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1-11-06 19:41:34作者:admin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也是各民族混杂居住的重要地区。所以, 要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少数民族社会经济能否得到发展。西部大开发目标是否能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这一切都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有密切关系。

  一、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速较快。

  1964 年,西部人口为1.87 亿,少数民族人口为3118 万(由于第一次人口普查被认定的少数民族仅41 个, 与以后的少数民族无可比性, 所以1953 年数字未列) 。1982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2.88 亿,增加比率为54 %,18 年平均增长率为2.38 %,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5161 万, 增加比率为66 %,年平均增长率为2.8 %。1990 年,西部人口增加到3.23 亿, 增加比率为12 %,8 年平均增长率为1.41 %,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6625 万, 增加比率为28%, 年平均增长率为3.12 %。1964 ~1982 年, 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7 %,1982 ~1990 年, 全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48 %。可见,西部人口的增速高于和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速高于西部全部人口的增速。特别是近几年,这种增长率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增长的人口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不得不千方百计将荒地、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 甚至到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 滥垦、滥伐、滥牧, 破坏森林和植被,结果造成干旱、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

  (二)妇女生育率较高。

  西部不少少数民族在传统上有早婚、早育的风俗习惯, 由于少数民族实施计划生育的时间较晚、政策上较汉族宽松,所以,妇女生育率仍较高。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到1989 年, 世居西部的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率, 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的只有俄罗斯族和裕固族。而有10 个民族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4 以上, 他们是哈萨克、维吾尔、景颇、布朗、撒拉、怒、柯尔克孜、塔吉克、独龙、保安族。像柯尔克孜、塔吉克族,总和生育率还在6 以上, 基本上处于自然生育状态。

  (三)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现象严重。

  由于受“多子多福”、“ 养儿防老”、“ 地广人稀”等思想的影响, 西部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既追求生育数量, 又追求生育性别, 加之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本来就有早婚习俗, 势必造成“ 早生多生”。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成为人口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人口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西部地区人口生存环境严峻。新中国成立以前,死亡率很高,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开展防病治病,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方面花了很大力量,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西部人口,也跨入了低死亡的行列。由1995 年1 %人口调查数据计算,西部人口的婴儿死亡率为41. 83 ‰, 而东部、中部的婴儿死亡率为17. 52 ‰和39. 74 ‰; 西部人口预期寿命为68. 52 岁, 而东部和中部分别为73.157 岁和69.192 岁。很明显, 西部人口死亡率高于中部和东部。而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死亡率更高。据1990 年人口普查,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的平均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1990年, 西部少数民族成人文盲率超过50%, 有些少数民族甚至超过了70 %。据研究,1982~1990 年,虽然各民族的文盲率都有所下降, 但文盲人口总数却在继续增加。

  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快, 人口文化素质低的问题,给本来就十分贫困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加深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日趋减少, 导致人均生活资料来源的日趋不足。

  (二) 人口的快速增长, 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西部少数民族在业人口中, 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林牧渔劳动者和生产运输工人占大部分, 服务性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只占一小部分, 也就是大部分在业人口从事体力劳动。这种职业构成现状表明,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这必将阻碍少数民族地区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制约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 三) 人口的快速增长, 致使就业困难, 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一部分繁重劳动,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但是随着物化劳动的增加, 活劳动也在不断增加, 必然降低劳动生产率。西部地区每年有大量人口进入劳动年龄成为劳动力, 而社会每年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极为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所以每年都有一部分新增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或者处于“隐性”剩余状态。

  (四)人口的快速增长,制约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 物质条件较差, 加上陈旧的婚姻习俗, 因此, 同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均较低。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 人口素质低下的问题更加严重。另外,早婚早育、多生多育、近亲婚配以及一些落后习俗也是造成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低下的原因。

  ( 五) 少数民族人口的迅速增长, 加剧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造成了民族地区资源枯竭,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民族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 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口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已面临资源枯竭, 生态失去平衡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也使生态环境本来就较为恶劣的人口稀少的地区, 面临着人口承载量日益加重的问题, 人口与资源, 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滥垦滥伐、毁草毁林、陡坡开荒, 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 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严重的、不堪设想的后果。

  (六)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繁荣。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盲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这不仅加速了民族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 而且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由于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低, 尤其是妇女文化素质更低, 使得计划生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由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 人才外流的现象日益严重。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制约着民族地区生产力的提高, 而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又反过来制约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阻碍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

  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对策分析。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人口问题不单纯是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问题, 而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环境以及自身诸多因素长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人口、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解决西部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必须从发展经济、文化, 保护资源与环境入手, 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改善民族地区贫困面貌的根本保证。

  首先, 根据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的优势, 开发当地资源, 兴办乡镇企业,开展多种经营, 改变贫困面貌;其次,兴办中小型企业及发展服务性行业,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妇女积极性; 第三, 加强与汉族各地区的联系, 大力输出劳动力,尤其是剩余劳动力; 第四, 强化交通运输、通信网络, 加强基础设施,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投入;第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多渠道发展当地农田水利建设。这不仅能改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面貌,而且能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大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保护自然环境、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首先, 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技术投入,以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难、儿童辍学率高、科学技术推广应用难、人口文盲率高、在业人口文化素质低的现状; 其次,针对农区、牧区及半牧区的不同特点, 举办不同类型的扫盲班、妇女文化培训班、各类职业技术学校, 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第三, 加强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技术交流,丰富多民族文化。

  (三)保护自然环境。

  优美的环境是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首先, 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 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 采取行政干预和经济惩罚的措施,严禁滥垦滥伐、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以防止自然环境的继续恶化; 第三, 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人口承载量低的情况, 有计划地开展环境移民, 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改善贫困面貌; 第四, 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 进行退垦还牧、退垦还林、种草种树, 以优化自然环境, 恢复大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正常功能。

  (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

  具体讲就是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 但是坚决杜绝早婚早育及多胎生育; 对少数民族农业区和半农业区, 人口承载力低、人口已经饱和的地区, 实行同内地一样的生育政策, 以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减轻人口对环境、资源及经济的压力。

  (五)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首先, 大力宣传避孕、节育知识及计划生育对家庭、个人以及国家的好处, 并且把计生干部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内容; 其次,强化婚姻管理制度, 严禁早婚和近亲婚配及痴呆傻人结婚, 以提高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 第三, 在人口稠密地区严加审批生育指标, 切实保证生的有指标, 不生的有措施; 第四,在人口稀少的牧区及半牧区, 建立婚姻医疗站, 做好这些地区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以方便广大群众。

  (六)制定民族地区社会福利保险制度。

  通过发展民族地区保险事业, 逐步实现由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养老义务, 消除少数民族人口对生存保障的后顾之忧。

  总之, 人口问题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 就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 改善民族地区的环境, 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使民族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论文网]

  [参考文献][1] 林耀华。 民族学通论[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天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调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张天路。西部大开发中民族人口问题与对策[J]。人口问题,2000,(9)。

  [4]朱朝晖。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J]。民族论坛,2003,(5)。

 

本文标签:

为您推荐

浅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

对一个问题是不是社会问题的界定,不仅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考察,而且也要借用一个公认的准则来分析它。文章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这一背景,并结合公认的分析社会问题的四要素,即问题对个人或社会的损害、对某些权力集团标准的触犯、持续性和过多的解

2011-11-06 19:46

论我国人口问题与教育的关系

30 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人口波动对教育的

2011-11-06 19:44

民国时期山西人口问题初探

人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物质财富的消费者。同时,人也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其他各种社会行为的承担者。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人口的状况对于他组成的社会就有极重要的关系。因此研究人口的问题对于了解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具

2011-11-06 19:43

我国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与高校计生管理研究

本文分析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措施及成效,论述了政府在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口质量。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校园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2011-11-06 19:42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问题及对策

新世纪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振兴国家、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盛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人口问题,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素质和构成问题,民族人口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本文分析了

2011-11-06 19:41

独生子女政策与脱贫致富

独生子女政策与脱贫致富两者间的关系是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不仅导致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从而引发社会与家庭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培养成本飙升,生存风险加大与亲属关系支持网络缩小等,还因大量违法生育而出现“因超生受处罚致贫”与“因超生

2011-11-06 19:3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