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CPA全国统一考试上海考区报名简章
2007-04-18
更新时间:2021-12-17 18:00:30作者:佚名
青春是美好的,我们可以无顾虑的去做我们想、我们喜欢的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xx年湖南青马实践报告范文!
湖南青马实践报告
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发动对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进攻,为保存实力,党中央决定开始新一轮的战略转移,即转战陕北。在撤离延安及整个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毛泽东利用陕北有利的地势地形,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如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并在战斗中灵活运用“蘑菇”战术,促进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榆林学院201x年“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青年一代见证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的艰苦与胜利,从而领悟转战陕北精神的真谛,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的先进军事思想为我军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句格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表现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关键的一点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本文试图结合陕北地形分析与探讨在转战陕北这段历史中的重大战役,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转战陕北期间的丰富与发展。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1]本次转战陕北历程自延安出发,经清涧、绥德到佳县,瞻仰了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在各个县的伟大事迹,“蘑菇”战术以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全国最大的战役”等等,彰显了毛主席伟大的军事思想及指战能力,也促进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此期间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发展与完善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920xx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毛泽东军事思想伴随“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以及“十六字诀”的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原则应运而生;从遵义会议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党的艰苦岁月促进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以来的和平建设都促使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与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18日,迫于国民党的威胁,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转战陕北的伟大历程。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一方面有效地指导了转战陕北期间的重大战役,另一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二、“撤离延安,以退为进”的转战背景 1947年春,蒋介石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 “重点进攻”,当时国共兵力差距悬殊,毛泽东审时度势,做出了战略决策:暂时放弃延安,运用“蘑菇”战术,把敌军拖在陕北,消灭在陕北,以支援全国其他战场作战,由此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在指挥作战期间,又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在实践过程中,毛泽东不主张生杀硬拼,而倡导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也体现毛泽东以退为进的战略指导方针。在转战陕北前夕,毛泽东分析敌我实际情况,综合双方在兵力、兵源和装备三方面的差距,提出对策:借力打力,巧用敌军力量来消灭敌军,通过争取国民党中一切可争取的力量来拓展兵源,装备落后不可怕,“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即取之于前方,用之于前方,并采取缓兵之计,即转移主力军,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拿一个延安换一个全中国”的预言,暗示国民党占领延安才是其失败的真正开始,站在历史的巅峰,史实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言。 战略转移,却始终不离陕北,其主要原因就是利用陕北险要的地形、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在战争中回旋地区大等有利条件,保障队伍的安全。撤离延安,以退为进的转战背景,是历史的无奈之举,也是危机中的灵活之变。 三、三战三捷,“蘑菇”战术的运用 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我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兵力差距悬殊,以两万多人消灭二十多万敌人,硬碰硬,就相当于拿鸡蛋碰石头,怎么碰怎么烂!这就离不开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从实际出发,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因此我军采取的办法就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分散孤立的敌人,后打集中强大的敌人。采用灵活的“蘑菇”战术,以我军为磨心,牵敌人,磨敌人,让敌人围着团团转,等他疲劳了,饿饭了,再寻找机会歼灭它。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都是“蘑菇”战术在转战陕北期间的典型运用。
(一)青化砭巧布“口袋阵” “我们把拳头收回,等敌人把拳头打过来,把手指伸开来,我们再把拳头打过去才有力量”毛泽东用形象的拳头比喻来阐释战略战术,并主张避敌锋芒,诱敌深入,运用“蘑菇”战术,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思想。 在撤离延安时,毛泽东预见国民党军将急于寻找我军主力,便派一小部兵力把敌人的主力牵到延安西北的安塞方向,将我军主力隐蔽集结在延安东北一带,待机歼敌。路过青化砭,对其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并发现,青化砭是一条南北三十里长的大川,咸榆公路沿着一条小河蜿蜒其间,两面都是连绵起伏的高山,像一条张开的口袋,适合打伏击。于是我军小部兵力按主席指示装扮成主力军,顺着延河两岸,向西北方向撤退,董钊得知此消息,就带领五个旅,紧追我“主力”,同时命令三十一旅所率兵马,经拐茆进驻青化砭,以保障其主力侧翼的安全。敌人的主力被我军派出的小支队牵到安塞城下,我军主力也在青化砭集结完毕,并详细部署军队隐藏在青化砭张开的口袋周围,隐蔽着新四旅,口袋已经张开,就等敌人往里钻。 敌人三十一旅由拐茆出发,向青化砭进发,敌军三十一旅全部兵马钻进“口袋”,独四旅在南封口,新四旅在北封底,口袋两旁隐藏于高山后的战士们冲入敌群,将其分散,各个击破,仅仅四十七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敌三师一旅全部投降,伟大的青化砭战役获大捷。
(二)羊马河磨道吆驴 羊马河战役是继青化砭战役后的又一个运用“蘑菇”战术取得胜利的战役。青化砭战役后,敌军主力由西东进,预备寻找我军主力决战。毛泽东一面令我主力到蟠龙一带隐蔽休整,一面派小股部队作“磨心”,牵着敌人继续“蘑菇”。胡宗南令董钊、刘戡带九旅兵力由延安向东扑来,我军七七一团率领两个营,向东开去,董、刘紧追不放。七七一团牵着驴笼嘴从延长、延川、清涧到瓦窑堡,敌军所到之处,粮草供应不足,士兵无力应战,还不断遭袭。同时,我军向晋南展开强大攻势主动出击,直接威胁胡宗南老巢的安全。胡宗南没有见到我军主力,于是让主力南下到蟠龙、青化砭休整,结果被我军重新赶回“磨道”,我军第一纵队于胡军尾部袭击后,向牡丹川一带转移,胡宗南错把第一纵队当做我军主力,带领九旅兵力向牡丹川进发,并让三五旅与主力会合,妄图南北夹击。岂知我军第二纵队等主力已在羊马河一带部署隐蔽下来,等待歼灭敌军一三五旅。 羊马河的地形和青化砭十分相似,也是两边两道山梁,中间夹着一条大路。敌军一三五旅分两路沿山梁向南行进,我军顺着一道道深沟围攻,董、刘主力已被我军拖住,无法抽身,我军以四个旅的优势兵力,分头截击,终于在六个小时后将敌一三五旅全部歼灭。“蘑菇”战术,以“拖住主力,歼灭分支”的方法削弱敌军的力量。
(三)蟠龙调虎离山计 蟠龙是敌人的战略补给站,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敌人每次战后,都要回蟠龙补给物资,拿下蟠龙,不仅动摇敌军的信心,还使其因缺乏物资补给而无法应战,要打蟠龙,就必须“调虎离山”。 毛主席利用敌军寻找我军主力决战的心理,一面命令我军以少数兵力将敌主力诱往绥德,并装出一副给养困难、欲渡黄河的趋势,另一面令黄河两岸部队制造渡河假象,为我军集中兵力夺取蟠龙做准备。我军少数兵力扮演的主力摆开十里长的阵势“仓皇而逃”,敌人的九个半旅上当全力追击。敌军主力被我军少数兵力牵到绥德后,我军主力很快占领了直接瞰制蟠龙街区的集玉峁制高点,将敌军的物资补给转为我军的物资补给。
“蘑菇”战术以我军小部队带领敌军绕圈子,消磨其斗志,耗费其物资,最终在精疲力竭时,将其一网打尽。青化砭“口袋阵”、羊马河磨道吆驴以及蟠龙的“调虎离山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将“蘑菇”战术运用到极致。四、转战陕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转战陕北的过程中,从撤离延安到三战三捷,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精神尽显于战略思想当中,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在什么实践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不拘一格,力争主动,利用敌军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共军把握主动权,转战略防御为战略反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期间配合阵地战、游击战,先打弱敌,后歼强敌,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利用陕北的有利地形,决定采取什么作战计划,因地制敌,瓦解敌军的力量。
在转战陕北期间,陕北的有利地形也成就了战争的胜利,成就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转战陕北实践小组的二次见证了陕北千沟万壑、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为转战陕北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最终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转战陕北将理论更好地融入到实践当中,让我们见证主席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战略来战胜敌人,形成属于自己的一整套战略战术,最终促进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转战陕北的实践运用中丰富发展。本次“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了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触点和灵感。
青马工程实践报告范文
青马工程实践报告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学联《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通知》(豫青联字《20xx》51号)有关部署,决定以省管高校为主,指定18所高校团委每校组建一支大学生骨干基层学校团建调查队作为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到高校所在省辖市所有的县(市、区)团委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暑期社会实践,任务是开展基层中学中职团建调查、中学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调查和中学基层团干部成长路径调查三项工作。
为相应团省委号召,加强焦作市基层学校团建工作,我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组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基层学校团建调查团,各个成员分布到焦作市4个区、4个县和2个县级市共计十个地区,王超兴、沈兴成和陈东同学有幸作为调查团的一个单位小组,深入到焦作市博爱县各级学校开展基层学校团建调查工作。
调研活动通过座谈调查、访谈对话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访谈材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形成了基本调研报告。
一、当前博爱县基层中学中职团建及周边安全环境基本情况1、博爱县中学中职团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此次调研涉及到博爱县30余所中学中职(其中有4所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在校学生2.3万余人,其中团员人数约1.4万,占总人数的60.8%。全县30余所中学团总支下设380余个团支部,是一支团结协作、与时俱进、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年轻队伍,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但26所学校中无一所拥有专职团委书记,都是兼职。28岁以下青年教工数175人,其中青年教工团员数159人,占青年教工总数的90.9%。团员活动阵地数大概有40个,相对不是很充足。经费基本上都是靠自筹或自创,几乎是没有行政拨款。20xx年“推优”入党数不足10人,比例较低。2、博爱县中学中职校园周边安全的基本情况在调研的26所学校中,其中有19所在大门口建有视频监控,占总数的73.1%。各个学校目前装备的警用装臵主要是警棍、强力手电筒等。每所学校门卫人员的数量1—4个不等,其中有22所学校门卫的年龄超过35岁(大多是50—65岁之间),占学校总数的84.6%。调研学校的共同特征是:基本没有校车,门口小商小贩屡禁不止,在学校500米以内有网吧无证营业等等。
二、当前博爱县基层团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整体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基层团建也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变化。目前,该县区基层团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基层团的组织建设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共青团活动阵地不足,不能满足共青团员的需要,原有的阵地也没有得到巩固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部分地方、领域正在逐步丢失,功能逐步丧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我们的团组织还没有来得及往这些新的领域发展,阵地拓展不够,对这部分组织的青年缺乏引导。例如县城周边古人文景点、焦作博物馆等等,而这一部分对青年团员思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是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力不强。存在着有领导班子却无团员青年、无活动场所和经费、少团日活动的现象,基层团干部兼职现象非常普遍,开展团工作的精力难以保证,兼职分散了团干部的精力,使基层团的工作大打折扣。基层团组织均没有固定活动经费来源,几乎全部依靠自己筹款,要确保正常运转都很困难。三是基层团干部学历不等,年龄相差太大,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博爱县共青团干部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只有4人,不到团干部总数的15%,30—35周岁的占55%,35周岁以上的占30%。团干年龄偏大,对共青团工作往往缺乏激情,更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与此同时,团干受训机会少,加上团干自身学习不够,导致了团干部业务知识和工作水平参差不齐。调查表明,大多数基层团干部有热情但缺少经验,二者不能有机统一,严重影响到基层团工作的开展。
三、博爱县团建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博爱县团委建设实际情况和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认为,目前博爱县共青团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有该地区团组织内在的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更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调查表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基层团建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各级团组织基础建设不到五,活动阵地建设不健全。调查中发现,县直属学校100%都配有专门的团的工作办公室和活动阵地,但在各个乡镇学校,由于学校的办公阵地建设有限,大部分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场所,这就出现乡镇学校团组织有组织无阵地,有班子无场所的情况。另一方面,团干部兼职现象比较普遍。基层团干部兼职现象非常普遍,各级团干部兼职比例高达90%,这就使得开展团工作的精力难以保证,兼职分散了团干部的精力,从而使基层团的工作大打折扣。
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没有固定活动经费来源,除了少数学校团的活动经费有专项拨款外,其他几乎全部依靠自己筹款,要确保正常运转都很困难,严重影响到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从而主观观方面来说,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成为当前制约基层共青团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
部分团干部由于年龄问题,思维比较狭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领悟和接受能力不强,习惯于按过去的老办法行事。使得各级基层团组织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强。一方面,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上,当前,自身还没有很有效的办法,工作方法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团干部对从事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严重,主动性不强,对于开展团的活动,应对团工作中的新问题,被动应付了事的多。
这些,都制约了我社区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2、校园周边安全方面的不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校园安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门卫年龄过大(基本上都超过35岁);校内摄像头较少(有的根本就没有);部分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有的甚至已经是危楼)等等。
四、对博爱县基层团建及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针对当前博爱县共青团工作的现状,我们小组认为,各级团组织既要看到当前问题的严重性和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增强做好全县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信心,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更好的改善校园周边环境,为此我们建议:
1、积极探索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新途径,延伸青年工作手臂。鉴于我社区当前团组织设臵和工作的现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一些偿试工作。进一步增强我社区青年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共青团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2、加大对青年团员培训的力度。多组织有团建方面经验的人才下到基层学校去开展有关团建方面的讲座破除制约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思想观念,减少兼职现象发生。要高度重视团员和团干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借助现有的教育活动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员青年培训活动。当前,特别是要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通过举办学习讨论活动,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思想解放的氛围,通过破除畏难心理、守旧心理、封闭心理等不良思想观念,激发我县青少年奋发有为精神状态,增强追赶先进的锐利斗志,敢于突破常规,迎难而上,突破难题,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发展新局面。
3、确保一定的共青团工作经费。各相关部门应按有关政策要求,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完善共青团阵地建设。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共青团阵地建设,增加阵地数量。4、加强校园周边安全建设。各个学校应该增加校内摄像头监控数量,聘用年轻保安,年龄最好在35岁以下;政府应该及时拨款建设新的教学楼,杜绝危楼在校园出现,把校园建成最安全的地方;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及时查处涉及校园及周边的治安案件,随时注意发现学校在安全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安局应加强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重点部位的巡逻盘查力度,并保证随时有民警在岗等等。五、实践总结或体会:通过两周多深入焦作市博爱县中学中职的调研,总体来说,博爱县中职中学团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形成一定影响力,聚集了一大批团员青年。
但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一些的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提升团建工作整体水平,各个方面就会步入正轨,对团员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此次调研,自身感觉组织这样的调研非常必要。不近对基层团组织,这给基层团组织切实反映自身困难的一个平台,对于个人来说,是了解基层建设的重要契机,也给我们一次接触社会的一个重要平台。
自我认为个人成长需要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一是汲取知识,二是感受生活。在校园我们努力完善自我,用知识包装自己,而到现场、入社会,找感觉,对一个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的社会实践,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知识、写文章、搞科研就难免隔靴搔痒、言不及义。对于我来说,初步认知社会、了解基层是参加这次调研活动的最大收获。调研过程中博爱县各级领导对于我们这次调研很重视。所到之处都能够明显感受到各个学校对于我们这次调研活动高度配合。
他们从调研问卷到调研访谈都做了精心准备,主要负责人亲自接待。过去我们常常缺乏自信,认为我们自己无权无腿(下属机构),担心人家不配合、不接待。总是顾虑重重,不敢走出去。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我感觉到,我们的一些担心是多余的。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应该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价值,树立应有的自信。这次调查研究,我能够明显感觉到,基层团建同志希望通过我们的渠道向团省、市委及省、市政府反映制约当地团建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机会,感谢博爱县各级团组织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