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国的变法思想与法治(8)
更新时间:2006-01-20 17:28:57作者:未知
问题在于,中国不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可以因任何的洗礼而归宗。作为一个有数千年光辉灿烂文化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和风俗习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同时,她的人民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民一样,有着同等的勇敢与智慧,有着同等的对作为人类的尊严和自由的要求,也正因此,她的人民不可能忍受丧失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受其他民族的政治奴役,也不可能忍受丧失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而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奴役。在欧洲自由主义启蒙文化席卷世界的时候,尤其是在中国需要借助欧美政教发动变法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觉醒和探索,必定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这个觉醒与探索的过程,直到21世纪初的今天,仍然是晦黯不明、充满矛盾的。
19世纪,在主张变法之初,还没有明显的完全借助西方政教批判和否定传统的倾向。例如,龚自珍也曾提出"更法"的主张,但是,他的变法思想没有西学的内容,更多的是对旧制度的批判,主张中国自己改革。[49] 前文提到的一些在早期主张变法的志士仁人也是把中国固有的儒学正统作为变法的主要资源,他们甚至还认为,西方政教最终也会纳入儒学道统。例如,在王韬看来,"道不外乎人伦","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此谓之大同。"[50]郑观应认为,"西人不知大道,囿于一偏",将来必然"折入于孔孟之正趋"。[51]甚至曾经在日本、美国生活了八年之久的黄遵宪也认为,那里的"君民上下无甚差别",导致"锋镝满天,伏尸遍地","欧罗巴诸国不百年必大乱"。[52]
随着西学的进入,尤其是知识分子对西方政教的赞赏与宣扬,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西方政教批判中国传统,成为鼓动变法改制的一个方便法门。可是,在赞赏和宣扬民主、自由、人权这些新的价值原则的时候,必定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民主、自由、人权之类的概念都带有西方文化的烙印和色彩,实行民主、自由、人权是不是必然要在文化上臣服于西方文化?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要成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文明是不是就要完全地抛弃掉?欧美的政教是不是都好呢?即便都好,是不是适应于中国国情呢?中国的本土资源,例如儒家伦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能否用于实施现代民主和法治呢?
有一批思想者和学者在介绍西学、反省传统的同时,已经开始有了对这些问题的自觉,并对符合中国情况的变法改制的道路和相关的制度模式作过一些探索。目前的教科书和相关的研究,大体上都认为,中日甲午战争前主要有守旧派与改革派之间的争论,中日甲午战争后主要是维新派与革命派之间的争论,此外还有本土派与西化派之间的争论。其实,这些被后来的研究者们贴上明显的"派别"标签的争论各方,在强调要认识中国国情,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求富强之路上是一致的,只是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理解存有差异,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和利益要求各不相同,在政治方略的权衡和选择上也有很大的殊异。除了守旧派阵营曾有个别蒙昧无知的情形外,他们所做的艰难困苦的探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其中最重要的最为宝贵的,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强调中国的国情,也不是关于改良或革命的步骤策略,而是在各种应时的、应变的琐屑论述中所透出的作为本土文化主体的自觉。
1、关于本土文化主体的自觉
我们知道,张之洞有个著名的"中体西用"论。这个理论虽为后人所诟病,但真正理解了这个理论的人却很少。通常,人们认为"中体西用"就是死抱住中国的专制主义伦理纲常不放,只采用西方的技物,不采用西方的政教。其实,张之洞所谓"中体西用"里的"用",并不仅仅指西方的技物,还包括西方的某些政治制度;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体 "不是指必须以中国的哪一种制度纲常为体,而是意指中国人要有主体精神,意指不可变者,其中含有对人类根本之道和中国国情的深刻思考。张之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