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更新时间:2006-04-26 00:00:00作者:未知

  如果我们对某些家长说, 您应该把孩子当人看待,肯定会引起家长的反感: 我自己的孩子,疼不够,爱不够,家庭的未来都寄托在他身上,能不把他当人看待?难道我会把他当做小狗、小猫?恕我直言,当某些家长对孩子宠爱得无以复加的时候,孩子往往失去了人的尊严;当孩子不令家长满意,家长恨铁铁不成钢、滥施惩罚的时候,孩子往往也失去了人的尊严……

  题目中大写的“人“是什么意思?是指独立的人格,必有的尊严,必有的权利。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然而,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维护尊严、保证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人”来。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凡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是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在此,我想列出某些家长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几种表现,以期引起家长重视。

  一、居高临下,指挥一切。

  家长高高在上,一副威严的面孔,指挥孩子的一切,你必须好好念书,给我考大学;你必须给我上××班、××班,不爱上也得上,没商量;双休日听我安排,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晚上干什么,不必讨论;让你买什么你就买什么,一点不能自主,否则不给你出钱;你的前途,服从我的设计……这样指挥,已经把孩子当成一架“小机器”。

  二、宠爱笃深,呵护备至。

  爱需要理智,宠爱往往走偏。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特级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要高档,穿要名牌。风不能吹,日不能晒,雨不能淋。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一家大人围着孩子转,要东绝不给西。逢年过节过生日,送钱赠物没节制。只要求念书,什么活也不用干,即使孩子该干、能干的事情,也一律由家长包办代替……在这种状态下,孩子还能学会过正常的人的生活吗?做人的尊严被“瓜分”了。有些家长已经发现,孩子被庞得没有人样了。

  三、 训字当头,不许发言。

  有的家长误把“训”当教育,天天训孩子,有事没事训几句。虽然没有什么新词,训不出名堂,却天天得过“训瘾”。孩子真的出了问题,或者考试成绩不好,或者犯了什么错误,这些家长则滔滔不绝,大训不止,大道理讲了一大堆,要求提了一大串,不管孩子是否听懂,也不管孩子是否能做到。最令人遗憾的是,不允许孩子解释,更不许提出不同意见,不能表态:“懂了”,“是”,“我改”。这种情况下,孩子也没有了尊严,没有了权利。

  四、 讽刺挖苦,精神虐待。

  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脱离实际,非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上小学,对“双百”最满意,98分、99分就得挨批;上中学,要平均90分以上,不到90分的科目,视为学习不好。如果有的孩子成绩处在中间或偏下状态,一些家长的话就很难听了:“你不要强,没出息”,“我看你是榆木脑袋,开不了窍了”,“你太笨了,这点功课都学不好,还指望你干什么”, “老师教你的知识,你全就饭吃了”, “就你这德性,长大等着喝西北风吧”,“钱是白花了,好吃的白给你吃了,废物点心”……这样的讽刺讽刺挖苦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什么?是奋起的勇气,还是难言的疼痛?是增强做人的自信,还是越来越灰溜溜的?恐怕不是前者。

  五、 滥施惩罚,不顾后果。

  有的家长不只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我们调查发现,从城市到农村,有 8%—12%的家长对孩子常常采取打一顿的方法。挨打的孩子,往往开始害怕,过一段时间就被打“皮”了,更难教育。触及皮肉的结果,可能造成灵魂麻木,或者造成怨恨反抗心理,孩子的人格就会扭曲。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一气之下,把孩子打成重伤,甚至命丧黄泉,成终生悔恨。1992年11月13日,武汉市小学生夏辉被父亲捆起来吊在房子横梁上,因呼吸衰竭死亡;贵阳市 7岁小学生谢晔被父亲用火钩烙成重伤,父亲被送上法庭;1987年12月21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年仅 9岁的四年级小学生夏斐因为期末考试两门课成绩低于90分,由于害怕,向家长隐瞒,被亲生母亲毒打 4个小时后死去;1992年11月26 日下午6时,沈阳市辽吉物资经营处经理王甫,因 8岁的儿子王小川不听话,上去踢两脚,扇一个耳光,活活把儿子打死……类似的例子每年都发生若干起,实在令人痛心。

  以上列出的几种现象,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家长们是否察觉到,的确有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有两个基本原因,一个是在部分家长身上残留着封建家长制的余毒,子从父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家长说了算;另一个是情感冲淡理智,要么娇柔宠溺爱无度,要么施教言行无度。这些家长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施教言行,认真想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道理。

  把孩子当“人”,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家长应努力做到:

  一、清除头脑中的封建家长制余毒,改变“我说你听”、“我打你通”那种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错误观念。孩子必须管教,但又必须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个平等成员。家长与孩子, 既有“领导”关系,又有“同志”关系。在施教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年幼无知,认识可能片面,可能错误。家长了解了,才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二、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确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功”的思想。在激烈的升学竞争面前,家长要有多种准备,不能把挤过“独木桥”当成惟一出路。要看到成人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要看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在小学阶段,指导孩子全面打好素质基础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素质基础,有了基本能力,走到哪里都能较快适应,开创一番新天地。

  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家长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但是决不可信马由僵,走向极端。任何事情,物极必反。面对孩子,家长应有一种自控意识,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在孩子令自己特别生气的情况下,也要暗示自己;我如果失控,教育就会失败。

 

本文标签: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