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塑造本土化的现代文明

更新时间:2006-03-21 00:00:00作者:未知

 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其民族的性格,延续的传统可以为快速变化中的人们提供相对稳定的心理环境,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带来的巨大的文化冲击,是民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是滋养民族成长的极其可贵的文化母乳。
------------------------------------
  

  台湾同胞的翻译常兼顾音义,时有令人叫绝的译法,如将现代化(modernization)调侃地翻译为“妈的奶最腥”,很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全球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全球范围内文化多样性迅速丧失的过程,起源于西欧的地方文化成为普适的标准。即使像中国这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虽几经外族入侵而文化传统却绵延不断的国度,也面临威胁。从民国时立法废除中医,到历史学家怀疑夏商朝纯系子虚乌有;从思想界领袖提倡“不读中国书”、“废除汉字”,到曾经的全面破“四旧”;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居然是在现代化的旗帜下进行的。如此,将现代化翻译为“妈的奶最腥”,谁曰不宜?

  当然,这种极端排斥传统文化的做法今天并不流行,更流行的做法就是所谓的“整理?省保?媒裉旄?邮摈值挠镅运稻褪恰坝每蒲У姆椒ㄍ诰虼?澄幕?试础薄2挥盟担?庵痔?瓤雌鹄炊源?澄幕??佑押茫?隙ㄖ泄??澄幕?幸灿谢??某煞郑??乙环治??奶?纫彩潜冉瞎?实摹H欢??侍庠谟谡庵制兰廴匀皇且晕鞣降募壑倒畚?曜迹?局噬先匀徊煌盐鞣街行闹饕宓鸟骄省?br />
  在这种思路中,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作为研究对象的价值,只有作为加工原料的价值,一句话,只有外在的、工具的价值,本身内在的价值完全丧失了。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评判标准被无情地抛弃,传统文化对自身的解释被当做神话,失去了信用。

  在此标准统治之下,要想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只有两种道路。或者扭曲真相,宣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西方近代文化的意义上符合科学。这种叙事策略,无论其在捍卫传统文化价值方面发挥了何等重要的作用,在学理上都有难以克服的困难,难免伪科学之讥。或者拓宽和改变科学的含义,从而可以表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可是这种修辞策略,一方面与习惯用法不合,另一方面批评者仍然可以将西方近代文化意义上的科学、民主等奉为标准,而贬斥所谓东方意义上的科学、民主等,因此传统文化仍然逃不了文化失语的困境。

  正因如此,近代以来许多愤激之士才会如此激烈地反对中国传统;现实的一切不如人意、现代人的无能、懒惰、愚蠢,才都会一股脑都归罪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已经沦为替罪羊。这种局面实在是由于在片面理解的现代性话语霸权之下,“有奶就是娘”,传统文化处于深刻的失语状态所致。而狭隘的唯科学主义正是导致全面排斥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思想根源和表现形式。

  如果深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否定传统价值的思想和实践,其实也是不断遭到批评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历史表明,凡是在现代化和保留传统之间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的国家,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就相对平坦,少走弯路,付出代价也较少,如英国的光荣革命。反之,现代化道路则坎坷崎岖,代价惨重,并有反复,如法国革命等。我国近代以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建设严重不足。相较之下,同属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传统文化的延续都做得比较好,其现代化进程也相应地迅速、平稳。

  当然,各个国家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各自情形不同,所处时空环境不同,历史发展也有许多起重要作用的偶然因素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其民族的性格,延续的传统可以为快速变化中的人们提供相对稳定的心理环境,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带来的巨大的文化冲击,是民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是滋养民族成长的极其可贵的文化母乳。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民众和学界日益体认到传统文化的可贵,采取各种形式来回归传统,接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无论是遍地展开的儿童读经运动,还是发端于北京大学学生的一耽学堂;无论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建立,还是民众对传统节日的热望;无论是传统书院的悄然复兴,还是企业家们对国学的热衷;从中医科学研究院的成立,到历史学走出疑古时代;这一切都透露出在全球现代化浪潮冲击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并行不悖、共生互助的喜人信息。在此形势下,深入体会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一种兼容并包、雍容大度的心态从事文化传承和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当然,在这种向传统文化回归和复兴的种种努力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及时纠正。关键在于,我们既不能把传统当做可以按西方文化传统利用的资源来对待,也不能把传统当做必须僵硬继承的固定模式,而应该把现代化过程和传统都当做不断展开提供新可能性的社会实践。评判标准不是脱离了西方原始语境的舶来文化和观念,而是我们当下活生生的社会实践。这样,以当下的现实生活作为根基,批判而有温情地深入具有历史根源的传统,塑造本土化的现代文明。

本文标签: 文明  

为您推荐

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

网络或互联网是当代科学技术成果,一种发明,来自于想象和需要,像从前人类曾经有过的所有技术一样,人类技术发明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比如人们不满意用脚走路,于是就发明了轮子。但是轮子和脚的模样一点也不相像。同样的道理,无论互联网是否曾经受到蜘蛛网的启

2011-12-02 13:36

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传统时间观的比较研究

何谓时间?时间的所谓本质是什么?何谓时间意识或时间观念?它们的所谓本质又是什么?这篇文稿并无这样的意图,对诸如此类既古老又纯粹的时间哲学问题进行求索和提供答案。? 本文将集中研究以下几组同时间哲学有联系的理论专题。第一组是与人的时间观念相关联的理论专

2011-12-02 13:35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究竟是否需要将事实与价值分开,或有意识地排除价值判断?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简单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们暗含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研究本身。这一问题在东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成其突出。因此。本文先论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若

2011-12-02 13:34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

本文结合分析信息的本质提出了如下的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物质和能量运动的有序形式,以及自组织系统对于这个形式的能动的反映和改组。此外还探讨了信息功能的重心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发展所发生的历史演变:从报道何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到促

2011-12-02 13:33

科学划界——从本质主义到建构论

本质主义的科学划界试图寻找科学独一无二的本质是徒劳无功的,反本质主义消解划界问题的做法也有欠妥当。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科学的边界,我们必须从本质主义走向建构论,把边界当作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种边界是相对的,仅具有暂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它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

2011-12-02 13:32

认知科学的动力学范式

一.第三种竞争范式的提出 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兴起以后,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成为认知科学的两大基本范式,由于两大范式建立在功能主义计算假设和联结主义假设之上,受到一系列质疑。随着最近十年一些有关动力系统理论文献的问世,一种新的关于认知科学的基础理论似乎

2011-12-02 13: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