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信息源
更新时间:2006-01-16 00:00:00作者:未知
信息化与信息源 众所周知,当今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已呈现数字化与网络化相结合,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相结合的态势。有人说,1998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你上网了吗”?有人说,1999年是“政府上网年”。可以说,“网络”一词已成为信息化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但是,如果我们把网络比做路,那么,路是要跑车的。什么是车呢?就是信息。没有信息或信息混乱甚至难以有效利用,所谓网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正因为如此,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信息源问题。
一方面,“车”与“路”不成比例,许多道路上只跑着少数几辆老式“列车”。信息上网,特别是在因特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许多部门单位的一项重要工程。但一些部门并不掌握丰富的且具有不间断性的信息源,有限的信息一次性上网之后,长期得不到更新,使其可利用程度大打折扣。政府上网是提高政府工作公开性、透明度、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好形式,但一些政府机构的网站实际上只有一个主页和有限的几段职能介绍。公众很难在这些网站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另一方面,“车辆”混行,有限的信息还存在不少交叉重复。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天下文章一大抄,天下的网络信息都可以下载转载,以至同样内容的信息往往你有我有全都有。但有时,由于信息源的渠道不同,对信息标准、口径、范围的了解、理解和把握不同,同样内容的信息在不同的信息网站上却显示不同的结果,使信息的使用者无所适从。
存在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原因,一是在于一些部门没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本部门特点,准备工作与可行性论证不足,一哄而上;二是在于一些部门的机构职能设置存在交叉重复,这种状况在其管理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也势必信息化建设中体现出来。
要使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少走弯路,必须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首先,各地应确立集中的有权威和权力的信息化管理领导部门,把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拟定的统一规划中来,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其次,伴随地方机构改革的进程,明确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和地位,各部门依据职能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既保证信息源的不间断性,又避免因职能交叉带来的信息混乱;第三,建立完善信息分类标准,如内容、属性、密级程度、采集方式等方面的分类标准,使其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又避免失密泄密;此外,还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将信息的发布、使用纳入法制轨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进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