生。“我多想妈妈高兴了就亲亲我,抱抱我。”晶晶曾经直接问妈妈“怎么做才能让你高兴”。因为和妈妈关系不好,晶晶变得自闭,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难以交上朋友。

2、民主型

民主型指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并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他们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当然父母也为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的指导孩子成长。

典型案例:家里的决定会征求女儿意见

姜女士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没把她当成孩子看待,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时,姜女士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即使女儿的意见很幼稚,很不现实,姜女士也从未有过嘲笑或发怒,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让女儿提出意见,并且允许女儿与她争论。

姜女士说,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方法,最简单、最管用的就是帮他们守住秘密,孩子们会把守住秘密的人当做朋友。

3、专制型

专制型指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

典型案例:妈妈太专制,女儿想换妈

孙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安排女儿悦悦一天的行程,周末悦悦也睡不成懒觉,有6个培训班等着她。面对妈妈的专制,上小学三年级的悦悦变得叛逆起来:妈妈越不让干什么,她偏偏干什么。不仅画浓妆、穿名牌,还和一个初中生谈起了恋爱。悦悦还经常对爸爸念叨:“给我换个妈妈吧。”

4、溺爱型

溺爱型指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 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典型案例:妈妈是仆人

小泽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但在母亲孟女士眼中,他永远都需要她的呵护。虽然小泽已经17岁了,但晚上依然和妈妈睡在一个房间,并且连洗澡、穿衣、脱衣也由妈妈代劳,甚至小泽在厕所小便的时候,妈妈也不允许他关门。

5、虎妈狼爸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狼爸,萧百佑。曾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曾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任职,该公司关闭后,他开始下海创业,三十年来,在金融、地产领域成绩斐然。但最让他骄傲的不是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的四个孩子非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最让狼爸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萧尧、女儿萧君曾同时考上北大,创造了北大历史上的第一次。2011年,老三萧箫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狼爸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一套别具一格的“萧氏教育理论”。他在倡导“快乐教育”的今天,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用最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他始终相信,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发展的孩子必须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

6、赏识教育

周弘女儿周婷婷是一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但是周弘并没有因为女儿先天的缺陷就散失信心,周弘通过运用赏识教育的办法,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教育女儿,一步步把女儿教育成才。

女儿周婷婷是一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但是周弘并没有因为女儿先天的缺陷就散失信心,周弘通过运用赏识教育的办法,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教育女儿,一步步把女儿教育成才。成就了一个教育的奇迹,从一个聋哑的小女孩到留美博士。赏识教育法鼓舞了成千上万的父母和孩子,也使千万个起步慢,起点低的孩子不断进步,慢慢超越了很多先天条件优越的孩子。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要让自己安心,不要着急,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法,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

7、攀比教育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中国人九大生活动力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排在第一位。可见,为了实现对孩子的期待,鞭策“熊孩子”上进,迸发出攀比“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教育现象也不足为奇。

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十全十美,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乖巧听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考上了名牌大学,工作单位好待遇也好„„被符号化的“别人家的孩子”暴露出我们不少中国家长攀比式的教育心态,他们太急切了,恨不得揠苗助长,孩子从小就被要求着“人比人”,做最好的那一个。

家长的本意是通过这种赤裸裸的对比激励自家孩子上进,知耻而后勇,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实际是父母为自己孩子勾勒出的理想图画,这种攀比式教育的美好愿望是打造理想的孩子,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你不够优秀”的心理暗示,伤害孩子的自尊。其真实的效果往往是在“别人家的孩子”光环的阴影之下,自己的孩子不敢大步前进,畏手畏脚,低估自己的进步,对自身缺乏肯定。家长带着焦虑情绪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的负担。

第三篇:浅谈家庭教育方式

浅谈家庭教育方式

2011年,耶鲁大学蔡美儿教授的《虎妈战歌》一经出版,便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后改名为《我在美国做妈妈》在中国市场畅销。我有幸阅读了最经典的部分,也是一些家长对虎妈式教育津津乐道的几点。我结合自身的情况浅谈几点。

书中介绍了虎妈以“圈养模式”严格管教女儿。世界各地都在广泛地引用。我有紧迫感,但又不太赞同。因为: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化日益丰富的社会里,我们如果将小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学业,成才、未来的生活),那样对于现在社会来说,这种教育增加了有才者的数量,但同时让孩子像傀儡一样失去了自我。那怎样的教育才能对孩子们有益呢?从客观角度来说,任孩子自由发展是一种最切实的教育。自然,这种教育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协助。任由孩子随喜好选择自己的未来,教导孩子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适当引领孩子走一条公正的路,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了吧。无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每每看到同龄的孩子在各种特长班(音乐、美术、舞蹈、乐器、表演等)里穿梭,我自觉自己的孩子有落后,但又不想随着潮流;而今在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周六、周日被奥数、作文、英语所填满,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知真的能够培养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兴趣就是最好的特长。我希望孩子在兴趣的驱动下学好每一门功课,并能学有所用。

一直来,身边的人都说我是在高压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快乐成长的天性。我现在已深深领悟了它的弊端,快乐成长教育确实需要结合孩子自身特点,让孩子自由成长,让孩子快乐成长,诚然,未来是属于那些懂得自己成长的孩子们!

第四篇:家庭教育随笔

让孩子充满自信

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这句话告诉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一学期,我的孩子刚转入实验小学时,对她来说,离开了学习生活过多年的母校,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感到不适应,又担心成绩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导她:“你是一个很棒的孩子,到了新学校,只要你努力上进,老师同学都会欢迎你的。”第一次考试后,孩子回家一脸沮丧,告诉我只考了81分。从她的表情看得出她那时的失落,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和颜悦色地对她说:“81分也还算是在优秀学生的序列之中,爸爸相信你下次可以考85分。”„„

令我欣慰的是:经过大半学期的努力,孩子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第五篇:我的老师的随笔

我的班主任徐老师,不但人长得漂亮,气质非凡,而且知识渊博,幽默风趣。她就是我们班每个人都喜欢读的一本“书”。

课堂上,徐老师是一本《知识大全》,同学们的问题从来没有难倒过她。她不仅教会了我们书本中的知识,还教给我们许多课外知识。她把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们的大脑中,满足了我们求知若渴的心。

课外活动时,徐老师是一本《幽默王》。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讲笑话,玩脑筋急转弯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增长了我们的生活常识。

生活中,徐老师好似一本《战国策》。每当我在管理班级中遇到困难时,她不会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和我们几个班干部一起商量。她总是先听我们的想法和意见,然后提出几个建议让我们自己去选择并实施。无论班里的哪个同学遇到困难,她总是有办法和其他同学一起为他排忧解难,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其实,徐老师更像是一本《品德与社会》。她经常教育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更要老老实实做人。她告诉我们:帮助别人时不要想着回报,而应该想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徐老师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我们需要读什么书时,她就变成什么书,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指明了方向。我们从这本“百科全书”中不断汲取成長的养分,健康快乐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