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工作局年度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06-12-17 11:41:35作者:佚名
学部工作局年度工作总结 2005年学部工作局在院党组、院领导的领导下,在院各有关专业委员会、各学部常委会的指导下及院各部门的支持下,2005年我局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通过局内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借调的同志)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七次院士大会有关工作 本次院士大会恰逢建院10周年,按照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学部参与、配合、服务和组织完成的工作有: 配合办公厅等部门做好院庆及院士大会的相关工作。向全体院士发出会议通知,并逐一落实;认真为参会院士服务,保障院士在大会期间按时、顺利地参加各项活动。 与国际合作局共同组织院学术报告会。根据当今世界工程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有关热点问题,邀请郑健超院士、钟南山院士、石元春院士、李文华院士、汪成为院士5位院士,同时还邀请了瑞典工程院院长莱娜.托瑞、英国皇家工程院副院长彼得.萨里嘉、美国工程院外务秘书乔治.巴格列瑞洛3位著名专家作大会学术报告。会前编印了学术报告文集,会后制作了光盘。 学部学术活动。8个学部办公室根据本学部所涉及专业范围也组织了形式不同的学术活动,共有39位院士在本学部作了学术报告。为便于交流,有的学部办公室将学术报告编印成册,有的学部办公室将学术报告会办成了沙龙形式。各学部办公室协助学部主任起草完成了各学部工作报告。 学部常委会换届工作。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认真准备学部新常委会成员候选人介绍材料及组织投票等工作,顺利完成各学部常委会换届的服务工作。 会前,组织编印了《十载征程、百年伟业》中国工程院建院十周年诗文书画集。另外,还邀请了部分省市区和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了本次院士大会,加强了沟通、促进了合作交流。 以上各项工作得到了院领导和与会院士们的好评。 二、2005年院士增选准备工作 按照院常务会议要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有关工作,主要有: 在院士增选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修订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该办法进一步强调了院士在提名候选人时应负的责任;对部门遴选委员会的组成、候选人报送名额以及第二轮评审全面实行候选人自我介绍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参与组织并完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课题研究,经主席团会议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在2005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开始施行。起草了2005年度院士增选有关文件,2005年12月10日印发全体院士、科协、各部门及各省市自治区。设立了增选工作意见反馈专门记事本,将各方面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及时上报和解答。 在科学道德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从完善制度、社会监督、弘扬楷模、加强自律等方面为院士队伍的科学道德建设做了服务性工作。2005年还受理若干封投诉信,目前还有2封正在调查之中。 三、咨询工作 按照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在院咨询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各项目组组长的指挥下,我们参与了组织、安排、协调、服务等工作(个别同志参与了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期间,参与组织了3次院咨询工作委员会会议、参与修订了《中国工程院咨询管理办法》、参与组织了2005年度院咨询项目安排及经费预算等工作。主要工作有: 1、咨询研究工作 2005年我院咨询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质量高。共完成咨询研究项目24项,比2003年多完成13项。其中主动咨询项目11项,比去年增加4项;委托咨询项目共完成10项,比去年增加6项。完成有关部门征求意见15 余项次,较去年多11项次。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类咨询研究项目50多项。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有500多位院士、1000多位专家参加了我院的咨询研究工作(其中有些院士和专家同时参与了多个咨询研究项目)。研究报告报出之后,基本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和正面的回复,大部分的内容被采纳。主要特点有: 国家财政支持增加。国家财政支持的重大专项研究课题数量增加、经费支持力度加大(新批准立项专项咨询研究3项,比去年增加1项;经费比去年增加1070万)。 重大专项研究更具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院士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温总理和国务院有关领导分别听取了徐院长关于《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王副院长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侯祥麟院士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等研究工作汇报各一次;温总理还在我院有关咨询项目汇报稿及《院士建议》上作重要批示各1次。其中: ● 由徐院长担任组长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专题研究,组织了46名院士和260多名专家参加了专题研究,并圆满完成了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温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专门听取了汇报。 ● 由王淀佐院士负责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课题,28位院士和270 余位专家参加。今年10月,专题向温家宝总理及国家有关领导人汇报,得到总理和大家的高度评价,并被认为可作为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 由侯祥麟院士负责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课题, 31位院士和120名专家参加。今年6月,专题向温家宝总理及国家有关领导人汇报,得到温总理和大家的高度评价,并被认为可作为国家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8月,该课题还专门在国务院第四次学习讲座上介绍情况。该课题后续研究工作正在继续进行,研究内容是2020年—2050年我国油气资源发展和对策。 ● 温总理还在我院《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请示报告和《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采有关问题的建议》上做了非常肯定的重要批示。 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集全院之力,圆满完成受托的重大咨询任务。主要有:对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20个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咨询评议;完成了发改委委托的“十一五”计划中若干重大问题战略研究(共 8个领域)等,受到了受托方的高度评价。如:受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的委托,5-6月间,对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中20个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咨询评议。我院集全院之力,按照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对咨询评议工作提出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组织了院士163位、专家107位进行集中咨询评议。在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期间,又将20个专题报告分送给参加院士大会的几乎所有院士进行咨询评议。期间还专门听取了在京资深院士对战略规划研究、各专题的评议意见、总体评价、需要关注的共性问题的意见等。圆满完成了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交办的任务。 主动咨询和委托咨询量大面广,工作量超过以往各年。其中接受大型企业集团的委托咨询,开创了工程院面向企业开展战略咨询的新局面。除完成以上咨询研究项目外,还完成了: ● 主动咨询研究。《中国航空发动机试验设施建设研究》、《发展我国大型锻压装备研究》、《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保障机制及水质控制对策研究》、《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研究》、《我国制造业焊接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反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活动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对策研究》、《工程院学科分类标准研究》、《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调查研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研究》等9项。 ● 委托咨询。《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可行性论证》(信息产业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则咨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咨询》(发改委高技术司)、《工业过程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执行情况评估》(发改委高技术司)、《汽车能源咨询第一阶段研究》(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实施金属矿业资源全球战略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发改委高技术司)等7项。 临时应急任务要求高、质量要求高、时间要求紧、工作量大。在个别征求意见稿中,今天接到,昨天就要交。但大部分都在10天左右时间就要送出去。如:发改委《关于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时间要求紧(6天),为能够高质量完成,徐院长亲自主持有关院士参加的征求意见会,会上,徐院长及有关院士们提出的意见得到了发改委的采纳。后来在曾培炎同志主持的征求意见会上(邬副院长参加),工程院的意见得到肯定。总之,国家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稿之多,要求之高,是我局工作前所未遇的,增加了相当的工作量。主要有: ● 《关于义务教育法(修订稿)》、《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条例》、《工经联关于商务部“三个技术目录”》、《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及说明》、《完善国家计量基准体系的方案》、《自然基金管理条例》、《关于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等。 总的来说,工程院为承担社会责任,从领导、有关院士和专家到工作人员大都超负荷工作。 2、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 本项活动是我院与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2005年重点是紧密围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共组织了7次。主要形式是:针对企业需求,在预调研基础上,参与组织院士、专家考察调研有关企业、作有关技术报告、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咨询评议、就具体技术问题进行座谈、签订有关技术协议等。在企业申报、提出需求的基础上,先后针对哈电集团、吉化集团、吉林石化公司、一汽集团、吉林盛华轿车消声器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汽车制动器厂、吉林华润全氏玉米深加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长春大成生化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兰州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宏福集团、贵州开阳磷矿集团和辽宁镁质材料行业等13家企业和1个行业开展了院士行活动,共有39位院士、58位专家参加,举办5场技术报告会(42个报告,听众1000多人),与企业签订技术协议19项,提出咨询意见建议100多条,圆满完成年度计划。 “院士行”活动的主要作用是向企业干部和科技人员介绍行业最新科技成就和发展方向;分析企业的薄弱环节,介绍相应的新、高科技内容;对企业的技术方案进行咨询研究,帮助企业选准技术改造的正确方案;帮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院士学科带头人和培养年轻一代科技骨干的作用(传、帮、带);架设产学研结合的桥梁,促进院士、专家及所在单位与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向国家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宏观调控和重点支持的建议等,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欢迎。 四、学术工作 我局参与组织和服务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工程科技论坛和各学部组织的有关专题学术活动。工程科技论坛的主题是由各学部常委会提出,院领导批准后开展的。各学部主办的学术活动主题由各学部常委会确定。一年来,各学部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行业共性技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题等问题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共几十次。 工程科技论坛。2005年我院工程科技论坛有:现代生物医学、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摩擦学-润滑应用技术、地下空间开发与施工技术、动物生殖生物学技术、可再生能源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网络计算机NC产业化、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等9个主题,共举办了10场(较去年增加了7 场),7个学部分别在青岛、深圳、上海、北京、呼和浩特、西安等6个城市主办,24位院士、68位专家作报告,听众约2000多人。 有关学部还在北京等城市举办了14场其它学术活动,40位院士和近百位专家参加。这些学术活动从参与方式上,始终贯彻工程院组织和院士个人组织两种学术活动并重的方针;从组织方式上,除单独主办的学术活动以外,还与有关单位联合主办或协办了大量的学术活动;从内容上,不仅包括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专题论坛,还扩展到技术交流、产品与成果展览等;从参加人员上,有工程院院士,科学院的院士、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参加。其中摩擦学工程前沿论坛在研究室的帮助和支持下,在香山成功举办。 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合作局的帮助下,我们参与组织了中日环境材料、循环产业与环境经营研讨会、第二届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大会、工程管理国际研讨会、昆明国际市长论坛、农业机械化高级论坛(与联合国亚太地区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合办)等6次国际学术会议,使我们在筹备国际会议和举办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经验的获取。教育委员会工作。在院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参与组织了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年会;参与组织了国际工程教育研讨会;继续依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季刊)作为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会刊,开展宣传出版工作;服务并落实年会纪要中的各项任务等,受到了院领导的好评。 另外,在办公厅和国际合作局的帮助下,在网上开展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道路” 论坛,首次取得了网上论坛的经验。 通过这些活动,为广大工程科技人员创造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中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学术平台,扩大了工程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受到普遍的欢迎。 五、与地方合作 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有关学部常委会的领导下,2005年工程院与地方及空军的合作工作更加注重实效,工程院的作用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是参与组织和服务,主要是: 地方合作。继续与山东省、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合作,主要内容有:参与主办国际博览会、院士论坛、技术成果推介会、技术报告会,并针对地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组织开展了技术咨询、技术合作、院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工作。另外,受有些省市的邀请,有关学部还组织院士和专家开展了技术咨询与学术活动。如:受广西自治区政府邀请,组织了18位院士赴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相关活动;应广东顺德邀请,组织了13位院士开展了机械装备制造业院士咨询活动等,为在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院士中心。2005年,有的省市还相继建立了院士中心,在为当地院士服务的同时,组织院士进行决策咨询、技术咨询、学术活动、合作交流等活动,有效整合和运用了院士智力资源,密切了工程院与地方的关系。 六、学部自身建设 按照院领导对我局工作的有关要求,在自身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局务会议和有关工作制度的建立。2005 年3月起实施了局务会议制度,共召开13次,编印会议纪要13期;4月我局向局内各处室发出《关于进一步落实院有关规章制度的通知》,提出了公文处理和因公出差的补充规定,并在工作中逐步落实。在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工作程序的规范上做了一些工作。 有关处室领导的轮岗工作。2005年10月完成了党组对我局有关处室领导的轮岗工作。轮岗的同志能够顾全大局、大家积极配合、协作,较快地进入了新的角色,没有耽误任何工作,有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编发《学部工作局工作简报》。2005年 11月起,为及时向院领导、学部主任报告及与其它部门的沟通,编发《学部工作局工作简报》3期,受到院领导、学部主任等的好评。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当前有些院士承担了我院多项的咨询研究课题和学术活动,如何协助他们既能够完成好他们所承担的工作,又能使他们减少负担已成为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咨询项目的结题工作进展不够理想;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十分饱满,甚至有些同志在超负荷的工作,仍存在一定的放松等不利于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松懈思想。 七、结束语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党组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院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我局在缺员的情况下,虽然学部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临时性应急任务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工作人员的出差和外出开会越来越频繁,但我们没有怨言,仍以能够为院士服务而感到自豪。我们通过自身的建设,开阔了思路、锻炼了能力,为院士服务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各处室之间加强了沟通与合作,增进了相互理解与协作,营造了团结、积极的工作氛围。 从2005年的工作情况看,保守估计,我局平均每天组织咨询会议(或学术等活动)2次左右,其中大部分活动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汇报时间有限,不能一一例举我们做的所有工作(特别是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工作中出现的许多动人的事迹),但我们感到我局2005年的工作量超过了以往各年。 借此机会,我们要感谢院领导、各学部常委会对我们的关心,感谢机关各部门的支持,感谢全局同志一年的辛苦工作,同时还要感谢借调到我局工作的同志,我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徐院长关于“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要求,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员能够真正地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为院士服务的意识;进一步搞好自身建设,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加强与其它部门沟通与协作,互相支持和互相学习。同时我们也希望院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按照院2005-2006年工作纲要的要求,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做好2005年的各项工作。我们深信,在院党组、院领导、各有关专门委员会、各学部常委会的领导下,在机关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局工作一定能够上一个新台阶。