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

更新时间:2006-03-17 00:00:00作者:未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其中渗透着阅读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策略。

一、建立了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阅读学把“阅读能力结构”视为学术焦点和教学纲要,认为阅读智能是阅读能力的主干结构,阅读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础结构,阅读情志是阅读能力的动力结构。新课标“总目标”的第7项,对阅读教学的表述为5 句话,突出了“自读能力”(特别是“良好语感”)的培养,体现了阅读智能、阅读知识、阅读情志的多元目标,强调了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1 -2 年级)列出10条,第二学段(3 -4 年级)列出10条,第三学段(5 -6 年级)列出11条,第四学段(7 -9 年级)列出15条。这46条对阅读能力做了横向分解和纵向分段,既有层级,又有照应,哲理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它告诉师生: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靠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

二、提高了阅读教学的科技含量

阅读教学本身属于阅读原理、阅读技法在阅读教育中的应用。新课标给师生提供了较为系统的阅读学原理和阅读技法。

1.更新了阅读教学的理念

“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启示我们:阅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在阅读课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那是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正是这种阅读主体和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使语言文化世代传承。

“教学建议”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

2.展示了阅读技法的系统性

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训练重点。新课标在阅读技法系统建构上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总目标”中提出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实施建议”中做了明确的阐释:“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里从阅读声音的明暗、信息摄取的详略、阅读速度的快慢三个维度进行说明,展示了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6种阅读方法,并指明其训练程序和好处。

例如朗读,作为精读方法的常用方式,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手段。它在第一学段第2条、第二学段第1条、第三学段第1条、第四学段第1条,都有反复的表述。为了强化朗读的记忆效能,“附录”特意推荐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又如诵读,新课标要求小学低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觉语言的优美”;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里表明朗读和诵读在感悟文本情意中的重要性和取得这种阅读技能的艰难性,既继承了中华民族“诵读”的优良传统,又落实了叶圣陶倡导的“历练”策略。

3.推出了阅读教学的评价方略

评价就是检验对课程标准的达成度。阅读心得的内潜性和信息储用的长期性使阅读评价比写作评价更加艰难。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评价的6条建议,在攻破阅读测试这个难题上有了新的突破。(1)注重阅读能力的测试。着重抓两方面:一是读者的阅读技法,即学生对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的掌握程度;二是读者对不同文体、语体的读物的适应能力,即学生对文章、文学作品和白话、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强调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习惯以及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3)排除标准化测试的负面影响,降低客观性试题的比重,确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重视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见仁见智。

三、弘扬了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

阅读学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新课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其中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反映在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反映在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就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反映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并“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和习惯”:这里有意将情感、态度置于阅读训练的首位,把喜爱、兴趣等阅读情志的修养当作阅读的入门向导,首先调动阅读主体的积极性,激发阅读的心理动力,这就张扬了阅读教学的人文精神。

总之,从语文独立设科的百年历史来考察,可以说,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目标的46条和阅读教学评价的14条总结了我国阅读教学的经验教训,吸收了国内外特别是20世纪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用阅读科学指导阅读教学”的改革精神。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