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申论考试概述
第一节 申论考试简介
一、申论简介
申论第一次进入公务员考试,是在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当年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部分由《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申论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因此也更为广大考生所关注。此后的2001、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接连两次出现,2002年公务员考试分为A、B两大类,B类不参加申论考试,而大多数考生都需要参加A类申论考试,而且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根据人事部对今后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安排,申论将继续作为今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固定内容。
“申论”一词,取自“申而论之”,是指根据所给材料引申开来,发出议论。申论含有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增加申论部分,是公务员考试所做的一种尝试。这种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阅读能力、文字水平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考察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务人员更需要具备搜集、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常情况下的写作考试基本上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很难真实地体现出考生的实际能力。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有一种八股文考试形式,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称之为“策论”。申论与策论和传统的作文有些类似,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比作文的难度要大一些。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涵盖了作文和策论两种考试的基本方面。
申论的载体是文字,在考生反复阅读试卷上所给出的约1500字的资料和提出的有关问题后,考生应用心分析,然后根据涉及的主线索、主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与传统的作文考试相比,申论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全面、精辟、清晰, 因此也更能让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深入考查考生的反馈情况和考试效果的基础上,申论考试根据党政机关的工作需要, 经过专家学者的详细论证,确定继续试行。申论作为一种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考查,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生好像不必做更多的复习准备,因为只要你“功底”深厚,肚子里有内容,就会在应试中挥洒自如,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正像其他考试一样,事前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准备,对于应考是大有好处的。实践证明,无准备之战负多胜少,凡有备而来远远胜于无备之战。考生在参加考试之前,首先必须仔细研究分析申论考试命题,多看有关辅导资料,将对考试不无禅益。
二、申论考试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一)申论考试的性质
录用人才是一种社会现象,按什么标准进行考核录用,这是至今为止人们尚未解决却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此,作为一种公开的、公正的、客观的人才录用方法——申论考试就产生了,申论考试的内容、考试方法和测评功能都体现了人才考核的基本设计基础和设计思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素质及能力要素。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但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试,无论如何不可能与日常工作等同。在考场上,不可能从召开调查会开始着手调查研究,也不可能把大量原始信息一股脑儿摆在考生面前令其筛选。所以申论考试所面对的背景材料,是经过初步加工的“半成品”,但也仅仅是“半成品”——头绪往往并不很清楚,前后的顺序也未必很有条理,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也并不分明——还有待考生阅读材料时完成进一步的“梳理”。虽然这种材料已不是纯的“毛坯”,但进一步梳理、加工的工作,与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仍然是近似的。
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问题均有所涉及;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也都是现实性问题。因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关心,应当有所认识、有所思考,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也应有所了解,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必须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比如2000年试卷,粗看所给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比如2001年申论试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哪个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二)申论考试的基本特点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和人事部及权威人士对此考试的分析总结,申论考试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考试的国际标准性
选拔公务员的申论考试,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者能力和素质的考察,而且也注重对应试者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察。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内容上体现出中国特色。
西方一些实行公务员制度时间较长的国家进行公务员考试,是分类分等、定时定期进行的,人员的选拔录用与职位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试卷,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需求。我国也将逐步在公共科目试卷中,体现出中央国家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做到分类、分等、定期考试。
2、考试形式具有灵活多样性
相对于传统写作考试,申论考试形式就显得非常灵活。它由概括部分、方案部分、议论部分三部分组成。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既可能属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也可能是公文写作中的应用文写作。方案部分,则纯粹是应用文写作。议论部分就不必说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考试形式非常灵活、方便、实用,这样,就更能考查出考生的实际能力。
3、考试内容的广泛性和非专业性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发展
“申论考试简介概述、特点、内容与结构”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主要途径的录用考试,就更加注重国家公务员的实际能力。
为反映这一现实要求,其考试内容一般都侧重于考查应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出于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要,申论所给定资料的范围极其广泛,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的诸多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生再想象从前那样事先押题,对题目有充分的准备就很难了。因此,事先对考试的具体形式、内容结构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需要说明的是,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一般都应当已经有定论,主要立足于考查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只要分析判断无误,就不会得很低的分数。同样,要想得到很高的分数,难度也不小。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给定的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让考生以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判断和分析并做出结论。这恰恰最能考查出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作为很严格的一种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试题一般不会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试题的表述标准明确,不论涉及哪方面的内容和观点基本上都无争议,让每个应试者均有话可说。因此对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争议激烈的问题,一般不会考,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必要过多涉及。
4、考查目标及考试题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申论考试由于形式的灵活多样和内容的广泛性,从而使之又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但考生大可不必为此发愁。因为申论考查的目标是明确的,针对性很强,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题目中主要是分析、概括两个方面,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述,这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在应考时,考生要仔细阅读材料,理清其间的逻辑关系,对其中的复杂事件,要抓住主要问题;对尚有争议的事件,要分清各方意见。在抓住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考虑给出的条件、环境,结合社会现实,进行综合考虑,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力争做到合情合法,切忌提出一些理想化的、超越现实的东西。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应考申论时考生不要把申论要求的三个部分割裂开来分别作答,而是应当统筹考虑,前后衔接。概括的过程既是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分析判断的过程,提出方案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进行思辨的过程。三部分应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并彼此印证。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在本书中我们提供了2001年考试的一个答卷样本(见本书第67页),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未能统筹考虑三部分的关系,不是站在政府工作人员的立场而是站在PPA生产厂家的立场上,所提出的观点自然就不符合要求。
申论背景资料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重点突出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申论考试命题的一个最大特点。考生务必要拿出足够的时间(一般40分钟左右),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不要匆忙地提笔作答和写作。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就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要抓准主要问题,然后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事件的环境和条件。因为,这种既定的条件是提出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方案就有了针对性。弄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正是申论考试中两个主要的基本要求。
5、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申论考试所给的材料,可能涉及面很广,但试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合理性,也就是说,问题的解决一定是具有可行性的。比如2002年试题的网络建设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来解决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又如2003年试题的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问题,由于各类伤亡事故的频繁发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通过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与相应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相应的应急和责任追究机制,理顺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等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申论考试不会引导考生漫无边际地遐想,不管问题多么复杂,涉及面多广,人们的见解多么莫衷一是,都是可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这样的命题思路,是由公务员考试性质决定的。
6、考试方案的不确定性
申论考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确切、唯一的标准方案。从背景资料来看,都是有关当前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有的已有定论,有的尚未定论,要求考生自己来解决。因此,不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对方案进行论证,都不会有一个固定、确切、唯一的标准方案。
正因为申论考试没有确定的方案,这就给考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自己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
三、申论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试卷结构
(一)申论考试的基本内容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考试大纲》指出:申论考试“主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试卷上给定一篇1500字左右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的基础上,理解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事件(或案例或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本质,然后按要求答题。
(二)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
1、注意事项部分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考试时间总长15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资料部分
给出约1500字的材料,内容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现象的诸多方面。
3、申论要求部分
(1)请用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申论考试简介概述、特点、内容与结构”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