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2)

更新时间:2006-01-24 10:56:06作者:未知

    1、限制国家权力,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权意识已逐渐加强,每个公民的权利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维护,被告人也不例外。在刑事诉讼中,国家与被告人之间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被告人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国家权力可能会被滥用。因此,“不能允许拥有无穷资源和强大权力的政府对一个已被指控的罪行再度试图使该被告人受定罪,否则必将使其陷入精神上的窘迫、时间、精力、金钱上的耗费以及人格上的严重折磨,使其处于持续的忧虑与危险之中。这样,即使是无辜者也极有可能被定罪”。 在一个由强大的国家司法机关发动的诉讼程序终结后,即使被告人被判无罪,他的名誉、精神、时间、金钱上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此时若国家可再次对其进行起诉和审判,被告人的自由、人格尊严将再次受到打击,个人将无情地被政府贬抑为国家权力的客体,程序公平与正义将荡然无存。为了防止权力者滥用权力,就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一事不再理原则则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该原则要求法院的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不得对同一案件的被告人再次起诉和审判,即“国家对同一被告人的同一犯罪事实只应拥有一个刑事追诉权,只有一次追诉机会。无论结果如何,则该追诉权即告耗尽。嗣后,不得就同一被告人的同一犯罪事实再次追诉。”
    2、维护法院裁判的终局性、权威性,实现法律的程序价值
 
    在解决社会纠纷与各种冲突中,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法院的裁判应该具有终局性和权威性。“如果法律对频繁且杂乱的变化不能起到制动作用的话,那么其结果将是混乱和失序”。 当人们将冲突诉诸法律时,希望法院能够解决争议,制止冲突,而且这种解决争议的裁判结果应该是确定的,不是随意就可以变更的。而“刑事诉讼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社会冲突的机制,尽管在阶级社会,它也肩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使命”。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一旦被法院依合法程序判决后,不管被判有罪还是无罪,都不能允许其他个人、组织或机关对原裁判随意进行变更。程序的过程应得到尊重,程序的结果也应得到尊重,否则法院定争止纷的功能将丧失,因为纠纷总是处于未最后解决的状态中,人们对法院的权威将产生怀疑。而一事不再理原则对于及时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评价,终结诉讼,树立法院裁判的终局性、权威性意义重大。
 
    3、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波斯纳曾说过,公正的第二个含义就是效率。每一个诉讼都要耗费一定的司法资源,付出一定的诉讼成本,及时、有效地终结诉讼,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反复对一个案件进行审理,不仅浪费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成本,而且有时没有实际意义。没有证据表明后审理的裁判结果一定比先前审理的裁判结果正确,正如波斯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指出“法院禁止相同的案件在相同的当事人间再诉讼,这在第一眼看来似乎非常令人惊讶。假如曾经一度败诉,当事人可预期地是不会再诉的:败诉的证据可能是他第二次诉讼的结果。但是他为什么要被禁止再尝试呢?不就像是要禁止一个广告商再重复在几个月前才失败的的广告活动吗?法律程序的经济理论提供了一个答案。再诉讼的成本是正的,而其降低错误成本的利益一般而言是零。因为没有办法去决定那一个结果在一连串的结果中(A告B,败诉;A再告B,胜诉;而现在B告A以恢复B对A的判决,B胜诉;等等)是正确的。一旦这关联被破坏了,那就没有理由去认为上一个判决比起稍早的不同判决来得更可能正确——假设在不同的诉讼中其赌 注是相同或类似的”。
 
    三、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例外——刑事再审制度
本文标签:

为您推荐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设想

被害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被害人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反诉成立的部分反诉人,狭义上专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指出了当前被害人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完善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建

2011-10-04 09:52

被宣告死亡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否终止

被宣告死亡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否终止 北安市人民法院王素杰 对此问题,学界众说纷?W莨垩д咛岢龅睦砺壑饕?辛街止鄣悖阂皇侨ɡ?芰ο?鹚怠U庖谎?涤挚梢苑治?耆?罩顾怠⒕?灾罩购拖喽灾罩顾怠6?侨ɡ?芰Υ嬖谒担?盟等衔??嫠劳龅姆?尚Яο抻谝云湓?∷?匚

2008-11-21 08:19

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及其在申请程序上是否应有顺序的问题

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及其在申请程序上是否应有顺序的问题 北安市人民法院王素杰 一、利害关系人的范围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5条规定: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1)配偶;(2

2008-11-21 08:17

宣告死亡中主体的范围界定

《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被宣告死亡人首先应该是下落不明人,即失踪人。从这规定上来看,哪些人可以由其利害关

2008-11-21 07:56

我国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构想

自十六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得到发展。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一些思想家大力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出民主、自由、平等的口号,宣传从人 性论出发,使法律脱离神权与宗教,直至今日,人权观念日益发展。刑事诉讼民主化、科学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如刑事

2008-06-09 16:52

浅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大学

2008-06-09 16:4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