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更新时间:2006-03-16 00:00:00作者:未知

提纲

   任何讲述者背后总隐藏着叙述者的视角,这种视角反映着叙述者对生活的观照方式和主观态度。

一、反讽的第一人称叙事者

(一)   典型的反讽性第一人称叙事者。

材料:《孔乙已》中的小伙计。

(二)   较为复杂的反讽性第一人称叙事者。

材料:《狂人日记》《伤逝》《头发的故事》中的“我”。

二、“归乡”叙事模式中的叙事模式,在这一系列中,第一人称叙事者在讲述他人故事的同时也铸造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情感方式。

材料:《故乡》《在酒楼上》《祝福》《孤独者》等中的“我”。

三、第一人称叙事的美学特质:“距离控制”

“小说中的距离”的理论阐释。(布斯:《小说修辞学》)

(一)“时间距离”。

材料:《狂人日记》《伤逝》《孔乙已》《故乡》等。

(二)“道德与情感距离”。

材料:《孔乙已》《头发的故事》。

归根到底,这一切距离都取决于道德与价值的距离。

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复杂化是现代小说复杂化的标志,从而在形式层面上标志着文学范式的创作性转化。

摘要:本文以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为考察对象,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反讽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归乡”叙事模式中的叙事者系列、第一人称叙事“距离控制”的美学特质三个方面分析鲁迅小说形式对于意义传达的意义,揭示了其小说形式革命的价值。

关键词:鲁迅    小说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分析:鲁迅小说的形式分析可以说是鲁迅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研究者们历来注重其思想的表达,忽视了表达的形式,因此本文的选题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作者将叙事学理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从反讽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归乡”叙事模式中的叙事者系列、第一人称叙事“距离控制”的美学特质三个层面逐层分析鲁迅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相当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文本分析能力。

作者将这一问题置于文学史背景下,通过对鲁迅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分析,有力地揭示了其小说形式革命的价值,使本文具有了更广阔的意义。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