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心理学中,一般把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两类。二者都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自身活动)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心理体验。
所谓需要,对人说来,是为延续和发展种族生命和自由而对必要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
映。在主体身上,需要通常以欲望、动机和意向等形式被人所体验。人类的需要如果按其对象来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精神需要是人对自身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即属于对观念性对象的需求。情感是人类社会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反应,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体验。美感是人类高级社会性情感之一,是人对事物(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的情感体验,是人在感受美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性情感(愉快、满足、赞赏、舒畅等),归根结底,是人类审美需要(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得到不同程度满足时产生的精神性愉快。
审美需要及由于这种需要的满足而萌生的美感,是人类心理结构中一个较高的层次。一
九五四年马思罗( A. H. Maslow )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说,把人类需要排列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七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6)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思罗认为,只有较低级层次的需要得到
满足以后才能形成较高一级的需要。前面六级层次的需要相继达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才能
达到。1美国克雷奇等认为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的中心是,“人的基本动机就是以其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的潜力,即自我实现的需要。”2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所谓“自我实现”,克雷奇等说,是“表示人类把自我中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基本倾向,也就是把个人的潜力作最大的实现,”3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人的实践倾向,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把人的本质力量在外界实现出来的倾向。马克思也曾把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的自由劳动(实践)称为“个人的自我实现”。4马思罗的七个层次的概括实质上只有一个核心,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二层次是人类自我保存与繁衍的生理需要,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前提,第三、四层次是人类自我实现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即表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在社会中的实现,第五、六层次则是人类自我实现需要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体现:认知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对象本质的理性认识,审美则是人对自我实现(实践)产品直观时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七层次“自我实现”需要实质上是前面六个层次的概括和贯穿始终的基本意向。马克思说,人的自我实现,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5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抓住了自我实现需要这个人类的根本特性,这是它的合理之处。
“需要层次”说还包括这样一层意思:在人的心理结构发展过程中,在后一较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比它低级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一个人的生理和安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爱与自尊等需要才能充分发展,前四层次的需要相继达到了,认识与审美的需要才会从潜在转化为现实,最后自我实现的倾向才能达到顶点。当然,不同层次需要相继产生的过程(即人的动机结构的发展过程)“不是象陡立的、间断的阶梯那样的东西,每一低级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其次较高一级的需要才出现。它更多象是波浪式演进的性质,不同需要之中的优势是由一级进到另一级的”6根据这个观点,人的审美需要是人的较高级的需要,是在人的自然、物质需要等较低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需要。这不仅体现在人类整体的心理结构的发展序列上,也体现在每个个体心理结构的发展顺序上。它暗示人们,在七个层次之间,较高一级与其次一级之间存在着承接和扬弃的关系,而且更高一级的承接和扬弃也就更加离开人类的肉体存在,更加离开对象的实用性,更加接近于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完成,即更加能有效而完整地体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显示出人类更高的心理水平,因此,尽管从生理需要到审美的需要都指归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审美的需要却比下面五级需要更少指向对象的物质存在(质料内容)和有用性,更少直接与人类的肉体存在相关,因而更多地指向对象的审美特质(外观形式)和娱乐性,更多地与人类精神世界相关,可以说审美需要扬弃(包括)了前五级需要。现代人类学已证明,这是人类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人类早期对陶器的需要就经历了从实用向审美的发展。我国相当于野蛮时代中期的大仪口文化时期的陶器,也比以前(如仰韶文化)的陶器更加复杂优美,不仅鼎、扁、耸、舰等新型器物出现了,而且纹饰和色彩也日趋丰富多样。不同地域、种族的原始人类的审美需要形成、发展的这种共同性证明了人类从低级的物质需要向高级的审美需要的发展是一种普遍趋势和规律。马思罗认为审美活动应建立在认知活动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就是说,审美是以感性的情感活动的形式包含和积淀着理性的认知因素,审美决不是孤立的形象直观,而需要以一定的认识和文化水平为前提。这无疑是正确的。
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在现代心理学中至今仍有相当影响,虽然它还只以描述性为主,缺乏定量分析,但对以往心理学有关人的动机(需要)的发生只从“缺乏性”(即缺乏产生需要)一点来解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试图在一个简单的结构中,把缺乏性和丰富性动机都联系起来”,而丰富性动机是“以经验享乐、获得满足、理解和发现、寻找新奇、有所成就和创造这些欲望为特征的动机”,即以积极的、创造性的人的自我实现为理论核心的。这种以主体能动性为主导线索创立的学说,对传统心理学以被动的刺激、反应和缺乏性为基础的观点是一次有力的冲击。
马思罗从“需要”角度描述的人的心理结构的七个层次,就其涉及的内容看自然还不够完整和准确,但其基本骨架是被实验证明为正确的。它展示了人类需要的共同性方面,从横的方面看,它反映了人的动机(需要)由低到高的共同的结构层次,从纵的方面看,它揭示了人的动机(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相同的历史发展次序。正如人类学家摩尔根所说的:“人类的经验差不多都是采取类似的路径而进行的;在相同的情况中人类的需要基本上是相同的,所有人类种族的脑髓的机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精神活动原则也是相同的。”7因此,“需要层次”说实际上比较科学地规定了审美需要在人的心理结构中现实的和历史的位置,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审美需要是人类历史生成的共同心理结构中一个必有的、较高的层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是人类的一种较高级的普遍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有审美的需要。即使年龄过小、文化过低、生活过于贫困等原因,在一些人身上审美需要未能得到典型表现,但在他们的心理结构中同样积淀着审美需要的潜能和潜势,一旦其它条件具备,较低级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审美需要仍然会凭借各种方式萌发和表现出来。
既然人的审美需要是人的共同心理结构中较高的一环,那么美感自然也是人类一种普遍
的、共同的情感体验,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也。这就是“共同美感”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
苏联当代杰出的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也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列昂捷夫把“活动”作为他的心理学的中心范畴,把传统的“需要—活动—需要”的心理学图式改为“活动—需要—活动”,就是把人的心理结构、人的需要看成是被实践活动
“生产出来”的。8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他还把人的外部活动(实践活动)看作是决定着内部活动(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并揭示了“外部和内部活动具有同样的共同结构”,即具有“宏观结构上的共同性”9的规律。这一发现是极其重要的。正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一致的,所以人的活动的宏观结构是相同的。由实践活动派生并与之同构的人的心理活动自然也有共同的规律和结构。以此类推,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有共同的规律和结构。所以,人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必然会形成审美需要,而当审美需要与美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时,人又必定会进入审美状态,人的审美活动,也必定遵循共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这也是“共同美感”的重要心理依据。
人类的审美尺度存在.共同性
.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0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所谓“美的规律”实际上包括两个尺度,即客体(物种)的尺度和主体内在的尺度,是这两个尺度的有机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第二,人能按美的规律造型,说明人能在认识、运用美的规律造型的实践中逐步地把客观的美的规律转化(内化)为主体的审美尺度,并自觉地运用这种审美尺度来指导生产活动。就是说,审美尺度在人开始生产前业已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同样,人的审美活动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头脑中空如“白板”、没有任何审美尺度指导的人是不可能进入审美状态的,一定的审美尺度总是以不自觉的方式暗中指导着人们的审美,并在实际上预先规定着人们审美的方向。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认识过程不是客体、主体的单向刺激和反应(反映)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就认为,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主体不断进行心理(认识)建构的过程。他通过多年对儿童心理的分析研究指出,人的认识结构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环节。图式指可变动的动作的结构,婴儿最初的图式是一些遗传的本能动作,以后在接触客体过程中,这种图式日趋复杂化,逐步内化为抽象的逻辑数理结构;同化指主体在活动中逐步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指主体图式不能同化客体而只能顺应客体时引起的图式的质的变化;平衡则是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儿童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力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客体,如获成功,原有图式得到巩固与加强,认识达到平衡,如不成功,主体便作出顺应,调整、改变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去适应客体,直至达到认识的新平衡。认识的这种同化与顺应、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交替便是儿童认识结构的动态的建构过程。1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生认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人的审美活动虽不局限于认识,却是包含着认识活动的情感体验。所以建构主义原理原
则上也适用于审美过程。我们这里可以用“审美尺度”代替图式这个概念.审美尺度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在人的审美活动中面对着各种不同的审美对象,会通过同化与顺应活动不断地重新建构,而获得自我调节与相对平衡。这是审美发生的一般过程。但就个体的具体审美活动而言,一定的审美尺度总是在审美开始前业已存在于人的脑际,成为人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
那么,人的审美尺度有无共同性呢?我们认为是有的。这里,想着重从认知因素方面加以说明。
审美尺度的认知因素在审美过程中主要发挥对情绪和情感因素的控制与调节作用。一九六二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通过实验证明了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是情绪与情感发生过程中三个互相作用的主要因素,创立了“情绪三因素”说。以后有人把这个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它形象地显示出整个情绪现象是由主体内的下列三个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1)对环境情景输入的信息的知觉分析}(2)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近似于皮亚杰的“图式”),这个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期望、需要或意向的整个认知;(3)现实情景和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之间进行比较的系统,可以称为认知比较器,它附带有庞大的神经系统和生化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在这个循环的反馈控制系统中,认知比较器处于中心地位。这说明认知系统对于情绪和情感有直接的调控作用;也说明认知比较器依靠生化状态,从而情绪和情感离不开神经生化系统(生理基础)。这一观点运用于审美,则原有的审美模式(尺度)与外部审美信息的输入是审美情感(状态)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而认知比较器就对二者进行比较,如果二者的一致程度大于不一致程度,就会引发美感体验,反之,就引不起美感。在此之前,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于五十年代已提出情绪的“评估一兴奋”说。她认为,“情绪是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的倾向。这种体验的倾向,伴随着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模式各不相同”。12她把情绪反应的序列归纳为:情境一、评估。情绪。她举了个典型例子,在树林里知觉一头熊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关在笼里的熊就不产生恐惧反而产生愉快,区别就在于对情境的认知与估量。就是说,这种认知与评估是诱发情绪的前提和主导因素。美感的诱发也是这样。
人们对审美对象的大致相同的认知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他们审美尺度的共同点,从而也决定了他们对该对象产生的美感的共同性。
第一,由于遵从人类知觉的共同规律(如空间接近律、相同或相似律、良好图形律等),人们可能形成对对象的相同或相近的认知评价,因而在审美尺度的认知因素方面就达到了相同和相近,这就规定了他们审美尺度的情感因素发生作用的方向基本一致。这样一种相同或相近的审美尺度一旦被对象的某些审美特征激活起来,就预先规定着人们在对对象的情感体验上达到基本相同或相近。
第二,抓住事物特征的人类认知规律也促成共同审美尺度的形成。现代生理心理学证明,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注意中心按事物特征进行转移的过程。例如许多心理学家记录了人进行
视知觉时的眼动轨迹,发现人的视知觉是沿着事物的特征以跳动方式转移视线而形成眼动轨迹的。与此相似,心理学家塞尔弗里奇设计了二企多水平的信息加工的认知模型—“群魔殿”。这个模型系统形象地说明了人类认知的特征分析的规律。群魔殿系统由担负不同工作的四类小鬼组成:即映象小鬼、特征小鬼、认知小鬼和决策小鬼。其中特征小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知、决策小鬼凭着特征小鬼的叫喊作出对输入信息的认知和判断。这种把握事物特征的认知规律,在审美过程中同样有重要意义。任何审美对象要被人所欣赏,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的外观特征。而这种审美特征要在事物众多特征中被人们发现和认知,并逐步内化为审美尺度,自然必须遵循人类共同的把握特征的认知规律。德国古典美学要求审美客体成为“显出特征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典型理论中关于“这一个”的关学思想,罗丹要求美的事物具有“性格”等等,从审美主体的心理规律上看,都是要求遵循把握审美特征的认知规律。这是人们形成共同审美尺度从而形成共同美感的重要心理基础。
第三,对象唤起的审美和认知表象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也促成人们共同的审美尺度。审美尺度形成的来源是审美对象反映在人脑中的表象(对象特征信息向主体传递的形式)。这种表象提供的审美信息积累得多了,就会逐步转化与凝淀为主体的审美尺度。问题是这种审关表象虽然仍然保持着感性具象性,但与现实对象相比已有了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一旦转化为审美尺度后就具有更大程度的概括性与抽象性。这样,人们的审美尺度就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由于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的客观性规定了反映在不同人脑中审美表象的基本一致性,又由于人的感知规律是共同的,因而在反映对象时概括和抽象的方向也大体相同。所以,审美表象在内化为人的审美尺度,并在一定条件下诱发、激活美感时也就有了共同性。当代世界各国人民、各阶层人士在观赏我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古老而雄伟的建筑时,之所以能产生大致相近的共同美感,原因盖出于此。
动力定型—共同美感的生理基制
现代生理心理学关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间题,有多种不同的学说,13我们认为巴甫洛夫关于大脑皮层“动力定型”在情绪产生中起主导作用的观点对于说明特殊的高级情绪—美感及其共同性较为合适。诚如我国心理学家杨清所说:“人的艺术观点和美的观念所以能在失脑中形成和存在的生理机制,乃是某种以第二信号为基础的动力定型。凡是足以维持、加强或进而发展一个人的这种动力定型的事物,就会使他发生不同程度的美感。”14
什么是动力定型呢?巴甫洛夫说:“有无数性质不同、强度各异的刺激,从外在世界和有机体本身的内在环境不断落到大脑半球上面。其中一部分只在探索着方向(即定向反射),而另一部分则发生各种各样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作用。所有这一切反射都是在互相会合着,互相冲突着,互相作用着,并且归根到底一定要系统化起来,平衡起来,可以说是以动型而告终结的。”15这里“动型”即“动力定型”。他以动物为实验,使之由一些不同强度的刺激物形成一系列阳性条件反射,又同样形成一系列抑制性条件反射,而逐日按刺激物之间的相同时距和一定顺序来进行刺激时,就能在动物大脑半球确立这些过程的定型。16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类活动。譬如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长期专业化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职业习惯,以及通常的生活方式,都是以特定的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定向系统化刺激所形成的动力定型为基础的。这种动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是内外刺激的外在定型和固定反复的作用。人的情感发生与变化过程的心理机制主要也是动力定型。巴甫洛夫说:“必须认为,大脑半球在确立和保持动型场合下的神经过程,乃是两种基本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并且强度等级极大的通常叫做感情的东西。确立定型、完成定型、保持定型与破坏定型乃是主观上形形色色的积极的与消极的感情,这种情形常常在动物的运动反应中可以见到。”17人类也不例外,在变更了通常的生活方式,停止了习惯的作业,以及丧失亲人时常发生的苦痛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其生理基础正是因变更或破坏了旧的动型而一时又未能确立新的动型的缘故,至于精神上的恐慌和信仰的毁灭,那就更不消说了。18相反,一个事物或事件如果有利于确立动型、保持动型,就会使人产生偷快、兴奋、狂喜之类情绪和情感体验。
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快感,在生理机制上也以特殊的动型—审美动型为基础。审美尺度之所以能规定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方向,能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指导、激活、选择、协调、平衡等作用,就因为它实质上是人类在反复审美实践基础上、在大脑皮层某些特定部位形成了审美动型。
首先,审美动型是在第二信号系统措导下的两种信号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区别于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根本之点在于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的生成,在于人不仅能对现实事物(第一信号)、而且能对语词(第二信号)产生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指出:“归根到底,人的一切复杂关系都已转变为第二信号系统了”,“人的第二信号系统,按照两条轨道去分别作用着第一信号系统和皮质下部。第“,第二信号系统是以它本身很发展的、而为皮质下部所缺乏的、或者差不多缺乏的抑制去发生作用,第二,第二信号系统是以它的积极活动—诱导规律—发生着作用。既然我们的活动都被集中到词的部分内—第二信号系统内—所以第二信号系统的诱导作用就必定要作用于第一信号系统和皮质下部。”19可见,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是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而其质的规定和基础则是第二信号系统。审关活动也是这样。审美动型是以第二信号为基础的复杂刺激的结果,因为审美过程是由认知(第二信号)参与和指导的,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感性刺激信号(表象)具有分析、选择、概括、加工等作用,并有把第二信号(语词)转化为第一信号(表象)的功能,即能在原有审美动型中唤起有关记忆表象与新的刺激信号作比较,并作出审美判断。这里审美表象具有具象性与概括性两重特点,反映了人类两个信号系统共有的概括功能,因而在相同条件下,有诱发和促成共同美感的潜在可能性。
其次,审美动型在与较低层次的动型的相互竞争中往往占有优势,由于优势中心的大致相同,就会激发大致相同的美感体验。巴甫洛夫说:“各种动型是有着某些层次的,而且它们彼此之祠是有竟争的。”20我们认为,可以把动型与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结合起来,对动型分出生理的、安全的、相属关系的、自尊的、认知的、审美的等等相应的类型,即与各种水平的需要相关的动型。许多客观事物是多层次、多属性的复杂结构,当它们出现在人们面前时,能够同时唤起多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动型。如一棵古松树就可能唤起人们实用的、认知的、道德的、审美的各种动型,从而在人的生理心理活动中激起相互竞争。因为动型就其作为神经过程而言,实质上是大脑皮层中对一定刺激物系统的反应系统。而当不同的动型相互竞争时,神经活动就呈现更为复杂的形态。它们,之间会由于在某些点上的“迭置”而互相增强,但在另一些点上又互相干扰。这就可能引起皮层的新的分析综合。这种新的分析综合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说来,在几个层次的动型发生竞争时,属于较低层次动型的相应需要如已得到一定的满足,那么较高层次的动型在竞争中就占较大的优势。如松树在人并不处于饥、晒等生理需要(吃松籽、避阳光)、实用需要(用松木盖房、做家具)、认知需要(松树的植物学属性)等情况下,人对松树的审美动型对于其他各级较低级动型就占有明显优势,皮层的新的分析综合就有可能朝有利于审美动型加强、发展的方向进行:或者将其他动型的活动引向强化审美动型的神经兴奋中心的通道,或者将不利于强化审美动型的其他动型的活动通道切断或堵塞,以抑制其他兴奋中心的形成。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审美动型优势中心的建立及其自主自动地趋向一定刺激物系统(事物外观的审美特质系统),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化(心理化)的生理功能,是有着共同规律的。这也是形成共同美感的生理机制之一。
再次,由审美动型的维护、加强或发展所激起的情绪一般表现为心境,有时表现为激悄,却绝少表现为应激。这是共同美感生理机制的又一体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在审美的情绪,本人内心所觉得的,和他身体上的反应也许都很轻微。鉴赏家对于美术品底判断,大概都是干燥的、纯乎理智的,没有什么身体上底震荡。从另一方面说,美术品也可以引起强烈的情绪,在这种时候底内心经验,可以完全用我们的情绪来解释。我们主张向内传导的神经流是情绪的基础。可是无论对于美术品(音乐、妆饰等等)底知觉发生不发生次起的内脏反应,这种知觉最初总是向内的神经流底结果。美术品是感觉底对象,它所发生底愉快是‘粗糙的’,活跃的,因为对于感觉对象底知觉是一种粗糙的、活跃的经验。”21詹姆士大致如实地描述了审美情绪状态,但他对之生理机能的说明却是错误的。实际上,审美情绪之所以自觉状况比较轻微,是因为它赖以产生的审美动型这一生理机制是与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相关的,因此,审美情绪的紧张度和激动水平较低而持续时间较长,与那种以紧张度较高的而层次较低的应激情绪判然不同。一旦应激情绪出现,,、审美情绪就会遭到破坏。现代心理学研究已证明这一点,耶尔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就类似地概括了这种现象。这个定律显示,操作困难的代数问题,操作水平的最佳状态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操作初等算术运算,操作水平的最高峰处于中等激动水平;操作简单反应,其高峰时反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22这个定律所显示的虽是情绪与认知水平的关系,但也间接地概括了审美动型与情绪状态的关系。一般说来,越是与低级层次动型相关的情绪,其激动水平越高,其生化变动的指数也越高;反之,象审美这样较高的动型所制约的情绪状态的激动水平就较低,可测定的生化反应指数也较低。所以,巴甫洛夫说,“动型的形成与确立乃是一种紧张性非常不同的神经劳动,当然,一方面要看刺激物系统的复杂程度如何而定,另一方面,要看动物的个性与状悉如何而定”。23在形成和确立较高层次的动型如审美动型时,当然需要花费较大的精神劳动,特别是对某些高雅的艺术作品要形成审美动型尤其如此,但这种动型一经确立,对它的维护、加强和发展所产生的美感情绪状态,一般都不那么紧张,而且能持续较长时间,从而具有弥散性作用。在一定审美动型诱发卞形成的审美心境就是如此。这种心境不但是对审美对象作出的情感反应、体验和判断,而且还会弥散开来反作用于审美对象,使对象染上主体的情绪色彩。审美移情作用的生理机制即出于此。而由于人们在面对审美对象时形成审美动型并诱发审美情绪的生理机制是相同的,人们审美情绪状态(心境、激情等)及其类型(如愉快、兴奋、舒畅、爱、哀、愁等等)和特性(弥散性、紧张度低、持续性长等)都有相当大的一致性,因而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在相似条件下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共同美感。
注:
1、《图解心理学》第281页。
2、3、《心理学纲要,(下)第384,88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113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60页。
6、〈〈心理学纲要〉〉(下)第886页。
7、摩尔根:《古代社会》
8、9、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第142,s7页。
10、马克恩:〈〈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61页。
11、参阅《发生认识论原理》、〈〈儿童心理学〉〉。
12、转引自全国九所综合性大学编《心理学》第451页。
13、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说、阿诺德的‘评估一兴奋”说,坎农的“丘脑”说,欧德和米尔纳的‘下丘脑”说,帕帕兹的“边缘系统”说,林斯里的 “网状激活系统”说等学说都在特定范围内对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作出了有益的研究:巴甫洛夫和阿诺德的学说主要肯定了大脑皮层对整个皮层下中枢的主导和控制作用,坎农的学说发现丘脑作为情绪中枢的作用,欧德和米尔纳则进一步发现了下丘脑中“快乐,和.痛苦”中枢的定位,帕帕兹发现了边缘皮层系统,包括情绪行为与情绪体验的复合神经机构,林斯里基于大量脑电图的研究,阐明了网状结构对唤醒、激活情绪的关键作用。这些学说的分立说明人类情绪与情感活动生理机制的复杂性。
14、〈〈心理学概论》第460页。
15、16、〈〈巴甫洛夫选集〉〉第288,175页。
17、18同上书,第175,258页。
19、同上书,第976-877页。
20、〈〈巴甫洛夫选〉〉第285页。
21、〈〈西方心理学家文选〉〉第172页。
22、见〈〈图解心理学》〉第313页。
23、《巴甫洛夫选集》第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