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股融资的时效假设:不管公司出于何种目的进行配股筹资,管理层应选择最佳时刻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即配股融资比率与股价有关,股价越高,配股融资比率将越高。时效假设可验证上市公司管理层是否倾向在高股价时期进行配股融资。
配股融资的用途假设:从
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公司的资金需求大致可分为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和增加投资这三项。其中,流动资金需求可能发生于流动资金水平降低时,长期性资本支出和偿债需求资金用途则具体表现为
企业总资产增加和长期负债的减少。一般而言,公司对资金需求越高则配股融资比率也越高。用途假设可了解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用途的具体表现,在运营、投资与偿债资金需求中寻找公司的融资动机。
配股融资的信心假设:在现实中,管理层对经营业绩的预期可反映出公司管理层的经营信心,从而
影响到公司的筹资决策和配股融资比率。如果管理层对于
未来的业绩越乐观,则其配股融资比率应越高。信心假设可
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进行配股融资时是否对
未来经营业绩具有信心。
基于上述三项实证假设,本文以配股融资比率为因变量,并以代表各管理动机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横截面回归
分析。
S=α0+α1P +α2 CF+α3 IF +α4SF+α5EP+μ
其中αi为回归系数,i=0,…,5
μ为残差项
上式中各变量的定义、预期符号和实证结果见表6。
表6:配股筹资的管理动机与预期符号
分析
变量 定义 预期
符号 实证
结果
自变量
1.股价(P) 配股实施前一个月的日平均价 + 0.007(1.347)
2.资金需求
流动资金需求(CF) 1999年初现金/1999年初流动负债 - -0.031(2.368*)
投资资金需求(IF) 1999年度总资产增量/年初现金 + 0.045(2.274*)
偿债资金需求(SF) 1999年度长期负债变化/年初现金 - 0.029(1.142)
3.来业绩的预期(EP) 1999年每股收益增长率 + -0.024(0.785)
因变量:配股融资比率(S) 配股筹资额/长期资金来源总额 R2=0.373
注:第四栏括号内为回归参数的t检验值,*号表示回归参数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根据表6的回归结果,我们可得到如下结论:
1. 上市公司倾向于在股价较高时进行配股,股价高低确实是决定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和现实中诸多公司都以尽可能高的配股价以及尽可能大的比例进行配股筹资是相一致的。
2. 流动资金需求和投资资金需求是促使上市公司进行配股筹资的两大
影响因素。一方面,尽管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但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却不甚理想,1999年其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仅为0.26元,具有内部信息优势的经营者显然更愿意选择股权融资而不是负债融资。另一方面,在
经济高速
发展时期,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强烈的扩张冲动,公司配股所筹资金一般用于扩大现有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项目。
3. 上市公司对未来盈利的预期不能影响公司的融资比率,统计上的效果也不显著。
相关建议
长期以来,单一的融资体制和低效的内源融资能力导致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成为困扰国企改革和
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融资功能的增强,企业注重股票融资有其客观必然性,但过度依赖股票融资也将对公司本身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是配股融资的低成本和软约束严重扭曲了公司的融资行为,导致相当一部分公司的融资行为是由清偿债务或投资需求所驱动的低成本“圈钱”,以股权融资的“软约束”代替银行信贷的“软约束”。长此以往,证券市场只能是数量型扩张满足企业的“资金饥渴症”,其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发挥将受到极大抑制。
其次,以配股为主的单一融资方式导致企业融资结构单一、约束机制不健全和治理功能缺陷,如缺少债权融资的激励机制、信息传递功能和破产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