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面向21世纪的基础地理教育改革

更新时间:2006-01-17 00:00:00作者:未知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地理教育难以认为是很成功的。近年来,许多高校地理系纷纷改换名称;基础教育中地理课程始终处在最易遭受冲击的地位;高考科目删除《地理》引起那么大的震动,以致地方师范院校地理系几乎已难以为继等等,都表明地理教育没有能得到全社会的普遍了解和承认。

地理教育的发展与地理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分析过去数十年中屡现危机的原因,一是地理科学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过于复杂的开放巨系统,对它的研究确需有待先进理论、方法的指导和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二是地理学界长期受二元论的影响,致使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处于自然—社会科学桥梁纽带地位的综合性难以发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不够密切。特别是基础地理教育,如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更难于被接受。

当今,全球变化导致对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蓬勃开展;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使人—地关系研究得到共识;高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为地理学及地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基础教育要求改变“应试教育”的偏向,强调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更是为基础地理教育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前景。把握时机、时不待我,如何迎接挑战,亟待明确。此文拟就基础地理教育改革陈述一些意见。

一、基础地理教育的目标何在?

1988年澳大利亚悉尼地理国际大会后,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酝酿起草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以下简称《宪章》),1992年提交华盛顿会议,发表至今,已经6年。但《宪章》的基本精神和论点并未过时,甚至还需要再加强调和贯彻。《宪章》序言中说:“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不仅“为今日”,而且为“未来世界”,地理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这与邓小平所说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精神是相符合的。

地理教育是为了使培养对象能在未来世界上成为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也就是说,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素质。

在讨论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数量庞大固然是一个大问题,但其实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素质。素质太低,难以希望他活跃起来的人太多;素质太低,不明白自己对社会应承担的义务、不负责任的人太多,这是社会改革、进步中的最大障碍。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为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教育是不是属于“所必需”。《宪章》中另有一段话:“要解决我们世界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需要全人类世世代代的全身心投入。下列问题都有很强的地理成分:人口动态、食物和饥荒、城市化、社会经济差异、文盲、贫困、失业、难民和无国籍者、违反人权、疾病、罪恶、性别歧视、人口迁移、动植物的灭绝、伐林、土壤侵蚀、荒漠化、自然灾害、有毒废料和核废料、气候变化、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资源限制、增长限制、土地利用、种族冲突、战争、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地球太空船’全球化。上述困难和问题所造成的冲突,向有志于给人类以希望、信心和能力,以建设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挑战。”(《宪章》挑战与反应)。对这段话,我曾提出过应作三层思考:

第一,当今这个世界上问题和困难真是够多的。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都接受过与这些问题有关的基本教育,认识清楚一些,负起一定的责任来,世界上的矛盾、困难就会缓和一些。如果都盲目行动,特别是如果负主要责任的领导者们对这些问题一窍不通,瞎指挥,就该使人担心会不会出现地方的、国家的、甚至世界的紊乱以致最终的崩溃。中国在环境、资源、人口等许多方面已产生的而且恐怕还是难以挽回的后果,可引以为这段话的注解。

第二,在基础教育有限的课程中,有关上述“有很强的地理成分”的重大问题的教育任务,应该由谁来承担?有许多问题是需要多方面的学科来共同负担解决的。但总体来说,在基础教育中实际上承担了全部地学教育任务的地理教育,应负有首位的、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工作提到“给人类以希望、信心和能力,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高度上来认识和评价。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香港发表的讲话中说:“发展经济和开发人民的潜在能力,是一个国家变得强大的最佳途径。……多数国家都不再认为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大小,而是由国内生产总值和具有世界观念的公民所占比重来决定的。”地理教育应该能够在“开发人民潜能”、培养“具有世界观念的公民”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基础地理教育怎样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一问,为什么老是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从教学上来说,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改革:

一是课程体系和结构的改革。

基础地理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公民素质,不是培养地理工作者,但一向却都以培养地理工作者的高等地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为自己的蓝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总论、分论、区域论,等等。可是,并不是每个中小学生都想成为地理工作者的,难怪他们对这一套八股文章的格局、体系会感到厌烦。

地理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出符合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来,放弃以培养地理工作者为目标的学科体系。这项工作需要有设计、有较长时间的实验。

二是课程内容的改革。

主要是要跳出以单纯知识充填为内容的框架,着重于能力培养。不妨先与基础教育中的其它课程作一个比较。

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是始终处于首位、立于不败之地的。什么原因?原因就在于它们不仅是给了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终身有效、终身必备的工具和技能,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教育应能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到与之相当、甚至是更高层次的地位。

识字、写文章、计量都只是技能,“文以载道”,有了“道”,这个“文”才有真正的意义。人—地关系就是一种高级的、重要的“道”。《宪章》说:“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是一种高级能力,是一种终身需要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对人—地系统综合认识、分析的能力,这需要长期培育且经过实际锻炼才能具有,学校的地理教育应在这方面起到启蒙的作用。

在地理教育课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安全等广泛的项目上”(《宪章》)能具有独立判断、作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做到了这一点,地理教育就为“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国家的发展、世界的进步尽到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应尽的责任,同时也才能使自己在基础教育中确立应有的地位。

强调跳出单纯的知识充填,并不是说地理素材、区域知识是不重要的。相反,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对具体的区域特征的了解,区域知识非常重要。把区域描述长期被看成是地理教育不成功的原因是不公平的。一切正确的结论都来自于对大量资料的占有和归纳,在这方面,地理和历史课程有相似之处,只是地理资料更多地来自空间,历史资料来自于时间,两者都只有在取得大量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归纳、综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人—地关系观,这才符合地理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应该明白的是,地理知识几乎可以认为是无限的。若是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来追逐这个无限的知识,尽管不断在教科书中更新资料,仍是没有不失败的。应将地理知识的获取看成是一个终身的、而且是各个不同行业各取所需的过程。基础地理教育在这方面承担的任务绝不是代替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塞给他许多知识,而只应该启发、培养学生利用多种传媒、手段,根据各自的需要,自我获取多方面、大量的、同时又是必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地理教育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又一项任务。

三是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达到、完成上述地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现行的课程模式难以适应。

可以借鉴的是现在国际上很热门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强调ofenvironment,throughenvironment以及forenvironment。把of-看成是对环境知识的传授,for-就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地理教育也要从知识传授开始,不仅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素质,而且是为了能有一个“美好的世界”,与环境教育的目标完全相同。环境教育的through-指的是要在环境中去完成环境教育,地理教育就是应该像环境教育一样,在不可能增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外,更多地着重课堂以外的教育,强调参与、强调实践。

地理课在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中处在一个极其特殊、极其有利的地位——地理与每一门课程都可以取得联系。历史事件都在地理舞台上演出,一切生物过程都有它的地理背景,所以历史和生物这两门课程与地理的密切关系自不待言。对于语文、数学甚至外语课程,地理课也都可以对它们的教学起到某些前提或背景的作用。应该努力开发这样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过程也就是提高学生地理分析能力、培养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过程。

在师资水平整体不够高的情况下,强调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约束力可以起到最低质量保证的作用。在师资水平有所提高后,像地理这种“学习范围广阔、研究方法多样化”(《宪章》)的课程,应该更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教师视时间、空间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把教师紧紧地约束在教科书的条框内,则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课程模式改革应予考虑的内容。

台湾大学地理系郑胜华教授在她的一篇文章中谈到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时,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改革:

一宜转移讲授式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自动自发解决问题;

二宜转移以教科书为主的教授方式,采用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材教法;

三宜打破划分学科界限的观念为注重跨学科之完整经验的学习;

四宜打破偏重知识教育的观念,注重德智体群美的均衡发展;

五宜打破视全班为同一教法与评量标准的单一教法为多元化教法;

六宜尝试不同教学法经验及过程,必备能因材施教以及因教学设备改变而调整教学法之弹性。

这些意见其实不仅适用于地理学科的教学,对积弊深重的地理课来说,尤其值得认真研究,付之实践,并在实践中探索、发展。

地理教育的改革,需要创意、需要推动,但改革的最终是否能见成效,最根本的保证条件就在于要有一支高水平、具有主动性的教师队伍,这就牵涉到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相应地作出彻底的教学改革。加强地理学基础理论、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当然是重要的,但在教学计划中如何体现加强对将要承担21世纪地理教育重任的新一代地理教师,在对自然—人文的综合,对人—地关系、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等诸多方面关系的理解,以及获得多学科培训的机会等,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本文标签: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