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CPA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考区报名简章
2007-04-18
更新时间:2006-02-28 00:00:00作者:未知
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摘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目的,以发展求生存,以人才树形象。在教育产业化的时代,
在以人性化教育为本的教育模式中,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级各类高
职学校的首要目标。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文章对现
有学生管理的现状及有效解决途径进行剖析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现状;解决途径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自1998 年以来迅速发展,
至2003 年底,在校生已达到480 万人,占普通高等
教育的一半左右,而且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都有一
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为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高职高专
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
1 当前学生管理中的现状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不仅受到教育工作
者的直接影响,还受到社会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导致学生管理牵制的精力多,难度在增大。根据对
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2004 级1000 名学生问卷调查
结果对其现状分析,高职类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
有5 个方面。
111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差
目前的在校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
母身边长大,家庭长辈们的长期的溺爱,形成饭来张
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使得相当部分学生的依赖
性强,独立自理能力差。根据随机调查测试显示,自
己能独立生活的约占29. 4 % ,而恋家的占80. 1 %。
112 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比较突出
学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迁就
和宠爱,引起了学生心理的个性畸形发展,导致学生
在集体生活中难以融洽相处,妒忌心理较强,经常因
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怨天尤人,容易产生矛盾
纠纷。在问卷调查中,“来到新环境,你的在校生活
是否愉快”,近90 %的学生答案是“否”,10 %以上的
同学答案是“是”,其主要原因是不适应集体生活,与
其他同学难以相处,不能正确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关
心集体活动。
113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学校
的功能之一,但从现状看,有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
明确,有的缺乏动力和学习兴趣。在问卷调查中,
“学习态度如何”,回答“好”的学生仅占到10 % ,“较
好”占到40 %;“较差”占50 %。造成高职学生学习
动力不足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①内因来自高职院校的生源和师资力量。高职院校
的生源质量较差,高职学生主要来源于三校生(职
校、技校、中专) 和高中毕业生。三校生有的连初中
基础学科都不过关。近年来的扩大招生使生源质量
有所下降,高职院校招到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上是在
最后批次录取,近1/ 3 的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不及
格。因此,学生整体基础知识薄弱,这对教与学都
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无疑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②外因来自社会上对高职生存在的一
些偏见,这给高职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
生自卑感,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习低人一等,对自己缺
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学习动力不足。
114 消费观念超前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消费倾向
存在受虚荣心理影响而攀比,脱离家庭实际,走入消
费的误区。根据我院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排除物
价因素,正常生活消费支出为300~350 元,但20 %
的同学超过500 元,30 %的同学消费超出了家庭经
济正常的支出能力。
115 “非正式群体组织”现象严重
在问卷“你是否喜欢所在的班级”中, 50 %的学
生答案“是”,50 %的学生答案“否”。造成班级凝聚
力不强的原因,我认为,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会
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会加深他们之间的
相互了解,从而形成某种共识,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感
情,逐渐地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群体,姑且称
之为“非正式群体组织”。例如班级中班干部成员因
管理班级工作形成的“领导群体”、同寝室因同吃同
住形成的“寝室群体”、因爱好玩游戏而趣味相投的
“游戏群体”等等诸如此类的群体均属于非正式群体
组织。通常情况下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组织一方面会
对班级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促
进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的形成等;另一方面也会对
班集体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当班级非正式组织的目
标与班集体建设目标相冲突时,则会对班集体工作
产生不利影响,如开展运动会、文艺活动等班级活
动,以学习为惟一目标的群体会认为这些活动影响
学习而消极对待;班级中业已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还
会影响班级正式组织的变动,如对班委、团支部中不
得力人员进行改选时,这些组织会产生或明或暗的
影响或阻力。在上述112 、113 、113 状况严重的班
级,一些不积极、不健康的非正式组织会增多且凝聚
力较强,无形中加大了班级建设的难度,更不利于班
集体成员的正常成长。
2 影响学生不良状况的因素分析
在关注学生行为结果的分析中,我们除了从直
接的因素方面分析外,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良好行
为的形成,必须抓住其根源。有些因素具有潜在性、
隐蔽性、驱动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根据近一年的学
生管理经历,我认为影响学生直接行为的表现有三
大因素:
211 环境因素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谁都不能离开家庭,学校
及工作场所等群体环境而孤立地生活,每个人都必
须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成长,尤其对未成年人的成
长影响很大。马克思说:“12 个人在144 小时的总
劳动日中共同劳动,比12 个孤立的劳动者各自做
12 小时,或一个劳动者每日12 小时连续做12 日,
会能供给一个更大得多的总生产物”。因此学生管
理者要重视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重视群体凝聚力
的形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荣
誉,塑造良好个性的发展。这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
间的高职院校教师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且任重道远。
212 个性认知因素
学生的认知和习惯的培养不仅是练习和强化的
结果,更重要的决定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刺
激的情境。心理学家苟勒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
理论的顿悟说给我们的启发是:学生的认知和习惯
的培养是在个性的基础上通过摸素,经历失败的教
训,然后从个性中寻找成功的方法。在一个班级群
体中,学生有不同的认知基础,不同的价值目标,不
同的个性特点,在班级内部管理中有的班主任的管
理思维主要是针对学校的行为规范,围绕中等学生
的标准实施引导,管理重点是差生的教育,打出全班
统一的目标,忽略了一般同学差异的个性行为,因
此,常引起因学生的个性长期得不到个别引导而受
到抑制,影响教育效果。
213 年龄差异因素
在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逐增,其思维方式是一
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成熟的过程。目前在校学生
的年龄一般为16~22 岁,其成年期的前后年龄差异
会带来其言谈举止等行为的差异,一般会经历探索、
波动、稳定阶段。根据调查,处于成年期前即16~
18 岁的学生情绪容易波动,易受环境的影响,处于
似懂非懂的阶段,这是正确引导的重点阶段。
3 提高管理效率途径的探讨
为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施展,进一步提高管
理效率,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
人才,实现各级各类高职学校的首要目标,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4 个方面入手。
311 以理想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
一是校内校外相结合开展国情教育,增强学生
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学校根据学生的思想
实际,在校内经常开展有关国情的系列讲座,并增加
国情教育内容在“两课”中的比重,让学生对我国国
情有一个比较系统而清晰地了解;与此同时,根据授
课内容,利用寒暑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美国教育
学家博耶曾认为社会实践是对正规教育的一种弥
补,使每个学生经历中极其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可能成为年轻人生活中真
正最具有意义的一种经历。使高职学生接触社会,
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从
中汲取思想营养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发生深刻的变
化。更重要的是这种思想感情的变化不是外界强加
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观察、
了解、思考后得到的。这种从社会实践中得到的或
者产生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心中是难以磨灭的,它将
促使学生客观地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正确地估价自
己,主动调整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增强自己的历史使
命感和责任感,以增强意志力和自律意识。
312 培养集体意识行为和良好个性行为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引导他们参与集体活动,使
学生从中得到乐趣,从而弱化“非正式集体组织”的
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使班集体的关系融洽,
同学间和睦相处,以带动学生个体积极进取的意志,
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良好氛围,带动后进生
素质的提高。
313 以艰苦奋斗教育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
的消费观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大学生一般属于纯消费者,
许多家庭要供养一名大学生相当不容易, 特别是在
落后的农村问题尤为突出。学生超出自身实力的盲
目消费,容易造成行为失范和心灵扭曲。学校可以
从广泛开展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入手,积极引导学
生“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 ,比工作学习,比勤俭
节约,反对不合实际的铺张浪费。特别是在社交方
面,学校应积极组织和开展让学生参加的社交活动,
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广交朋友,接受锻炼,提高交际
能力,同时减少学生不必要的社交费用。
314 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坚持以“教育人
性化”为中心
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师德观教育,培养健康的执教心理,是培养和达标的
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是育人的工程师,不是
生产规格产品的流水线。学生不仅仅是教育对象,
更是合作者和教育促进者。如果班主任教育思想和
管理模式先进,学生就可以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参
与者。这样,学生就可以由被管理者变成管理参与
者,这样,学生的潜力能被充分激发了,班级事务和
琐事就不用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
好。学生的平行教育能力、学习规划能力、人生规划
能力得到充分挖掘,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也会经常充
满生机和活力。作为班主任应对学生赋予爱心,从
关心他们的生活入手,教会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
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对后进生的管理,应根据
其自身特点做到: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
除戒备心理,尊重个性,唤起自尊心;增强分辨是非
能力,持之以恒,反复教育;锻炼意志,巩固良好行为
习惯。
[参考文献]
[1 ] 周绍森. 对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理性思
考. 中国高等教育,2005 (1) .
[2 ] 刘深廷,于宝春. 职业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形成
与教育引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2) .
[3 ] 覃宁.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调查与思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