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藤城卫生院2011年8月份慢病管理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2-11-11 19:04:00作者:未知

第一篇:藤城卫生院2011年8月份慢病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 八月份慢病管理工作总结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通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网络,广泛开展“卫生进社区”活动,积极而努力做好社区内的慢性病患者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下面将我院今年上半年以来的慢病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梧州市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县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辖区内社区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辖区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

(1) 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

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2)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3)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截止2011年8月,我院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者筛查人数为9428人,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1792人。今年上级定的任务为2087人,完成今年规范化建档任务率85.86%,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为25.57%,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有1517份,部份县医院建的还未录入。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1)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及日常诊疗工作等方式发现患者。

(2)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3)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截止2011年8月份,我院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人数为2463人,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388人。今年上级定的任务为612人,完成规范化建档任务率63.39%,糖尿病患者管理率为25.34%,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有337份。部份县医院建档的还没录入。

总之,直至目前,我院通过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了慢性病病人的慢性病复发率和致残程度,提高了慢性病病人的病后生活质量,实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优质、方便、廉价”的服务,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初步认可。

藤城卫生院

2011年8月30日

第二篇:舞阳卫生院20111年慢病工作总结

舞阳卫生院20111年慢病工作总结

转眼间2011年的慢病工作即将结束,在市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院2011年慢病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充分履行慢病预防控制职能,现将2011年慢病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2011年我院慢病工作在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深入社区,大力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病防制工作,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的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慢病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为使2011年慢病工作能高效有序的开展,强化队伍是必然,我院在2011年组织了一系列讲座及培训,提高慢病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树立全新的医院文明专业形象。

三.定期开展自查,及时纠正纰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要求,对各项慢病工作进行日常自查,及时纠正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积极纠正。截至12月份,高血压 1130人,糖尿病213人,重型精神病 29人。针对不同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居民传递了慢性病的防治知识,给任重而道远的慢病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四、求真务实,全面落实慢病预防控制工作

举办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

余次,受益居民千余人次发,发放教育处方

余种,共计

万余份。进一步加强慢病健康教育力度,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6全国疟疾日”、“10.8全国高血压日”、“11.4世界糖尿病日”、“12.1艾滋病日”等宣传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讲座活动,普及防病知识,接收咨询人数

余人,发放宣传资料

余份。

五、工作体会、存在问题、打算

在市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院2011年慢病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从卫生院到社区、村卫生室硬件设施、软件管理都有了整体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管理还有待加强,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2012年的工作中,我们会吸取今年的长处,弥补不足,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舞阳卫生院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第三篇:慢病管理工作总结

2011乌石中心卫生院慢病管理工作总结

在县疾控中心支持下加强慢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辖区居民身体健康,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2011年我院慢病工作在县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各村,大力开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疾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德医风规范”落实到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的医院文明形象。

三慢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宣传员深入社区。积极落实慢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县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截至12月底,我院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病患者×××人,糖尿病患者××人,重型精神疾病××人。

针对不同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居民传递了高血压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带领着居民群众,走出了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真正架起了医患之间、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我镇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四、求真务实,科学防治,全面落实慢病预防控制工作

1、开展主要慢病的健康教育举办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受益居民近千人次。发放教育处方××种,共近××余份。

2、进一步加大慢病健康教育力度。以三病防治知识为重点,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4.26全国疟疾日”、“10.8全国高血压日”、“11.4世界糖尿病日”、“12.1艾滋病日”等宣传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讲座活动,普及防病知识。接受咨询3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份。

五、工作体会、存在问题、打算

2011年本站慢病防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需要每位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协调。更需要村居委会居民共同配合完成。在改善辖区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辖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村医生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高血压俱乐部活动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探索疾控机构科学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卫生院医务人员及村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乌石中心卫生院 2011年12月29日

第四篇:慢病管理

一、 工作目标

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疾病

,完善全科医生契约服务,推进慢性病基层首诊试点工作,逐步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慢性病诊疗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二、 主要措施

健康管理师培训力度,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在职医务人员(护士、中医师、营养师、公卫医师等)中遴选人员,经过健康管理师培训后从事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 完善“糖友网”、“高友网”试点经验

大力推行全科医生基层签约服务

大力推进建立全科医生和居民签约服务关系,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家庭健康教育咨询,提供妇幼健康管理,随访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群体,并承担一级分诊管理等。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责任制,促使全科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互信的签约服务关系。全科医师应给居民提供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程健康管理,指导居民规范合理就医,真正成为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五)拓展服务,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人群,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血压、血糖、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等)检出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履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职能,建立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时了解社区慢性病流行状况和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免费提供常见慢性病健康咨询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展血糖测定,3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展简易肺功能测定,4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服务。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推行健康体检制度,将慢性病核心指标和口腔检查作为必查项目,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加强指导管理。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零售药店在慢性病防控宣传教育中要发挥积极作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医务室对健康体检与筛查中发现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监测与随访,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机构开发并推广高风险人群发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适宜技术,并进行督导和评价。

开发癌症高发地区重点癌症筛查适宜技术,开展早期筛查和治疗,结合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加强对癌症高风险人群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的预防接种。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发现和干预工作。

(三)规范防治,提高慢性病诊治康复的效果。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专病防治机构要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及时对本机构各级专科诊治从业人员进行诊治规范培训,逐步实现慢性病的规范化诊治和康复。各级各类医院要严格遵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指南,完善专科医师的专业化培训制度,注重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在提供规范化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咨询指导和科普宣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和口腔保健服务,对癌症患者开展随访和康复指导等工作,积极推广儿童窝沟封闭等口腔疾病预防适宜技术。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入的增加,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积极推广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患者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积极探索全科医生家庭服务模式。

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特点。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适当增加基本药物目录中慢性病用药品种,建立基本药物短缺监测信息处理协同机制,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储备制度,确保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适宜的治疗药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批慢性病防治药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药品安全。

(四)明确职责,加强慢性病防治有效协同。完善慢性病防控网络,优化工作格局,整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打造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责任共同体,促进慢性病防治结合。卫生行政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省市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公立医院设置专门科室和人员,履行慢性病防治工作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化慢性病防控职能,提高服务能力。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专病防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专病防治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慢性病及相关疾病防控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医院开展慢性病相关信息登记报告,提供慢性病危重急症病人的诊疗、康复服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诊疗、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建立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相关慢性病防控措施的执行与落实。

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研究慢性病健康教育策略方法,传播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并指导其他机构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提供与妇女儿童有关的慢性病预防咨询指导。

(五)抓好示范,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积极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注重开展社区调查诊断,明确本地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应用适宜技术,发展适合当地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各地要定期总结推广示范区建设经验,带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到2015年,全国所有省(区、市)和东部省份50%以上地级市均建有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充分发挥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各地现有的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丰富和深化卫生创建活动的健康内涵。以卫生创建、健康创建为平台,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组织协调,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卫生城镇考核标准和健康城市及区域性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内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地区须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政策引导,改善环境质量,增加绿地面积和健身场所,建设健康环境;促进合理膳食、适量活动、控烟限酒,培育健康人群。

继续推进省级地方政府与卫生部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合作项目,通过省部共建,在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政策研究、宣传教育、干预控制、监测评价、能力建设、科研攻关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提高项目合作省份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

(六)共享资源,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慢性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健全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管理制度。逐步建成慢性病综合监测点,规范人口出生与死亡信息管理,组织开展辖区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发病及死因登记报告。建立慢性病与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居民营养与健康等专项调查。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慢性病信息收集、分析和利用,掌握慢性病流行规律及特点。

(七)加强科研,促进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加强慢性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科技部门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慢性病防治研究的支持,提高慢性病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慢性病防治研究和转化基地建设,重点加强慢性病防治技术与策略、诊疗器械、新型疫苗和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具,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推广慢性病预防、早诊早治早康和规范治疗等适宜技术。

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慢性病防治全球行动,与国际组织、学术研究机构和院校在人员培训、技术合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协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建立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

建立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是记载有关服务对象健康状况的系统资料。主要分为四部分:①个人的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②健康行为与既往史;③家庭生活史和生物学基础资料;④危险因素。在完善健康档案的同时,还应包括服务对象对健康的各种需求、期望以及家庭的一般情况等,做到内容详尽,重点突出。

2.3 进行健康评估和疾病风险评价 根据慢性病患者的综合信息,对患者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对疾病的状态进行评价。

2.4 制定健康干预与促进方案 健康干预与促进是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矫正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与一般健康教育不同的是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改善是个体化的,即根据健康评估中得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医生进行个别指导,并追踪效果,根据健康评价的结果,做出健康计划并对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人给予不同的健康干预措施。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组合,因此个人健康计划应对个体危险因素做出个人健康管理处方,使每个人都能更有效地针对自身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或降少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并改善自身的健康。强调自我管理,实现慢病防控达标 目前我国慢性病管理存在只检查、不干预;重检查、轻干预;或检查与干预脱节的现象[2]。对于慢性病患者,要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进行健康计划。并且教会其自我监测,自我管理。和临床医师通力合作,争取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第五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

花溪区溪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管理工作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溪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发言。

一、溪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基本情况溪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前服务溪北社区服务中心和明珠社区服务中心,辖区人口54000余人,其中包含在校大学生25000余人。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中心今年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模式,组建由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3人责任医生团队,积极开展“卫生进社区”活动,彻底的改变过去以坐堂为主的模式。以团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开展服务主动上门服务和坐堂门诊相结合的模式,定期或不定期派人下到社区和村,主动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巡诊、慢性病随访等服务。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健康知识讲座,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制定慢病干预措施,以团队服务模式开展指导,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同时督促慢病患者进行每年一次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及必要的体格检查。

截止到2012年6月,共建立健康档案30000余份,并进行计算机管理,今年来中心通过开展门诊35岁以上患者

首诊测血压制度(今年1-6月份门诊共测血压700人次)健康体检和上门建立健康档案等方法,共进行慢病登记87人,目前共建立慢病健康档案1600余份,并进行了计算机管理,其中高血压管理1150人,管理率达100%,规范管理人数888人,规范管理率80%,血压控制率54%。糖尿病管理人数450人,管理率达100%,规范管理人数204人,规范管理率91%,血糖控制率60%,同时进行个人慢性病风险、危险因素评估,进行个体化干预,开展生活、心理、用药指导服务,通过门诊随访、电话和上门随访(每年不少于4次)等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了慢性病病人的慢性病复发率和致残程度,提高了慢性病病人的病后生活质量,实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优质、方便、廉价”的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二、主要措施及做法

为了加强对辖区内慢性病的管理,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要求,制定《溪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先是将管理流程量化,把慢病管理的“数量”抓起来,对慢病的发现率、管理率、随访次数等数量指标适度提高考核权重。

1、健全网络

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培训,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支点,组建责任医生团队,团队有一名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公共卫生医生组成,并公示到社区、行政村。

2、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辖区内慢性病人的管理,及时发现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中心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血糖仪、血压计和听诊器,建立门诊测血压制度,对35岁以上初诊病人进行首诊测量血压,筛出慢性病高危人群。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体验逐步形成常规化工作,通过健康档案的建立,慢性病管理病人逐年增加。

3、强化对慢性病管理

由于慢性病人健康档案使用率较高,中心配备一名专职慢性病管理人员,对慢性病人健康档案进行一人一档管理模式,并将慢性病人健康档案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监管。每季度对慢性病管理病人进行一次面对面或电话随访,加强对饮食、运动等行为干预。

4、定期宣传,培训慢病知识

我们通过图片、多媒体、影像等多维方式加强慢性病管理健康宣教,针对不同阶段的居民健康状况,定期组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居民宣传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收集高血压、糖尿病、滥用抗生

素危害等影像专题资料定期播放,一定程度上带领居民对慢性病的管理和认识走出“误区”和“盲区”,给社区的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谢谢大家

二0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溪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