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加入世贸组织给宪法学研究带来的新课题(2)

更新时间:2006-01-07 10:57:50作者:未知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转换体制改革的视角,推进国家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是写入我国宪法序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入世贸组织,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拓宽依法治国的思路,需要体制改革与之同步和配套。
1.国内体制的缺陷和客观经济政策的失误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统计资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二十年前仅20有余(注:江泽民:《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发言》,《光明日报》2000年9月8日,第1版。)。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看到,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之所以未能从全球化中得到相应的好处,与他们国内体制的缺陷和客观政策的失误有极大的关系。由于缺乏成熟的市场体制或政治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受制于国内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从而没有能力从国际市场获利。它们可能由于自身缺乏效率而在国际竞争中失败,或者因历史沿承下来的或在发展初期出现的并延续至今的各种制度问题,使它们的国际竞争力大打折扣。而良好组织、有效运转的多国金融公司却因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政治制度中的弱点和问题而从中得益,甚至恰恰针对这些弱点和问题进行投机,从中聚敛财富(注:樊钢:《全球化中的不平等问题》,《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3-4期。)。“亚洲金融危机”也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最首要的教训,并非要更谨慎地推行市场开放进程,而是加速其国内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看,正是制度方面的缺陷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全球性的市场投机方面表现出脆弱性,从而限制了它们从国际竞争中获取好处的能力(注:樊钢:《全球化中的不平等问题》,《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3-4期。)。
2.体制改革需要在市场、政府和法治三者的良性互动中有序进行。既然制度缺失或体制缺陷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内因,那么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不改革呢?其实,现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知道进行体制改革和经济重组的必要性。但是第一,正如历史上发达国家市场体系的发展一样,体制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稍有不慎,极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无序。第二,体制改革过程需要时间。它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可能持续数十年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体制改革需要付出多种昂贵的交易成本,需要人民付出多方面的重大的代价和牺牲。第四,体制改革需要协调各种社会阶层、社会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矛盾冲突。即使变革的方向和趋势是正确的,我们仍然不能就此忽视变革的过程及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冲突与调整。成功的体制改革,需要在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法治保障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中有序进行。这是因为:
第一,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是有用的,但不是万能的。完全的市场自由难以维持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市场是有缺陷的,应当用政府干预来克服市场缺陷。
第二,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直接干预是一支“看得见的手”,这只“手”也是有用的,但也不是万能的。完全的政府干预不能解决财政赤字与日俱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顽症。因此,政府与市场一样,也是有缺陷的。
第三,既然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在现实经济中都不可缺少,又都有缺陷。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只能是混合经济,它既需要政府对经济的有限干预或宏观调控,又需要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亦即“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必须紧密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而将这两只“手”紧密结合起来的“手段”就是法治。没有良好的经济、政治体制,市场机制无法发挥,法律制度无法健全,政府调控无法规范。反之,市场机制、法律制度和政府调控三方面中,任何一方面处于非良性运作状态,体制改革都将步履维艰以致半途而废。市场、政府和法治三者之间有序的良性互动,才是促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良好环境和巨大动力。
3.转换体制改革的视角,推进国家政治与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快走向创新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加入世贸是大势所趋。但也要看到,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已处于十分关键的时刻:国企改革问题,市场疲软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反腐败问题,机构改革问题等等,中国当前遇到的所有困难全部都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大局,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不进则退。加入WTO,从改革开放的逻辑上讲,可以借助外资和外在的推动力,促进改革进一步发展,突破改革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成功“入世”,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体制的创新和发展不可避免,刻不容缓。就微观经济而言,我们体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一是国有企业与企业家努力经营的动力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二是企业改进技术的动力还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三是企业扩大规模,从而实现规模经济的动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四是企业的危机还没有与企业家的危机密切结合起来。而某些国有企业进行的所谓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还只是形式上的改革,实质上是旧体制的变形或翻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运行机制的问题。就宏观经济而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们要逐步放弃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参与经济运行,代之以利用经济杠杆干预经济。而事实上不少地方政企不分,政府职能未能转变,行政干预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日趋加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成长还面临很多困难。
就政治体制改革而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的立法监督职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法制建设问题,反腐败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机构改革问题,人事制度改革问题等,尽管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在加入世贸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体制改革的思路有待调整,视角有待转换,力度有待增大,步伐有待加快。
第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审视,向世界市场经济的通则去靠拢,用国际竞争的标准去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改革对外经贸体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市场经济有机地衔接起来。
第二,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要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遵循党的十五大文件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有序进行。同时,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议会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的立法监督;借鉴和学习各国反腐败的经验和制度,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借鉴和学习各国的宪政理论和实践,结合自己的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理论,以指导中国的宪法实践,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