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新农村建设要保障农民的参与权

更新时间:2006-03-20 00:00:00作者:未知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市长丁大卫指出,新农村应是一个富裕、文明、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缩小城乡差距,首先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要通过“民主管理”等方式,保障他们的政治参与权。
  他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央强调“尊重农民的意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丁大卫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政府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科学地加以引导,不能强迫他们去做形式主义的事情。”

  他认为,只有政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地加深、升华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调动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丁大卫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保证其接受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权益。

  丁大卫认为,应当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来考虑。“不仅要让一个看得见的物质形态的村庄得以改变,要发挥整个农村的生产力作用,使农民迅速富裕起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加强民主管理,让农民在物质、精神、政治上都有收获。”

 

本文标签: 农村  建设  

为您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文化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

2012-01-15 15:46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决定性意义。

2012-01-15 15: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而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本质和重要目标。本文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阐述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构建和

2012-01-15 15:45

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与展望

16 世纪初以来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种种社会主义模式都未能实现。苏联模式是第一个实现了的社会主义模式。实际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低标准、歪标准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既取得很大成就,又有严重弊病,因长期延误改革终遭失败。要吸取

2012-01-15 15:44

浅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道路、制度、步骤、动力以及基本政策、战略举措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一种理论要成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至少要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有贯穿整个理论的主题;三是要有围绕

2012-01-15 15:42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

2012-01-15 15:4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