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陆战队现有装备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1)
更新时间:2006-01-13 00:00:00作者:未知
号称“军中之军”的海军陆战队,由于其担负任务和作战样式的特殊性,对其装备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从近期军演及平时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在我们装备建设方面还有捉襟见肘之处,甚至直接影响到战法的应用。
1、直升机的问题
我军渡海登陆的目标地点主要是地形复杂,面积大小不等的岛屿和礁盘,固定翼飞机和舰炮的火力对敌工事的摧毁能力有限。前者速度过快,一掠而过,不利于对敌进行持续猛烈的空中打击,后者射程较近,易使已舰处于敌火力报复范围内,而使用舰对面导弹,则非常不经济,且弹药有限。在第一批登陆兵垂直或水平登陆,建立和巩固登陆场,以及向纵深推进的整个过程中,使用多批次,大数量的攻击直升机,可以达成良好的压制效果,减轻地面部队伤亡。另外,部分直升机应以空战为主要任务,作战对象主要是敌方的攻击直升机,夺取“一树之高”的制空权。这样可以沉重打击敌方反坦克直升机和重装甲部队,降低上陆的轻装部队遭到敌重装部队反突击的危险。
在对岛空中打击中,登陆前主要由固定翼飞机、地地战术导弹担负,登陆中及上陆后则由攻击直升机、舰炮制导炮弹和舰对面导弹担负。直升机全程伴随地面部队,舰炮用制导炮弹打掉敌固定或自行的防空火力点,舰对面导弹则重点打击敌永久性高价值固定目标。
反观我们的现状,攻击直升机数量稀少,缺少专门的空战直升机; 缺乏搭载直升机的水上平台;陆战队应大量装备重型攻击直升机、轻型空战直升机、重型运输直升机。
2、直升机的水上平台
可研究将大型船舶改装为直升机起降平台,大型登陆舰上也可搭载直升机。在演习中应重点进行直升机从海上平台起降的训练,包括着舰、起飞、调度、大编队飞行等等。平时注意与大型民船的合练,战时一经动员,大型远洋船队就是直升机群的起降平台。
3、曲射武器
两栖作战背水攻坚,防守一方往往利用山体构筑各种掩体,工事,直射武器有时效果不好,曲射武器,如大口型自行迫击炮,可曲射的榴弹发射器配上符合特殊要求的炮弹,对隐蔽工事和装甲目标的打击效果是否优于直射武器?打击装甲目标,可用配有聚能装药战斗部的弹药攻其最薄弱的顶甲; 对付障碍物后面的工事,可用云爆战斗部杀伤工事内的人员,等等。从单兵用的枪榴弹,到班排使用的榴弹发射器,到炮班的小口径迫击炮,一直到重型自行迫击炮,大量使用曲射武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观陆战队的现有装备,曲射武器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从步兵轻武器一直到主战坦克、两栖战车,直射武器居多。弹药的多样性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应当为陆战队研制特殊的弹药,使现有装备增加更多的功能和用途。
4、上陆装备
陆战队现有的上陆方式主要是登陆舰直开滩头或登陆舰在近岸海区停泊,两栖战车和水陆坦克自行航渡上陆。前一种方式的危险性自不必说,后一种方式虽有一定进步,但舰队仍在敌火力圈内,又加上航渡中的装甲部队速度慢,攻击力几乎为零,极易受敌打击,装甲力量的突击力无法发挥出来。
针对上述弱点,我们应向西方海军学习,大力发展,大量装备地效飞行器和大型气垫登陆艇,高速直冲滩头,在重型直升机垂直登陆的配合下,实现真正的立体登陆。多批次,大数量的运载装甲部队和登陆兵,尽快在登陆地点投放尽可能多的部队,才能站稳脚跟,应对敌方反突击。我们不是全球作战,登陆点都在近海(除南海诸岛外),这是我们装备发展的有利条件。小步快跑,改进和研制相结合,不追求一步到位。
以上是一点不成熟看法,未涉及指挥、控制、通信等信息系统的内容。C4I系统是任何一场现代战争的灵魂,这是不言而喻的。以上各点都是在我军有能力控制或争夺战场制信息权的这个大前提下提出的,失掉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毫无意义。
参考资料:中国海军陆战队简况
一、历史沿革
50年代初期为解决台湾问题,成立了海军步兵,到1952年组建了5个陆战师和2个战车团,朝鲜战争结束后,部分从朝鲜战场回国的部分被编入海军陆战队,兵力一度达到8个师共计11万人。80年代进行国防现代化,开始组建正规化的海军陆战队,原有的8个师或改编为岸防部队、或纳编进集团军、或被裁撤,其余部队被编成分属三个舰队的陆战旅,总兵力约15000人。90年代中期简氏防务周刊曾报道陆战队规模为3个师共45000人(这个数字我印象深刻,当时的舰船知识有报道),主要针对南海地区的防务需要。到了1995和1996年,又有德国媒体报道我陆战队总兵力为38000人。
二、部队编成和训练
旅部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其下辖的营级单位有3个陆战营、1个装甲营、1个炮兵营、1个两栖战车营和1个通信营,各陆战营辖有3个陆战连、1个高射机枪连、1个迫击炮连和两栖队,而旅部还直辖潜水连、防化连、工兵连、汽车连、卫生连、警卫连、反战车连、教导队和直升机分队等连级单位,每个陆战旅拥有5300人以上。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