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两岸心理学在地社群的深度对话

更新时间:2006-04-05 00:00:00作者:未知

 

--记台湾辅仁大学与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社群之交流

         2005年9月10日,台湾辅仁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夏林清教授与前系主任丁兴祥及翁开诚三位教授率研究生与本科生30人前来与社会心理学所的师生聚会、交流。
上午,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师生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所师生在逸夫会议中心齐聚一堂,进行座谈,交流各自的学术成果,展望未来两校的合作前景。在座谈会上,来自辅仁大学的李易昆博士和张慈宜博士分别向大家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践专业与在地知识的同步发展》与《生活、实践与研究》,来自人民大学的姜磊博士和廉如鉴博士向大家报告了他们的《以创造力作为大数和小数的中介变项》和《由论语看孔子的政治影响力》。报告结束后,在席的各位老师一一发表了对台湾与大陆社会心理学学术交流和各自成果的感想和看法。
下午,两个学校的师生在校资料楼七层会议室举行自由讨论。喧闹的聚餐结束后,大家一一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大家自由发表自己在学业与学术上的最新看法与疑问,供大家互相交流和探讨,夏林清与沙莲香两位教授倚在墙上,微笑聆听,学生交流遇到精彩处便发表各自的看法,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其中,讨论最精彩的话题是关于社会心理学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辅仁大学张慈宜博士认为,硕士生阶段她太重视理论建构,而忽略了实证这一部分,她希望能在博士阶段弥补这一缺陷。廖菲副教授提出现在人大的硕士生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做定性调查时,学生在寻求理论解释时往往感到十分困难。对此,丁兴祥教授提出了他所认同的研究方法:不要带着既成的理论假设进行调查,因为这会限制调查者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而应该首先不带任何偏见去与被调查者谈话,从没有条条框框的谈话中发现问题,然后回去梳理思路。再进行第二次调查,第三次调查,论文的思路便会慢慢清晰。
下午的自由讨论给辅仁大学与人民大学双方提供了充分的互相了解对方学术动态的机会,对双方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也为两校今后的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基础。会上,夏林清教授提出了每年交流双方学生论文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会议结束后,论文交换事宜即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
三个小时的自由讨论结束后,人民大学的师生还带领辅仁大学的学生们参观了人大校园,大家说说笑笑,无所不谈。到最后不得不离开时,大家都成为了好朋友,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才依依不舍的作别。
辅仁大学与人民大学这次的交流,打开了两校今后深刻对话的大门,也为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点的发展与交流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