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CPA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考区报名简章
2007-04-18
更新时间:2006-09-05 14:39:59作者:未知
--许 佳 (东南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关键词]功能主义 现代主义 发展 演变
[摘要]本文论述了作为现代主义核心的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探讨了功能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重新强调了功能主义因其合理内核及意识形态背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辞海》中功能的解释一指事物的功效、作用,一指事攻和能力.《汉书·杜钦传》〝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与官职〞.本文中所探讨的功能即为事物的功效、作用.
功能主义一词早在18世纪即已出现,当时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想.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设计史上的巨大变革,现代主义设计开始萌芽、发生和发展.功能主义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与特征,它以崭新的面貌在19世纪40年代确立了其历史地位.功能主义最具影响力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1]p108
在人类现代设计发展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功能主义始终作为一条主线索贯穿其中,设计终将不能舍弃〝满足人们功能需求〞的第一准则.
一. 功能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翻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现代工业设计在轰鸣的大机器生产中孕育,在与传统设计彻底分离的阵痛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18世纪英国开始的商业化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起点.在商业化的条件下,市场迅速扩展,设计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和工业社会中进行美学与社会交流的载体,开始具有它今天所具有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传统产业的一些消费性用品如家具、小五金、陶瓷等,依然以装饰和趣味为主要因素,实用和功能反倒退居其次.但一些非消费性的工业产品,如机器、仪器和工具,工业革命对其设计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这些生产领域,〝产生了一种直接而坦率的设计语汇,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和效率,〞[1]p35标志着设计开始与传统分道扬镳.
图(1-1)所示即1755年由伦敦著名仪器制造师约翰·多伦德(John Dollond)研制的天文尺,它用来测量太阳直径及恒星间距.其设计简洁、明确,真实的反映了仪器的材料、结构和用途,抛弃了任何形式的装饰,预示着将来功能主义设计的出现.从19世纪开始,功能主义的趋向便愈加明显地发展起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拉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为思想先驱的工艺美术运动在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1834-1896)领导下展开了。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它所推崇的是复兴手工艺,反对大工业生产,但是它提出的“美与技术相结合”,[2]p3 艺术必须是“为人民创造,又为人民服务,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2]p2-3 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的思想内涵。
随后发展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反映了艺术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矛盾,折衷心理。当然,也为现代设计运动的最终确立发展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铺垫,典型的代表如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凡·德·韦尔德(Henry Van de Velde 1863~1957),他是一个画家和平面设计师。一方面他鼓吹新艺术运动,坚持设计师在艺术上的个性,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强调“理性,表里如一的理性”[1]p80 ,以简洁,清晰和功能主义的风格表现于设计的基本结构中,如图(1-2),即他在1902~1904年设计的银质刀叉和瓷盘。图(1-3)是1910年左右为一家网球俱乐部作的家具和室内设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革新的步伐越来越快,许多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建立并生产了许多新的产品,如机床、机车、自行车、电话机、照像机、灯泡等等。在新产品的设计中,一些设计师大胆抛弃传统形式和风格的影响,积极探索新材料本身的积极本质和表现力,接受并使用机器,强调设计与功能主义哲学相联,产生了许多功能良好并且有几何简洁性的产品
(图1-4)所示是怀特沃斯1850年设计的具有高精度测量装置的机床。设计通过采用整体而稳重的箱式底座来达到精确加工的目的,同时改变了传统机床外形及其各部分之比例。现代机床稳重、质朴和严格的功能性特点,正是源于这一设计。图(1-5)的“安全”自行车是英国人约翰·K·斯达雷(John Kemp Starley)1888年生产的,其简洁的形式成为功能与形式均衡,并抛弃表面非本质性装饰的佳例,迄今为止,仍是表现自行车功能的最佳形式。
20世纪的工业生产和商业组织发展带来的标准化、合理化生产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功能主义的发展进程,使人们从近一个世纪生产实用而粗陋产品的功利主义和为装饰和外观形式而牺牲舒适、方便的理想主义的设计矛盾中走出来,最终摆脱手工艺时代的束缚,以崭新的现代设计思想走入大工业时。图1-6所示德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贝伦斯设计的电水壶,它以标准化零件为基础,用这些零件可以灵活地装配80余种水壶。这种用有限的标准零件组合以提供多样化产品的探索,使贝伦斯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工业设计师。
二、功能主义的确立及其典型代表
19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界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这个学派强调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指出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其中坚人物沙利文(Louis H·Sullivan 1856-1924)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成为现代设计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同时,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了《走向新建筑》,提出以“住房就是居住的机器”为宣言的“机器美学”理论。“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形式”。[1]p110一般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机器美学”理论成为功能主义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指导。
功能主义的最终确立不能不提到“包豪斯”,它是各种现代设计思潮的集大成。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工业同盟的传统,使现代主义融汇,发展并最终达到了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功能主义作为现代主义最重要的核心之一,终于奠定了其历史地位。
包豪斯第三任校长著名的建筑师米斯1928年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他于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及著名的巴塞罗那椅成为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如图2-1),米斯认为设计无所谓“形式”,当设计最良好地表现和发挥了功能,其形式即自然体现。米斯是功能主义的鼓吹者及典型代表,今天,米斯“少就是多”的名言改变了世界大都会2/3的天际线。
功能主义从确立其历史地位的那天开始,一方面产生了许多功能形式是完美统一的优良设计,并适宜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严格的几何造型,单纯追求功能的理性又使设计充满了冷漠感,没有人情味,没有个性特色,打破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共生关系,造成设计上的千篇一律。
功能主义的发展以德国和斯堪的那维亚为典型的代表,德国设计堪称功能主义的经典,而斯堪的那维亚则继续发展功能主义,成为“软功能主义”的代表。理性、务实、思辨的日尔曼民族将功能主义在其设计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德国的设计合理、均衡、精炼、无装饰,注重品质和技术,色彩上多用“非色调”,造型直截了当地反映产品在功能和结构上的特征。他们奉行“清除我们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的设计哲学,德国设计成为功能主义的杰出代表。
早在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工业同盟就开始了功能主义在设计中的积极探索,涌现了贝伦斯等一批现代工业设计先驱。1951年,德国成立了工业设计的理事会,为“优良产品”设计制定了一套功能主义标准,强调产品在整体上不应有与功能无关的表现性特征。1953年乌尔姆造型学院成立,校长马尔多纳多(Tomas Maldonado 1923~)创造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模式,并与布劳恩公司合作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图(2-2)所示布劳恩公司生产的收音机和唱机组合,其只注重功能的理性、简洁被人们称作“白雪公主之匣”。
图(2-3)所示是汉斯·古戈洛特1966年设计的“Klasse”1222型家用缝纫机,其突出功能的造型和对技术的运用直到今天依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斯堪的那维亚的设计与功能产了美妙的和谐。在设计过程中既强调功能、理性,又与美观完美结合,设计简洁而典雅,体现了对多样化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尊重和融合。设计善用自然材料,强调人文因素,非常富有“人情味”。
1930年,瑞典举办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那维亚的确立和突破,新的功能主义迅速得到传播。与国际潮流并驾齐驱的设计师们一方面保持革新的功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注重人文情调和自然材料的使用,发展了独具特色的“软性”功能主义。图(2-4)所示芬兰著名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椅子利用薄而坚硬但又有热弯成型的胶合板及弯木制成,轻巧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
三、功能主义的异化
功能主义以“形式追随功能”的宗旨在现代主义的设计进程中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功能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异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功能追随形式”、“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设计和美国的“设计追随销售”的商业主义设计。
一些设计师为追求新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立方体就是上帝”,片面追求“极少主义”,甚至破坏产品的使用功能,从而走上形式设计的道路。图(3-1)所示阿基佐姆设计的“米斯”椅,用镀铬方钢、橡胶板及尖锐的三角形把“极少主义”推向极端。
而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商业设计,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以新奇、不断花样翻新的样式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有时不惜以牺牲功能为代价,其核心是“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设计师们把现代主义信条打入冷宫,以纯粹视觉化的手法来反映美国人对权力、流动和速度的向往。
图(3-2)即厄尔设计的卡迪拉克 “艾尔多拉多”小汽车,虽然宽敞、华丽,但耗油多,功能也不尽完善,其巨大的尾鳍增加了汽车不安全因素。形式和功能是密不可分的,一昧地追求新颖,为形式而形式是不能产生良好的设计的。在70年代的能源危机中,外形简单但性能优异且价格低廉的日本汽车迅速占领了美国市场,真正打破了美国商业设计的梦幻。
四、后现代设计中的反功能主义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对功能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少就是乏味”。宣扬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从而拉开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序幕。图(4-1)是意大利“工作室65”设计小组1971年设计的椅子。它采用模压发泡成型,利用古典的爱奥尼柱式,展示了古典主义与波普风格的融汇。
图(4-2)是意大利著名激进设计组织“孟菲斯”核心成员索特萨斯1981年设计的书架。这件家具色彩艳丽、造型古怪,看上去像一个机器人,完全脱离了们印象中对书架约定俗成的概念和书架应有的功能特点。
严格地来说,后现代主义虽然在70年代初来势汹汹,“但它的内容是很脆弱的”。[3]P316它没有明确的设计宣言、理论或原则,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叛和挑战仅仅限于风格和形式上,没有深入到现代主义的思想核心,没有考虑现代主义产生的意识形态背景和思想内涵,没有考虑现代主义民主性、大众性、工业化的特征,从而使它根本不可能成为设计主流而取代现代主义设计。但是它的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在设计领域中造成的沉闷气氛,丰富了设计语汇,表达了后工业对代人们对现代主义发展前景的忧虑、怀疑及新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复杂情感替代纯粹功能的审美需求。高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的镜像大厅里,后现代主义企图帮助人们摆脱在日益技术化、商业化社会中被异化的命运,摆脱功能主义单调和冷漠,追求人性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五、功能主义的未来
世纪之交,百年回眸,功能主义经历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今天又与我们一起迎来了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新挑战。
从本质上来说,功能主义设计的内核是没有可能完全抛弃的。现代设计采用新的工业材料,讲究经济目的,强调功能要素,其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特点非常易于吻合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商业社会。无论建筑、家具、用品、平面设计或字体设计,功能主义提供了虽然单调但却非常有效的设计基础,在网络时代的信息社会里,这一点尤为显得重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设计资源的共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切无疑为功能主义得以继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背景。
同时,面对功能主义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设计师们也开始了新的审视和反思。今天,与第一代大师们讨论的“功能”相比,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为满足标准化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满足低廉的造价,新材料的使用,提供完善的使用。今天的“功能”应符合人类追求体力解放与精神自由的双重要求,应研究科学技术对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应去面对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结构社会给设计带来的又一次新的革命和挑战。图(5-1)是飞利浦公司设计的厨房用因特网接口的切菜板,这一概念产品用语言或触摸启动,在订购了食物后所下载相应的烹饪方法,并显示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