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CPA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考区报名简章
2007-04-18
更新时间:2006-09-05 14:37:07作者:未知
最初的因特网看上去是不需要专门的编辑的,正如1996年美国因特网任务组聚会时T衫上写着的“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选举,我们信奉运行代码和求大同、存小异”,这一度被认为是因特网精神的写照。[1] 因特网是绝对自由的,不需要国王,不需要总统,当然也不需要对信息进行控制的编辑们(那时人们并没有信息过量的担忧),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发布信息,自由地选择信息,不受任何人的操纵与控制。
由于因特网的超速发展,泛滥的信息开始蔓延到网络的角角落落。互联网网页数量已达8亿个,这意味着“一个人不吃不睡不停,而且以1秒钟看1页的速度,看完这些网页也需要25年零4个月”[2]。对此,即使功能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也无能为力:对于8亿个网页,最佳的搜索引擎仅能覆盖16%。;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专家迈克尔用Alta Vista搜索“棒球”的信息,结果是50万个网站。[3] 面对浩瀚的信息,人们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开始需要有人帮助。
与此同时,美国《电视导报周刊》利润超过所有4家电视网利润总和的事实给人们以启发。尼葛洛庞帝认为刊登“关于信息的信息”正是该刊物成功的秘诀,因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由专人选择、提炼出的信息对受众来讲更为有用。
于是,网络开始渴望专门人才负责挑选、编辑信息。网络编辑成了人们面对信息爆炸赖以依靠的一个好助手。
网络既然需要专门的编辑人才,那么什么样的编辑人才与什么样的编辑方法才是网络需要的呢?
是对网上信息进行简单地“copy and paste”,将未加分析、零散的信息直接推送给受众? 是在信息过剩的情形下,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而拼命地运用煽情手段?是将网络作为技术的实验田,不管新闻的实质与要求,一味地崇尚并摆弄技术技巧?
显然,这些都不是受众需要的网络编辑,受众需要的不仅是众多的信息,而是共同的理解。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必须学会分享信息、精心处理信息,并将之转化为共同的知识。网络编辑应该“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电子档案的照看者,成为具有预测能力的电子图书馆的馆理员,而不单单是简明新闻的播报者”[4]
在这里,有必要重塑信息的价值观,认识到分享和整理已有的信息比搜索纯粹的新信息更重要。新新闻/旧新闻这种范式已经过时,新信息就其本身来说,不再是一个值得最好的编辑、最好的分析家追求的目标。网络新闻编辑必须从一种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信息,把它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来处理,而不仅仅是获取。“放弃单纯求新的新闻,转向共享的、中肯的信息”应该成为网络新闻编辑应有的一种意识。
从上面的论述看到,网络新闻受众需要编辑们“筛选信息”、“评介信息”、“沟通共识”、“创造共同的理解”。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定位:
1)信息的培育者: 面对浩瀚的网上信息,受众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受众需要专业人士替他们进行“信息过滤”,从而将无用的信息拒之门外,将有用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正是基于此,网络新闻编辑不应该仅仅充当信息的收集者的角色,而应当担当起“信息培育者”的重任。“信息的培育者”意味着网络新闻编辑要对信息进行仔细地鉴别、精心地挑选,他不仅仅 “告知公众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教育公众”的责任-----即保证知识的有效性及有用性。
目前网络新闻编辑的视野还常常局限于简明信息的传送上,不去考虑信息面临的窘迫局面:“就算信息报道出去了,可是如果人人都心神涣散,无心理睬,对其视而不见,那么这种报道有什么意义呢?这就等于把一根针抛进大海里”[5]。由信息的收集者转向信息的培育者,由告知受众转向教育受众----伴随着这一角色转换的顺利完成,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也将不断良性运行。
2)历史的记录人:一些时候,受众想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他就希望能够获得详细的关于事件前因后果的资料记录,这些资料可能是几个月、几年的累积(比方说,受众想要分析“中东和平进程”这一事件,他可能渴望知道中东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些资料的保存只有网络媒体能够做得到(这里指的是时间的延展性方面,网络媒体拥有比其他媒体更大的时间包容性),网络强大的数据库使得网络从理论上讲得以实现全历史的记载,身为网络编辑,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历史的记录人,从而满足今人查询与后人研究的需要。这是全历史编辑思想的具体体现,下文将有详细论述。
3)时事的分析师: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受众往往习惯性地求助于媒体的判断。媒体对于时事快速准确的分析,对于解除受众疑惑、引导受众思想有着重要作用。
传统媒体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对时事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受到技术的制约,它的分析不能够如网络媒体那般深入、适时。网络巨大的数据库,为时事分析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网络即时传播的特点,使得时事分析更经常更有时效性。
4)未来的预测者: 受众往往需要媒体对未来进行预测,消除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自己对未来的把握力;同时,受众也需要听到其他人对于未来的观点、看法,并渴望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以求争取共识,获得行动力量。
网络传媒所具有的“交互性”特征,一方面,使得编辑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各方的反馈、接触到多种意见-----意见的多元化与海量性给网络新闻编辑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多样的素材。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编辑基于数量众多、维度多样的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对未来的分析与预测应该更趋合理,更有参考价值,对受众也最为有用;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的“交互”平台,方便了受众之间相互交流,自由传播的愿望,客观上满足了受众渴望沟通、争取共识的期待。
二、 网络新闻编辑功能分析与受众心理的引导
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新闻编辑也主要承担“汇总、把关、发言”等主要功能,但它有自身的特点。
(一)汇总功能与受众多元需求的满足:受众上网阅读的目的是渴望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知道与自己相关的或能指导自己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知晓来消除对周围环境理解上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安全感与行动的正确方向。“信息汇总”是各种媒体的重要职责,网络媒体当然也不例外。
“信息汇总”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广播新闻编辑所提倡的“汇天下精华”,就是指正确汇总各种新闻素材和众多信息,最后加工制成节目。[6] 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它的“汇总”功能有自己的特色:
1)克服信息超载对受众的影响与汇总中“信息过滤”的处理: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上海量信息增加了网络新闻编辑“汇总”的难度,为了解除受众“信息超载”的困扰。网络新闻编辑要更加强调“信息过滤”。
2)防止过量广告干扰受众阅读与汇总中“新闻和广告”的处理: 过量无度的广告不但干扰了受众对信息的阅读,而且容易引发受众的烦躁情绪。网络传媒较之传统媒体来讲,广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与新闻的相互渗透程度更深(如:一些广告甚至深入到具体的新闻页面里),这就要求编辑在汇总过程中需更多地考虑“新闻与广告”的数量比例、介入方式、介入程度等因素,找到一个恰当的投放标准、投放时长,尽量减少广告对受众的阅读干扰。
3)兼顾受众对信息“外在表现”和“内容实质”两方面的需求与汇总中“技术和内容”关系的处理: 受众喜欢网络新闻,一方面因为网络新闻能够做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比方说“动画新闻”、“多媒体新闻”等),而更重要的方面是,受众上网阅读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希望看到更好的新闻内容。 受众这种对于新闻“外在表现多样性”与“内容实质有效性”的同时追逐,要求网络新闻编辑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一个恰当的标准,满足受众这两方面的需求。
网络新闻编辑受技术的影响最深,正是技术带给它多样的表现手段,但如果利用不当,将会影响新闻内容的顺畅表达。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在汇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这一问题。 比如要考虑诸如“多媒体、动画利用的频度、地方”、“怎样做能够使多媒体、动画等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内容的表达”、“超文本的写作在何种新闻表达中是适宜的、在何种新闻中是不当的”、“超链接的建构方式‘度’的把握”等一系列问题。平衡“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是编辑汇总过程一个重要方面。
(二)把关功能与受众心理的引导:正如前文所述,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受众急需专业人才加盟其中,为他们筛选信息、评介信息、解除信息干扰、创造正确理解,一言概之,就是受众需要编辑为他们做好信息把关的工作。
传统新闻编辑“把关”包括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辞章关”。也就是说政治上要有大局意识,要善于鉴别真伪。对于具体新闻稿件,则要反复核对包括“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在内的重要新闻事实与细节。这些把关的要求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依然适用,除此之外,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新闻编辑“把关”过程中尤要重视以下两方面:
1)受众“本我”需求的满足与把关中的“防止新闻煽情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他们喜好“新奇”“娱乐”的传播内容。
网络传媒为了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就必需要注意受众的这一内在需求,通过满足网民的阅读喜好,来获得支持。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这种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往往容易滑向另一个地步-----即传播中“一味地追逐轶闻趣事”。
现时网络传播中,大量的“轶闻趣事”、“娱乐绯闻”成了追逐的焦点;“夸张、矫饰、刺激、虚张声势”的标题、行文方式;“艳俗、跳动、强对比、多动画”的页面设计;过量使用多链接、超文本的建构方式被广泛采用------这一切使得网络新闻看上去眩目、肤浅,它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受众像吞食了过多甜点的人们:这是一条获得短暂“快”乐和短暂满足的捷径,但最终却无法止渴。” [7] 。
目前网络传播中对满足受众需求的处理方面,表现出过分重视对“受众本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受众除了具有较低层次“本我”需求之外,还有较高层次的“自我”、“超我”需求的满足,而现时传播中表现出的“整体媚俗化”客观上是无法满足“受众渴望提高”的这一高层次需求的。
如果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下面的恶性循环:受众由最初本我的满足(传者提供大量轶闻趣事来实现这一目的)-----受众产生“自我”、“超我”的更高需求(传者依然故我,媚俗化表现出整体性全方位特征)-----受众的“自我”、“超我”的更高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受众产生厌烦情绪,从而选择离开-----网络传媒陷入困境。
对于网络编辑来讲,意味着只有平衡好“受众的‘本我’需求的需求”与“防止新闻煽情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将网络传播引向良性发展。
2)克服受众的“非理性”倾向与把关中的“杜绝虚假新闻”: 一项对“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信源正是受到来自职业的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才得以向社会提供精确的、不带有偏见的信息,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则很少受到这些标准和压力的限制。[8] 例如:1998年印尼发生“五月暴乱”后,网上广泛流传着一幅“身着印尼军服的暴徒蹂躏华人妇女”的照片,在世界范围千百万网民中产生了强烈震撼,并引起各国传媒的高度重视,后来有人指出这些照片反映的是印尼军人在东帝汶的暴行,与五月暴乱无关,可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印尼华人妇女遭强暴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照片的张冠李戴并没有使华人的满腔怒火平息。[9]
这个例子不仅反映出网络传媒职业自律的缺乏,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网民对于网络新闻有种与生俱来的宽容度,这种“宽容度”客观上包容并且纵容了网上虚假新闻的大量传播。
相比传统媒体较完善的约束机制而言,网络传媒本身缺乏相关的职业自律;加之,受众对网络新闻普遍采取较为宽泛的标准和尺度,表现出比对传统媒体更大的宽容度,这种宽容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众“非理性”的表现,正是受众的这种“非理性”,客观上为虚假新闻提供了容身之所,这两个因素都使得网上新闻更易“虚假”或更易“部分的虚假”。对于传播新闻的媒介来讲,任何的不实与虚假都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树立将“虚假新闻”绝之门外的把关意识就显得意义重大。
(三)发言功能与受众深刻理解新闻的需求: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信息,受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对信息的评价、借助信息来表态就显得格外重要。与传统媒体一样,网络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撰写评论、配置评论来进行“直接发言”;也可以通过节目的编排、每篇稿件的微处理来进行“间接发言”。网络新闻编辑的“发言功能”有如下特点:
1)容量大:网络新闻可以通过大量的链接将其它媒体的评论、评介引为已用;可以通过BBS等网上论坛广泛吸纳网友的言论;它的发言形式可以容纳“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漫画”等多种形式。
2)即时性:网络新闻的发言是即时性的,随着事件的进展即时发言。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它对信息的评介更为及时,帮助受众解惑也更为及时。
3)交互性:它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利用“网友来信、网友建议、网络调查”等手段或者邀请专家进行命题性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发言,间接代表编辑部的观点和意见,从而起到表扬、批评、要求、建议、号召及监督的作用。
三、 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多层次需求的满足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大体上得出一个印象:网络新闻编辑既要高瞻远瞩,又要细致入微。“他要关心受众对空间的感触,也要关心受众对时间的把握;既要关心他们的视觉、听觉,也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变化。大到网络结构,小到标题字词的处理;长到长期报道方向,短到一次节目预告,网络编辑都应力求准确地服务受众,并与受众交互,以形成全面的涵盖时间与空间的整合编辑效果。”[10]
笔者认为:基于“开放性”这一网络新闻编辑基本规律之上的新闻编辑思想应该包含“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四方面的内容。
一、全历史的编辑思想:
“全历史”就是以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新闻、处理新闻稿件。 “全历史”的编辑思想要求我们把任何新闻都看成是由来已久,从此刻向以往作回溯,在漫长的时间段里,有大量新闻事件发生,也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产生,那些与编辑对象类似的、有关联的、或能对其作出阐述的事件与报道都是编辑工作的内容。我们把它们放置成链接,编成专栏、专题报道,或者请专家来加以评述、组织交互式讨论,甚至策划更大规模的新闻战役。[11] “全历史”的编辑思想要求我们对历史负责,在编辑时需时时考虑:我们编发的稿件是后人还原历史面目的重要材料之一。“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编辑的历史意识表现在:新闻是“现实”的记录,而过去的“现实”记录正是我们的历史;新闻具有“预示”作用,每一重大事件发生,必有其事先的迹象,这些迹象最初只是单项出现、规模较小的,往往难以为人察觉。而事件一旦发生,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事件发生的必然了,这些蛛丝马迹正是新闻应该关注的;有些信息在当时的可能并不明显,但后却影响深远;编辑应能准确、迅速判别一些信息的传播价值。[12]
网络新闻编辑应具有清醒的历史意识,正如传统媒体《纽约时报》的编辑方针所标榜的那样:“本报的基本任务,不在供火车乘客消遣浏览,而在对五十年后的学者负责”。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将不仅仅是五十年后的学者,而是更长时间长河里的受众。
二、全社会的编辑思想:
“全社会”是指编辑工作要胸怀整个社会,关注并及时反映社会变动。 “全社会”的编辑思想意味着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对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负责。与商业行为做斗争,强调把关意识,防止过分商业化、媚俗化。
有人预言,“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大多数道路都避开了新闻工作者”。削弱新闻工作的权力,对民主社会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对于那此想要兜售商品的人来讲,绕开新闻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他们可以因此而躲避公众的猜疑、智力上的好奇及理性的分析,从而可能毫无争议地采取精心设计的推销手段。“让广告和真正的内容之间界限模糊,网络站点在这方面有出色表现”。[13] 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着想,新闻业必须与商业行为做斗争,对于网络业而言,斗争将更为复杂,将更多地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和自始至终的警惕”。
“全社会”的编辑思想还意味着新闻工作者要帮助人们解释生活的意义和社会存在的价值。“给医疗诈骗和不负责任的医生曝光;检查广告设计的倾向、可信度;监督飞机、火车和汽车的安全性;对社会的邪恶、丑陋行为的曝光”。这些都应该是一个网络新闻编辑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在编辑工作中应该时时记得并且处处体现的部分。
三、全受众的编辑思想:
“全受众”指的是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要始终将受众的需求放在重要地位加以考虑。 网络时空开放的特点使得它拥有数量最为众多、层次最为多样、成分最为复杂的受众群体,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要时刻胸怀“全受众”的编辑思想。具体来讲,“全受众”的编辑思想体现在如下方面:
1)了解受众的基本情况: 应该了解受众的教育水平(学识基础);了解受众的一般储备以及对稿件题材的知识储备;了解受众的期望、爱好、情绪的大致范围;了解受众对稿件内容发生兴趣的程度。[14]
2)了解受众的心理特点: 了解受众的知觉与知觉偏见;了解受众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了解受众的态度与行为;了解受众的兴趣、从众和时尚心理;了解受众的逆反心理。[15]
3)了解受众对编辑工作的反馈: 在编辑过程中,要将受众的反馈放在心上。诸如受众“对内容逻辑的组织结构/版式的满意程度?”、“找到所需信息/内容的方便程度”、“站点内网页间移动的速度及方便程度”、“受众对网站内的导航系统是否感到迷茫”、“受众浏览网页时是觉得有趣还是厌倦?是否有挫折感?”、“网站与网页与访问者的期望是否相符”“网站内容、图片选择上是否具有独特性?网页设计是否具有视觉吸引力?”等等,这些反馈内容是改善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最佳依据。
4)“全受众”的编辑思想还体现在最微小的编辑细节上: 如要“……善于用读者的眼光来看自己的作品……”, 使“……信息的饱和度和交际上的可接受性二者之间达到平衡……”。[16]——这里强调编辑工作不仅要善于“展开”,而且还要会运用“压缩”,这一切都需要依据受众的水平、状态而定。
又如“……碰到最简单的报道,解码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做什么特殊努力;复杂报道的解码有时要求做大量的工作,如:对比报道的某些片断,分析它们的逻辑——语法联系以及深入思考报道基本思想”。[17]——这里强调编辑工作要作必要的分析、解释工作,帮助受众顺利实现解码。
四、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全天候”指新闻的传播没有间隔性,处在一天24小时的守候状态。与传统媒体固定的节目时间、固定的发稿时间不同,网络传媒24小时全天候向外传播各类信息。正如《纽约时报》网络版主编伯纳德所说:“这需要企业文化进行一次重大转型,因为日报工作人们早已习惯了一天写一篇稿子,他们通常花一整天时间搜集新闻素材,构思、撰写新闻,然后在截稿时间之前交卷。现在是改变这种习惯的时候了”。[18] 网络新闻编辑正好改变了这一状况,实现了“全天候、接力式”的工作模式。
因为网络受众可能会处在世界的各个时区,并且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习性,他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行为。这就要求编辑工作必需是“全天候”的,不把编辑工作看成是某一天某一时段的任务,而是看成是滚动版连续操作;此外,新闻事件发生的“全天候”特性,使得以“即时性”著称的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必须对它做出及时反应,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全天候”模式。
目前国内新浪网“新闻中心”已经实现了“全天候”编辑,24小时有人值班,实时地对新闻进行更新,并可随时处理突发新闻;人民网也于改版后实现了24小时新闻滚动播出。
上文着重从“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四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的内涵,其实,从更为深刻的层面上,可以将“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理解成:我们不是在编辑新闻,而是在编辑历史;我们不仅仅为某一个某一群受众服务(仅管在表现出来我们是为具体的受众群体服务的),而是在为时间服务;我们并不是对眼前的信息作编辑,而是在为世界的知识仓库提供未来的查询。
[1] 参见:《网络啊,网络!》清华出版社
[2] 参见:《网络啊,网络!》清华出版社
[3] 同上
[4] 参见:戴维.申克著《信息烟尘》第167页,江西教育出版社
[5] 参见:戴维.申克著《信息烟尘》第165页,江西教育出版社
[6] [参见:陆锡初著《广播新闻编辑教程》P32,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7] 参见:戴维著《信息烟尘》第152页,江西教育出版社
[8] 参见: (美)托马斯J。约翰逊芭芭拉K.凯撰写,谭辛鹏编译:《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的比较》---《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9] 参见:陈绚撰《国际网络----第五种权力》----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10] 参见: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第276页]。
[11] 参见: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第277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2]参见:吴飞著《新闻编辑学》第14页---杭州大学出版社
[13] 参见:戴维著《信息烟尘》第161页,江西教育出版社
[14] 参见:(苏)米利钦著《编辑工作原理与方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5] 参见:张才明、杨文华著《现代编辑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16] 同注14
[17] 参见:A.P.卢里亚著《神经语言学的基本问题》第187页
[18] [参见左赛春:“《纽约时报》网络版与《人民日报》网络版编辑特色研究”----中国社科院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