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批判意蕴

更新时间:2005-12-20 14:13:28作者:未知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 作 者】仰海峰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仰海峰(1969-),男,安徽潜山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不仅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科学分析,更是对社会生活过程的 批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使他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一致,使唯物主义具有 了批判意蕴,并将自己的批判理论与伦理道德式的批判理论区别开来。因此,将马克思 哲学形而上学化,以求获得新的理论批判张力,是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误读。
【英文摘要】Philosophical materialism by Marx is not only scientific analysis ofsocial historical life,but also criticism of the course of social life.As a  matter of fact,Marx'criticism of old materialism has made his theory ofmaterialism conform to dialectics,adding critical implications tomaterialism,and thus distinguishing his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that ofethical criticism.In this sense,the author concludes,regarding Marxistphilosophy as metaphysic in order to gain new intensity of criticism hasbeen the result of mis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ical materialism.
【关 键 词】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理论/materialism/dialectic/critical theory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3)12-0035-05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规定,这一直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难题。在传统的 研究中,虽然非常强调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本质,但更多是从前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水 平上来理解马克思的,这使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变成了一种具有机械论意味的实证性 描述理论,无疑降低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水准,以致将马克思哲学变成了实证性的社会 学。正是对此的反思,在实践唯物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如何提升马克思思想 的哲学意蕴,成为一些学者的中心话题。在这样的思路中,随着海德格尔存在论的介入 ,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层面在哲学思考中渐渐消失了应有的身影,可以说,如何理解 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规定,仍然是一个悬而未思的问题。在这样的理论研究思路中, 实际上预设了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将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等同于机械论唯物主义, 而实际上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不仅是对社会历史过程的科学描述,更重要的是这种唯物 主义具有一种批判的意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才能真实地统一起来 。因此,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需要进行新的理解。
      一、两种唯物主义的内在关联及其超越
  从思想史上来看,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之前,存在着两种与马克思哲学直接相关的唯物 主义:一是法国的唯物主义,一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变革,从唯物主义 的规定性来看,就是如何超越这两种唯物主义的问题。
  对于法国唯物主义,过去关注较多的是其物质本体论层面,即世界的物质规定性以及 这种规定性对意识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映。对于这种唯物主义,黑格尔曾进行了深刻的批 判。首先从感性确定性的层面来看,这种起源论式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的认识,而这 种直观认识的本质规定恰恰不是其直观性,而是共相。因此,当我们认为对一棵树的认 识来自于这棵树对我们的刺激时,我们并不能真正地获得对外部存在物的知识,因为如 果没有树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无法将树与其他的东西区别开来。其次从知觉思维来看 ,这种唯物主义恰恰也是需要扬弃的,因为知觉的本质规定性并不在于人对外部存在物 的反映,而在于知性的理性规定,或者说理性构成了反映的本质规定。黑格尔通过从感 性到知觉、知性再到自我意识,在我看来,倒是揭示出这样的问题:即传统的唯心主义 (前黑格尔式唯心主义)构成了传统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而且这种唯心主义在一定意义上 构成了传统唯物主义的“真理”。“如果无思想的意识表示观察和经验是真理的源泉, 那么它这种说法很可能造成一种印象,仿佛这是说只有视听味嗅触是真理的源泉;其实 在它匆忙地推崇视听味嗅的时候,忘记了说明同样本质的一件事实,即当它感觉的时候 ,它已经在为它自己而规定这个感觉对象了。”[1](P163)在传统研究中认为是对立的 地方,黑格尔看到的恰恰是统一,这个统一的最高形式就是绝对观念。这才是黑格尔哲 学从自我意识之后才进行长篇论述的意图所在。在这个意义上,仅仅恢复法国机械唯物 主义的物质起源本体论来反对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我认为是行不通的。马克思要想超 越黑格尔哲学,就必须超越机械唯物主义问题域。
  从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过程来看,马克思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关注也并不在于其本体 论层面。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接受,源自于《莱茵报》时期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同时期 对历史学的研究。《莱茵报》时期遇到的理性与利益、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使他脑海中的青年黑格尔思想受到冲击,而这时对历史学的研究使马克思坚信是市民 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相反,由此他才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颠倒原则,肯定了市民 社会决定国家这一思想。这是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的起点。但紧接着的问题是,如果市 民社会决定国家,那么怎样批判市民社会,就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核心问题。费尔巴哈 的唯物主义必须在这一点能够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地得到马克思的认可。可见,马克思 关注的并不是世界起源意义上的唯物主义问题,而是如何面对社会历史生活进行唯物主 义批判的问题。
  从这个线索中我们才能看到马克思为什么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链接到了法国唯物主 义。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通过一种颠倒原则将理论的原点定位在“人” 上,这种“人”是超越了“精神”与“肉体”的二元对立的人。回到生活中,费尔巴哈 则是从人本学的类本质及其异化逻辑来建构自己理论的批判意味,即现实的市民社会是 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对这种异化的扬弃才能真实地回到人本身。这种唯物主义,从逻辑 思路上来看,与黑格尔是一致的,人的类本质异化及其复归与绝对精神的异化与复归是 同一个过程,不同的是,费尔巴哈的“人”只是黑格尔哲学中一个重要环节的中断,并 将这个环节独立出来加以放大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是无法驳倒黑格尔的。 正是在这里,法国机械唯物主义从反映而来的理论,反而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批判性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援引了爱尔维修的理论,其实这也是法国唯物主义在面对 社会历史时较为普遍的想法。按照爱尔维修的唯物主义观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善恶来 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社会环境造成的。因此,人性的提升首先就 要改造这个社会。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就是,国家理性之所以成为私利的工具,并不是 由于抽象的理性出了问题,而是当下现实的结果。这与他批判市民社会是一致的。在这 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与法国的唯物主义都可以批判市民社会,但两者的指向 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更强调于人性的回归与获得,而法国的唯物主义 更强调对现实世界的革命。但从法国唯物主义来看,批判现实的前提何以获得?这与费 尔巴哈批判市民社会的抽象的“人”何以获得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对 费尔巴哈的批判与对法国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具有了相同的意蕴,理解了这一点,就可 以理解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第一条批判了费尔巴哈之后,第二条批 判了认识论意义上的直观原则,在第三条中接着揭示了法国机械唯物主义的“二律背反 ”。如果人的罪恶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改变人的恶性首先在于改变环境,“这种学说 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P59)因此改造 社会环境的理性何以获得就成为一个问题,这是一种逻辑的循环。从这里可以看出,法 国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那里之所以具有同质性,就在于两者在面 对社会历史时,具有相同的理论视域。而这样一种理论视域与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历史 观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才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马克思只有解决了 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黑格尔的问题。可以说,马克思对传统唯物主义的超越,与他 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因此,不加批判地用传统唯物主义的 物质本体论来嫁接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理论上的误解。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马克思对传统唯物主义的超越,并不在于一种物质本体论层面的 重新强调,而首要在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理解。在物质本体论的层面,传统唯物主义已 经具有了辩证法的内容,如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我们就可以读到。因此新的超越必须是 社会历史观领域的超越。在历史观层面,旧唯物主义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具有同质性,他 们都从抽象的原则来理解历史,将鲜活的历史过程变成了历史编纂学的材料。在这个意 义上,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同时也就是对旧唯心主义的超越,指向了对社会历 史的理解。
      二、回到历史本身
  从任何一种理论出发来面对社会历史生活时,社会历史生活总是处于特定理论视域中 ,因此“前见”总是难以避免的。当旧的唯物主义强调认识总是对外部对象的直观反映 时,这种唯物主义就处于矛盾着的二重性之中。首先从直观反映的层面来看,外部对象 总是作为现成性的事实而存在,对这种现成性事实的认识,正如培根“四假相”所说的 ,要消除的正是任何个人的“前见”,力图达到对事实的纯客观反映,这种现成性的思 维与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性思维遥相呼应。在这种思维中,自然与历史都是现成存在的事 实。虽然与以前的唯物主义相比,费尔巴哈不仅把对象看作是现成的存在,而且看作是 感性的存在,但这种感性是直观的感性。在直观中,现成的存在是永远不变的,当费尔 巴哈把人看作是以“爱”为价值取向的人时,这种感性的存在就是现成存在的彼岸世界 ,形成了“自然”与“历史”的对立,“自然”是现成存在的东西,而“历史”则是奠 基于人性的东西,它与现成性的实在自然界没有任何关系,这构成了矛盾二重性的第二 个方面。正是这第二个方面,形成了面对历史的历史哲学,这种历史哲学在黑格尔之后 成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批判的“历史编纂学”。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历史直观性,受到了马克思的批判:“他没有看到 ,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 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 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 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2](P76、77)因此,任何 “自然”与“历史”的对立,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根本就是一 个虚假的问题。马克思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批评涉及以下问题:第一,旧 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纯本体论或认识论层面,而主要存在于社会历史观,他们 的直观性错误在于对社会历史生活过程的无视或误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 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2](P7 8)第二,要真实地透视旧唯物主义的问题,首先就在揭示理论与社会历史生活之间的关 系问题,就是要回到历史本身来对理论进行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有没有“前见”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社会历史生活中透视这种“前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回到 历史本身,又回到理论本身。这构成了马克思破除历史编纂学,回到历史本身的方法论 前提。
  面对这种历史编纂学,马克思指出真实的历史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是由现实 的人的现实活动建构起来的。“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 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 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 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 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2](P73)从马克思的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作为能动的生活 过程的历史:首先是现实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建构的结果,对历史的考察就是要分析这种 建构性的过程,而不是对现成物进行事实的汇集或想像的抽象。真实的唯物主义必须是 对真实生活过程的描述与说明,“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 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2](P76)其 次,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创造着历史的。费尔巴哈也将“现实的个人”作 为面对历史的起点,但“现实的个人”在他那里变成了一种形而上的规定,缺失的正是 现实的社会关系。实践也不是康德、费希特意义上的道德实践,而是现实社会关系下的 物质实践,并总是遇到特定的前提条件,而这种特定的条件又是前人实践的结果,在这 个意义上历史是在时间传承关系中建构出来的。人们创造历史又处于结构性的关系中, 这种结构性的关系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实践是 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的实践,是特定历史时空中的动态性过程,是现实的人进行具体而 现实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实践不再是传统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实 践的重新理解,就是再次将历史凝固化了。因此,社会存在这个概念并不是要素的集合 体,也不是精神的外在结果,社会存在是一种历史关系的建构,这与海德格尔对存在的 思考有着根本的区别。只是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指出,我们才遇到意识问题。这里, 我们需要做一个区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先有意识,然后才有对世界 的认识,在这里似乎是先验的理性规划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但马克思要追问的是,这 种先验的理性何以产生?当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是从感性确定性直接推论到共相 的优先性时,黑格尔实际上就承认了人的存在首先就是理性的,当他把这一点当作自然 的事实来接受时,黑格尔就直接站到了现代社会的立场上。而在马克思那里,他要揭示 的是这种理性何以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由此,马克思对哲学理论有了新的理解:在 青年马克思那里,哲学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纯理性批判,在这种界定中,有一个不言自 明的前提,即哲学是超历史的、能够评判一切的尺度,这正是黑格尔对哲学的解释。而 在马克思的新视域中,哲学的超历史性被解构了,我们需要做的正是对哲学的透视,在 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实现互文性解释,这是超越历史编纂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历史过 程的理解,首先就在于对过去的理性意识的悬置。只有通过这种悬置,我们才能真实地 理解意识在现实历史中的定位。因此历史的真实过程与意识内的历史过程存在着差别, 但意识又总是历史活动中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实践活动又可以转换为意识活动 的对象,使意识成为对人与历史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使客观的历史过程变成自觉的历 史活动过程,使客观的关系变成“为我关系”。从这里,才能生发出批判历史的张力。
  因此,唯物主义在马克思这里具有了新的含义:唯物主义不是对历史加以现成性的收 集,也不是对历史进行实证性的分解,更不是对历史进行主观的抽象,而是真实地回到 历史本身。在这个回归过程中,唯物主义抓住的不再是现成性的事实,而是历史的流动 性过程,唯物主义也就从抽象的、对面式的“看”变成了具体而历史的“思”,是卷入 到历史过程中但又从这种卷入中的抽身变成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这里,不再有任何教 义性的唯物主义,有的是对自身进行反思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唯物主义,这种理 论的发展才不会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淖之中。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本身成为辩证的 ,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法,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才能是同一个东西。可以说,只有当马克 思同时超越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时,马克思才能真实地获得自己的唯物主义。[3]
      三、批判的唯物主义
  从社会批判的理论来看,存在着两种批判模式:一种是伦理道德式的批判,一种是来 自于社会历史本身的批判。在前一种批判模式中,有着其自身的演变逻辑。它先设定一 个绝对的前提,将全部社会生活置于这个前提之下加以考察。在理论谱系上,这种批判 是启蒙理论的产物,启蒙理论将理性作为一切审判的原则。但绝对的原则总是要通过具 体的个人才能体现出来,如是在面对社会生活时,或者是绝对原则对现实生活进行一种 完全否定性的批判,陷入到自身的空洞性中,或者是陷入到个人伦理批判之中,而当陷 入到个人伦理批判时,原来那个绝对原则也就失去了先前具有的效准,个体自身的伦理 判断变成了一切的效准,最后的结果是走向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相对主义。因此,绝 对主义与虚无主义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批判理论与马克 思哲学中真实的批判意蕴完全不同。形而上学的批判总是要寻求一个最终的本质,不管 这种本质是采取最高存在者的方式,还是以存在的方式,这种本质总是无处不在而又发 挥着终极作用的。当用这种本质来批判历史生活时,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就变成了一种伦 理道德式的批判,当这种伦理道德式的批判变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时,任何批判就变成了 一种固定模式的重演,激进的批判都变成了现存意识形态的共谋。巴特关于语言的一段 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处于权势状态的语言(在权力的庇护之下被生产和传播的 语言),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重复的语言;语言的一切社会公共机构均是重复的机器: 学校,体育运动,广告,大众作品,歌曲,新闻,都不止地重复着同样的结构,同样的 意义,且通常是同样的辞语:陈规旧套是一政治事实,是意识形态的主要形象”。[4]( P51-52)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什么每一次激进的批判, 都变成了强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契机。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张力来自于社会生活本身。对于自己的批判思想,马克思曾这样描 述:“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 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 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 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 。[5](P24)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批判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批判理论要从社会历史生活出发。针对旧的伦理道德批判,马克思指出:“生 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 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 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分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 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2](P93)一旦回到社会历史本身,任何形而上学的 本质、任何不变的本体都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因此,首先需要对社会历史生活进行科学 的描述,这正是唯物主义的第一层内涵。在这个意义上,唯物主义是对任何理论抽象的 解毒剂。
  其次,批判的张力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在讨论费尔巴哈时指出,虽然 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意识到要将对宗教的批判归结到对它的世俗基础的批判,但怎样 批判这个世俗基础,费尔巴哈恰恰又回到了抽象的“人”之中。正是从这里,马克思转 向了社会生活的经济过程,揭示了经济生活中的内在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所导致的社会 关系的变化,揭示了这种变化的可能趋势,使唯物主义的批判具有了现实的基础。
  第三,当新的唯物主义澄清了现实历史进程以及自己在历史生活中的定位时,这种唯 物主义不仅获得了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意识,而且获得了自身的自觉意识,具有了反思历 史与反思现实的力量,这样的反思才是一种现实性的批判,并在实践中促进现实革命化 。正是理解了这一点,霍克海默才说:“客观事件是不依赖于理论的,而这种独立性正 是它的必然性的组成部分:观察者本身不能在客体中造成变化。可是,有意识地进行批 判的态度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对历史进程的解释是经济结构的必然产物,它同时既 包括由这种秩序产生出来的对这种秩序的抗议,也包括人类自决的观念,即关于人的行 动不再由外在机制决定而由他自己来决定那样一种状态的观念”。[6](P217)唯物主义 总是在面对着历史本身,并在这种面对中获得批判历史的张力,这才是唯物主义的本性 规定。
  收稿日期:2003-08-22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仰海峰.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五次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4).
  [4]巴特.文之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