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CPA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考区报名简章
2007-04-18
更新时间:2022-11-11 03:40:04作者:网络
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工作总结
芭茅巷社区居委会隶属于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于2002年由村改为社区,地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桥开发区接壤地带,毗邻光彩大市场,处城郊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段,社区全长1.5公里,规划建设了同庆北苑和同庆南苑两个生活小区,还建住宅楼61栋,居住居民2000户,6000余人,社区总面积18万平方米,辖13个居民组。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共20人,坚持志愿服务立于足社区、面向家庭、服务于广大群众为落脚点,积极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了巾帼志愿者队伍的良好形象。设置帮扶助困小组、文艺表演小组、文明创建小组。对于推动社区城市化转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推波助澜作用。
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热忱奉献、促进和谐”为主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巾帼志愿服务网络
1、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模式。提高基层干部、广大群众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联席会、计生、综治入户走访以及双结双促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和重要意义,鼓励各界妇女和家庭成员加入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妇女儿童、服务家庭、服务社会,不断提高巾帼志愿服务的水平。
2、经常性地开展便民利民的宣传咨询活动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发动热心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和居民捐资助学、救灾济困在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慰问,以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扩大巾帼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通过社区网站的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活动与计生、妇联、综治等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集中服务与日常服务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巾帼志愿服务的的长效化和常态化。
为了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工作队伍,社区专门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共建单位作为主体纳入到成员中,形成了由社
区党总支牵头、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居民群众自愿加入的良好的志愿服务工作氛围。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落实年初制定目标计划、年终开展总结表彰,使志愿服务的活动更有实效。
二、建立完善工作和管理机制,探索巾帼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1、做好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社区规范做好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的工作,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通过统一报名、妇联审查的方式,不断充实、扩大巾帼志愿者队伍。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由2008年的8人增加到20人,巾帼志愿者的平均年龄降低,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2、开展巾帼志愿者服务互评活动。根据区、街和社区的部署和安排,社区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社区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安排和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志愿者参加服务活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巾帼志愿标兵”、“三八”红旗手等互评活动,对经常参加活动的在职妇女干部、企业骨干、文艺骨干积极推荐到街道、区参加评先评优。社区每年召开一次评比会,对开展志愿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3、规范巾帼志愿服务机制,定期帮扶困难家庭出身、单亲家庭、空巢家庭、残疾人家庭,重点关爱贫困单亲母亲、空巢孤寡老人。
2、以“安民”为保障,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为提高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以辖区单位为依托,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与民警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定期、不定期发放治安宣传资料,到居民中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行动,积极配合社区民警巡防工作,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有效维护社区社会稳定。
3、以“助民”为动力,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助学助困活动,并作为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良好风尚的举措来落实。根据毗邻就近原则,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以“一助一”、“多助一”形式,对各分属片区内的特困孤寡老人、病人及残疾人和特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例如,在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之后,社区党委及时了解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情况,组织志愿者定期到老人们家中,嘘寒问暖,解决他们生活实际困难;每逢节假日,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礼品、组织文艺活动,丰富老人们的节日生活,让社区的老人们感受
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以“乐民”为载体,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生活,活跃节日气氛,社区利用节假日或中国传统节日,邀请具有文娱特长的居民群众参加文化娱乐表演等活动,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御邪教的良好氛围,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要紧扣巾帼志愿服务的特色。巾帼志愿服务的特点是“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要坚持以社区为主阵地,以广大妇女和家庭为主体,以“奉献社区、促进和谐”为主题,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巾帼志愿服务要充分体现便民性、便捷性和广泛性,在社区激发广大妇女和家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妇女和家庭之间的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各种类型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落实“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机制,重点开展践行文明礼仪、法律宣传咨询、情感关怀抚慰、家庭关系调适、邻里冲突调解、科学教育子女、社区环境美化、群众文化健身等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活动真正扎根在基层、开展在社区、贴近在群众身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家庭道德建设工作
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婚姻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家庭道德建设的创新发展。要从当前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形势出发,结合当前家庭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
要从妇女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发展妇女喜闻乐见的家庭文化、楼道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展示家庭文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参与率。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传播科学知识和文明理念,营造美满幸福的家庭氛围。
志愿活动的正常开展,无须有可靠而有效载体。围绕“志愿型”、、、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依托巾帼志愿服务、低碳活动、、、为平台,有效的整合各项工作资源,扩大活动的实效
借助现有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建立完善社区家长学校,利用辖区芭茅小学共建资源,社区家长学校每年至少开展2次以上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在巾帼志愿者的引领带动下,社区广大妇女自发成立了“巧媳妇”秧歌队,队伍发展至今已有100余人加入并不断壮大,加强各类妇女文化体育站点和巾帼健身队的建设,引导妇女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妇女文化生活质量。
三、因地制宜,拓展巾帼志愿者服务社区发展的新路径。 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服务于居民就业创业活动,为社区发展大局贡献力量。广泛开展“巾帼示范岗”争创活动,大力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帮助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提供技能培训,培训费用由社区全额报销,对推荐外出务工的给予一次性路费报销。拓宽渠道,介绍4050和年轻女性到神墩购物中心和神墩家居就业达100余人,使她们走上了创业就业之路。社区2010年7月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2008年被评为“巾帼文明社区”和“充分就业社区”。
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服务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树崇尚文明新风。巾帼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和环保宣传。分成多个小组进入辖区各个角落,向广大社区居民发放文明创建宣传资料,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标兵家庭”、“文明楼院”等创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创建和环境保护意识,加深社区居民对环境行为的理解,使社区居民自觉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积极牵头组建了“巧媳妇”秧歌队,曾参加市、区举办的“五一杯”、“天柱山杯”等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获奖。经常组织社区妇女骨干开展“三八”节外出采风观摩,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拓宽了她们的视野。
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服务于爱心援助活动,营造妇女儿童健康发展氛围。积极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经常进行走访帮扶,分别走访慰问了贫困母亲许雪花、陆霞、杨堂芝等人,帮助她们就业及孩子上学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巾帼志愿者活动”的热情和温暖,积极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志愿者队伍还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动员广大群众开展捐资助困和“关爱女童”的爱心活动。汶川和玉树地震期间,
志愿者共筹集善款2万余元,涌现出许多爱心母亲。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妇女维权工作的新要求,巾帼志愿者队伍不断拓展维权工作新领域,开辟维权工作新途径。
宣传他们在社区志愿服务实践中的典型事迹,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五是宣传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在社区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维护社会的稳定,是社区工作的重点,壮大志愿者队伍 ,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完成60周年国庆安保及重大节日的安保任务。
社区志愿者队伍是社区工作的有利助手,是社区群众的知心朋友,是政府群众性工作的基石。加强对社区志愿者的教育和指导仍然是社区工作的重点,更大程度的提高志愿者的热情,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仍然是社区志愿者工作探索的方向。
共青社区徐春玲
一年来,向阳社区女工坚持围绕农场党委和社区党组织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妇女实际,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在组织、引导、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将我社区巾帼志愿者服务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巾帼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情况
充分发挥妇联自身网络健全的优势,加强巾帼志愿者队制度建设,了解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广泛组织发动各界群众积极参加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服务。
二、巾帼志愿者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
1是巾帼志愿者的性别构成由最初较单一的女性向以女性为主,同时吸收热心男性的方向发展。
2是巾帼志愿服务的范围由最初较单一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向根据妇女儿童实际需求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环保绿色、家庭教育、科普宣传、卫生保健、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文化教育、扶贫帮困、便民服务、治安防范等多项服务发展,社区妇女组织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者服务。
三、巾帼志愿者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服务项目
为进一步提高“巾帼文明岗”的社会影响和公信力,
发挥文明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近年来,我们组
织开展“社区姐妹一帮一,携手致富奔小康”活动,动员巾帼示范岗与社区居民结对帮扶,共建和谐家园。通过“送观念、送温暖、送健康、送项目”等形式,帮助社区贫困妇女提高科技素质,实现脱贫增收。
社区志愿者服务项目。开展社区巡逻、家庭纠纷调解、法制宣传、禁毒宣传等活动。
情暖灾区爱心妈妈服务项目。2011年,在社区组织开展“恒爱行动”,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动员社区女工积极充当“爱心妈妈”,为玉树孤残儿童捐钱3000余元。
四、巾帼志愿者参与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
尽管一年来在巾帼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方面做了一些
探索,但同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巾帼志愿者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群众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专业化水平亟待进步提升。二是巾帼志愿者服务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仍很不够,需要对各类活动进行整合,形成有影响力,凝聚力的品牌工作。
常州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借鉴
近年来,我们把社区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开展社区工作的重 要切入点,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际举措,重心前 移,落脚基层,充分发掘蕴藏在广大妇女中的志愿服务潜力, 打造“百姓身边的”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一、举措及成效
1、依托组织网络,初步形成四级管理体系。2005 年市妇 。 联成立巾帼志愿者总队,并以各辖市(区)妇联、各团体会员 为单位成立分队,街道妇联承上启下,社区妇联深入家庭,根 据居民的性别、行业、技能特点分类造册,开展巾帼志愿者社 会化招募、登记工作。目前,我市已有各类社区巾帼志愿者队 伍 1870 支,总人数 5 万余人,占全市社区志愿者的 61.7%。 其中,227 个社区制定巾帼志愿者队伍相关管理办法;1/5 的 社区对巾帼志愿者的基本情况、主要特长、服务时间、服务项 目等登记造册,实行科学管理,初步形成了市、区(辖市)、 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四级网络的志愿者管理体系。
2、紧扣发展大局,重点打造特色服务队伍。把巾帼志愿 服务理念贯穿到创新创业、和谐创建、依法维权等各个方面, 在社区成立了社会治安、文艺宣传、敬老托幼、科技培训、爱 心帮扶等多支队伍,并依托 “妇女·环境·家园”主题活动、 家庭文化健身节、社区邻里节、“十佳母亲”、社区家庭美德 讲堂等活动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各小区不同,因地制宜、突出 所长:如城市老旧小区居民参与意识强烈,发挥女性带头人作 用,扶持建立了凤娟工作站、夏戈工作室等一批高质量的巾帼 志愿服务队;城市新建小区年轻人多、文化素质高,则发挥现
代网络功能,通过 QQ 群、论坛等载体为志愿者交流沟通建立 网上绿色通道。
3、拓宽招募视野,逐步优化队伍结构。在依托社区阵地, 。 动员退休人员、家庭妇女、社区女党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 基础上,主动吸纳各界社会人士,充实骨干成员力量:一是性 别构成由单一女性向女性为主、同时吸收热心男性的方向发 展。二是依托时间银行、道德积分卡等形式,实现社区巾帼志 愿者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接受志愿服务的弱势群众自发加 入志愿者队伍,为其他人提供服务。三是凝聚了一批高素质、 高层次专业志愿者,通过百名女律师牵手基层巾帼维权站,家 教专家结对社区等形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巾帼志愿行动的服务 水平。
4、实践联动理念,积极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一是依托 全覆盖的“妇女儿童之家”,推动志愿者队伍咨询进社区、活 动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如 2010 年,以法官、检察官、律师、 心理咨询师、
婚姻家庭指导师、高校老师为主体力量,组织 12 支各具特色和专业的巾帼品牌志愿服务队高质量服务社区居 民;二是牵线各“巾帼文明岗”、各党政机关妇委会与社区结 对共建,使各条线、各行业的专业服务力量渗透到最基层;三 是主动联系高校社会工作专家,邀请她们加入到调查、研讨队 伍中来,为形成“妇工+社工+巾帼志愿者”优势互补、合作 共进、协同配合、深度互动的工作格局提供理论支撑。 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一支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社区巾帼 志愿者队伍逐步走上规范化、长效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她们 是邻里和睦的“润滑剂”、民主自治的“助推器”、文明创建
的“主力军”;同样也是妇联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及其 创新的成果体现。
二、困难与不足 一是人员结构不平衡。60 岁以上的退休女性占 60%以上, 。 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在职人员占 30%左右,岗下的多,岗上的 少;参加过志愿服务相关培训的占 12%,年龄、知识、技术、 资源等方面有局限。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和拆迁安置社区的巾帼志 。 愿者队伍活动形式单一,巾帼志愿者队伍及志愿者数量偏少。 三是管理体制不完善。从全市来看,尚未形成统一互通、 与时俱进的管理制度,一些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管理仍显松 散。 四是活动经费短缺。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区支持和志愿 。 者自筹,而街道、社区财政支持少,无法满足经费需求,志愿 活动常常捉襟见肘。
三、下一步做法
1、建章立制,规范化管理社区巾帼志愿服务。在制定《常 州市巾帼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社区巾帼志 愿服务行动细则,对社区巾帼志愿者的招募注册、社会定位、 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学习培训、考核激励等作出明确界定, 建立健全活动台帐,并推广全国统一的巾帼志愿服务标识。把 社区巾帼志愿服务和“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 现全市范围内的规范管理,使“妇女儿童之家”成为凝聚社区 巾帼志愿者和服务队、规范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行为的阵地,成 为社区巾帼志愿者学习与培训、分享与互助的家园,使社区巾 帼志愿者成为“家”建设的活跃元素。
2、创新形式,多样化打造巾帼志愿服务品牌。一是根据 “需求+可能”原则,推动各社区创建、完善巾帼科技培训服 务队、 文化宣传队、 空巢老人陪护队等志愿者队伍, 因地制宜, 推行一社区一品牌。二是案例推广。试点建立巾帼服务自助超 市(志愿者“予我所能”、居民“取我所需”)、时间储蓄卡、 互利换工等适应现代居民需求,体现人文关怀的志愿服务模 式,
, 推动巾帼志愿服务的自我运转、 自我管理。 三是主题引领。 根据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及妇联重点工作,开展“单亲母亲一对 一帮扶”、“贫困儿童结对帮扶”、孤老困残人员陪护疏导、 群众文体展演等主题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3、分类培训,立体化培育社区巾帼志愿服务人力。按照 。 “妇工+社工+巾帼志愿者” 格局, 对社区妇联干部, 加大指导、 培训和考核力度,使其具备担当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管 理者和监督者的能力。对社区巾帼志愿者,通过以会代训、骨 干培训、学习分享交流小组及网络、电视、社区橱窗、报刊宣 传等形式普及巾帼志愿服务要求、服务技能、风险及安全等知 识。对社会工作者,借助高等院校的人才资源,成立“女大学 生社区志愿服务合作平台与推广模式”,让社会工作专业的高 校老师和学生参与社区工作实务,传播专业社工知识。对表现 突出的志愿者,每年拨付一定经费,支持她们参加专业社工学 习。
4、宣传引导,社会化营造志愿服务参与氛围。一是舆论 。 引导。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媒体宣传,创作 引导 感人的文艺作品,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广泛普及志愿理念。 二是典型激励。建立优秀巾帼志愿者素材库,评选优秀巾帼志 二是典型激励 愿服务集体和个人, 推动优秀巾帼志愿者走上 “社区道德讲堂”
带动群众。三是活动倡导 三是活动倡导。抓住“三八”妇女节、国际志愿者 三是活动倡导 日、创建文明城市等契机,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 务等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激发广大妇女的参与热情。
5、广聚资源,多元化建立志愿服务社会支持和保障体系。 。 一方面把巾帼志愿服务融入“数字社区”建设,建立以社区公 益实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巾帼志愿者管理系统、巾帼志愿者 指挥协调系统、巾帼志愿者沟通互动平台等为主体的综合信息 支持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赞助、社会募集,努力形成“财 政拨款+基金资助+社会赞助”的可持续保障体系。推动各级政 府将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纳入本级经费预算,联系各种民间组 织、慈善机构和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鼓励各“巾帼文明岗”、 党政机关妇委会等利用行业优势开展活动,形成多渠道、社会 化的筹资机制。 社区巾帼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感只有扎根基 层,紧紧围绕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稳步推进并打造符合时代 发展要求、体现常州本土特色的服务品牌,才能在社区建设中 找到妇联的服务空间,才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学校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小结
我校妇委会在上级妇联的安排下和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本着“立足本岗本职”,“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宗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志愿者们在工作中做到“真真切切用爱奉献,踏踏实实用心服务,让服务成为每个人的习惯,让奉献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让爱心与奉献永存。” 现将巾帼服务活动总结如下
一、创新服务形式,关爱留守儿童
开展“志愿者手拉手助农民工子女”活动。我校今年4月组织近志愿者,开展“与农民工子女爱心结对子”活动,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尽情感受社会温暖和“青年教师”的爱意。7名志愿者,定期到贫困的农民工儿童家家访,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这些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促进她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积极宣传、争做时代先锋
我校巾帼志愿者服务利用主题活动日开展了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优秀作文展、网上签名寄语”、 “学雷锋”、“植树与环境保护”、“感恩母亲”、感谢党的恩情 讴歌辉煌成就”、等活动对全校师生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通过活动增强了服务意识,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三、扶贫济困,帮孤助残
1.情系灾区、扶贫帮困,雪中送炭
我校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在得知四川芦山地区地震受灾后,在全团组织的向“芦山地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中全体教职工49人参与共捐款2630元。5月13日在团党委倡议下又为我团患重病的干部职工捐款共计 元。这些捐款虽不多,不足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但是这样的爱心会使他们感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同时也增强了群众对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信任。
2.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我校共有6个教研组,13个教学班,在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带领下,开展各项志愿活动。现将活动详情及照片附表
学校妇委会
2013年5月15日
戴上统一的徽章,扛起一样的大旗,她们活跃在大街小巷、邻里乡间;是“妈妈”、是“女儿”、是“知心大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她们以各种身份出现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她们有共同有个温暖的名字:巾帼志愿者。无论春夏秋冬,她们都坚守平凡,在默默奉献中绽放风采;在服务社会和稳定、服务妇女和家庭中彰显了妇联组织的作为和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
里窑社区也不例外,活跃着一批巾帼志愿者。就以社区夕阳红食堂的志愿者服务为例,由于里窑社区居民老年人多,占总人口的20%多,这也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巾帼志愿者的服务热情,积极为这些老人们提供些许温暖。
社区夕阳红食堂的巾帼志愿者最小的40岁,最大的68岁;一年多来,不计报酬,放弃个人利益,团结一致,为了减少社区食堂的亏损额,社区志愿者们在组长迎陆玲珠的带领下,一起想办法让食堂的服务新上一个台阶。作为社区的居民,孩子多已经长大,退休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应该多关心社区工作,趁自己身体力行,发挥余热。
社区老年人到食堂来吃饭每天有20人左右。除了到食堂吃的,社区还有独居老人上门服务,每天把饭菜送上门,有位志愿者叫张小莲阿姨,当时社区招志愿者,家里80多岁的老伴挺支持她的,让她放心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食堂帮忙),去年老伴腿摔断,她还是趁家人照顾时来食堂帮忙。
社区每天有社区的志愿者上门服务,为患有老年痴呆的卢月光老人、手脚不便的陈连富老人等8位高龄老人送去饭菜。有一次,志愿者陈国丽为为生病的陈金美老人收拾碗筷时,敲门无人应答,她马上回社区向工作人员作了汇报,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情况,打开门进去看到了老人摔倒在地上,同时和其家人取得联系及时把她送去医院就疹。
另外,在抗洪防汛期间,社区很多居民家里进水,吃饭成了困难,志愿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样放弃休息,为社区的防洪抗汛做好后勤保障。而同时社区的共建单位环境保护所和卫生监督所为居民解决了吃饭问题,两家单位有20多位工作人员,为志愿者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中,各级妇联突出巾帼志愿服务特色、把握巾帼志愿服务特点、拓展巾帼志愿服务载体,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巾帼志愿服务特色活动遍地开花、创新实践百花齐放、周到服务情暖人心的蓬勃发展态势。
“近年来,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城乡广泛开展起来,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央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组副组长崔海教说,这其中,巾帼志愿者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巾帼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意义重大、大有可为。”洪天慧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也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各级妇联组织要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将开展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广大妇女中兴起新一轮巾帼志愿服务的热潮,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彰显妇联组织的积极作为。
涓涓暖流汇和谐。巾帼志愿者在“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战场上,用一个个细微的举动,形成常态化服务,温暖身边的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用她们的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爱心是一泓清泉,能涤荡世间的尘埃。正因为有这样一群巾帼志愿者,里窑社区里处处闪耀着“互助、互爱、互亲、互敬”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